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0-05-15王艳功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并将其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需要加强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措施,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传统文化;渗透
一、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历史朝代,是人民群众智慧的成果,拥有很多人们生產和生活需要遵循的准则。中国的传统教育对于当代的教育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古人的生活和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夯实了基础。在教育体系中,初中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是懵懂的小学生成长为成熟的高中生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初中时期,课程量猛增,学生不仅要应对学习任务,还需要储备丰富的知识并且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语文学科是极为重要的,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首先将语文学好,才能有足够的理解能力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习古典文化,能够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字理解能力,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不少的文学道理,比如道家、儒家等思想,能够使学生受到熏陶。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价值观念。
(二)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久远,历经了无数的时代更替,不管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文化,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赞叹有加。由此也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现代教育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成熟,已经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古文,让学生通过古代的风俗文化、各种习俗和各类节日等对古代文化的内涵进行细致的了解,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学习这些古代诗文,学生还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能够对生活的哲理有所感悟,同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
(三)成为实现强国梦的强大助力
对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自身的价值观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从国家层面来说,文化教育关乎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古书中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从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如果君王崇尚文化教育,那么那个朝代就会繁荣且长久的发展。因此,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科技的发展有多么先进,传统文化都不会因此而改变,人们只会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弘扬,不断地进行学习。古代的很多诗文,如“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体现了古代人勤奋刻苦的精神。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反映出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类似的传统文化对每个中国人都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能够得到激励,为国家强盛、民族昌盛的强国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学生心理并不十分成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常常出现三观存在偏差的现象。因此,倡导学习传统文化,强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使中小学生对道德、财物和责任方面有正确的理解,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养成遵守诚信、尊师敬长、礼让他人等良好的习惯。
(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再加上外来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够了解,表现为学生们的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从青少年开始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民族修养,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
二、 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措施
将传统文化教育加入初中语文教育中,对于国家的、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实际的学习中,有很多因素都阻碍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力,从而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因此,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需要利用有效的措施提供保障。
(一)以教材为基础,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对教育极为重视,不断地对课本和教学进行更新,对知识有越来越深入的分析。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同样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积极地展开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常常在讲解古文部分的时候,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古文字词的解释、文章的翻译等知识内容,没有对相关的民风民俗和人文背景等进行深入的讲解,没有深入挖掘和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导致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并没有体现出其实际的价值,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为了能够将课本的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教师要重视提升教学的效率,从自身做起,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从而能够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对传统文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二)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引导和教育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动力进行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较为枯燥,尤其是古文内容,较为晦涩难懂,一些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本身就不积极,遇到古文就更加抵触,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将传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无法达到教育要求的预期目的。因此如果想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将学生的兴趣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因人施教。最好能够做到新颖吸引人,采用这样的方式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反应。比如,在学习古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和现代较为热门的事物相结合,如学习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首先可以利用王菲的歌曲作为导线,这首歌的歌词内容和宋词完全一致,利用这种引入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趣味的课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
(三)尽可能多的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由语文教师牵头,举办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例如诗词竞赛等活动,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这种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古文欣赏能力和发挥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能够让一些并不积极的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進行更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和学生一起赏析一些传统文学,组织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类活动,学习书法、国画等,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经典作品展览,并且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四)利用先进的技术辅助传统文化的学习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先进的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3D技术等。教师在教学中可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来说,还能将学习的难度降低,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并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播放诗词内容极为相近的视频,并且让学生对左牵黄和右擎苍、弓如满月进行充分的想象,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特征,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领悟,能够在脑海中对诗词中的景象进行描绘,并且结合自己的感悟,对诗歌中的词语进行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和作者产生共鸣,对诗词有全面的了解。通过独立的思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类型相近的诗词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利用多媒体将诗词中晦涩的词语进行形象的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时重视传统文化的讲解,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对传统文化能够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类型类似的题材,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内容。同时通过课外的阅读,也能增强学生的古代题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科成绩,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纪和特点,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引导学生学习儒家经典,从而能够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提高自身的修为,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 结语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的目的逐渐发生了变化,教育中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学校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能够主动地学习,对我国的文化精髓进行传承和发扬,同时不断提升个人修为,建立正确的三观,强化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能够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13-114.
[2]张旺添.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J].考试周刊,2019(55):74.
[3]路华俊.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J].中华少年,2019(5):81.
作者简介:
王艳功,甘肃省定州市,甘肃省定州市渭源县莲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