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学:撬动儿童数学创新意识

2020-05-15王素旦

江西教育C 2020年2期
关键词:旋转门意识儿童

王素旦

摘要:如何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冷淡,以温情的方式走近儿童并且玩出创造意识。本文从解构数学游戏的外在形式和追问游戏化数学的内在意蕴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力求构造游戏化数学的三重境界和中坚地带。

关键词:游戏化数学    学习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有不少人甚至很多名人都远离数学,谈“数”色变,有位小学生更是上升到了“数学是死亡之源”的境地,这不免夸大,但足见这孩子对数学的对立程度。数学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走进孩子美好的儿童时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最初方式。学习与游戏密不可分。那么怎样的数学游戏能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又该如何发挥数学游戏的最大价值?

一、游戏化数学的内在意蕴和价值追寻

席勒说:“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胡伊青則认为:“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兴起展开的。”游戏化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多感官参与,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提升表现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益。

(一)学习机制的创新

(1)学习的节律感,儿童成长的呼与吸。教育就是唤醒和激活孩子本身的潜力,学习能像空气之于我们的呼吸,隐于生活,不觉存在,自由生长。基于实证的立场,笔者对进行游戏化学习的某校2~5年级学生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93份。在学习态度方面,有40.84%的学生感觉很轻松,没压力,59.16%没感觉变化。在学习状态方面,有83.87%学生表示更专心了,16.13%感到没变化。在合作情况方面,有80.64%学生表示增进了合作机会,19.36%感受不深。

(2)时空的节奏感,课程学习的张与弛。据心理学家观察研究,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持续时间12岁以上高年级学生在30分钟左右,低中年级孩子只有2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而在游戏活动中,则能理解数学知识,习得技能。

(3)角色的把控度,教师参与的进与退。老师应该当好“牧者”,做个撩拨的“引火者”。数学家哈代说:“激励数学家做研究的主要动力是智力上的好奇心,是谜团吸引力。”而游戏能撩拨好奇,并让人痴迷,此时的教师才真正成为助手,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创新意识的培育

创新意识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十大核心词之一被提上教学日程,课标关于创新意识内涵的描述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1)游戏氛围是创新意识的基石。创新意识既需要兴趣,也需要深度学习,而游戏氛围不仅有助于激活积极的心态,而且葆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更能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更能将学习活动由平面向纵深推进,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聚焦在个体内部。游戏化数学学习的方式,无论是实验性游戏、模型化游戏还是情景性游戏,更注重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解决问题的体验,让独立思考、学会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游戏化数学学习已成为学生经验展现的舞台,思绪放飞的空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铸就学习个体学习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2)游戏精神是创新意识的桥梁。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及,即使是朝向深度努力的学习,学生仍倾向于把活动看成寻找所研究问题的正确答案,因而把任务简化为能够从中发现答案的某一页面或某个完善的来源。这种被绑定在固有答案、固定模式、固化目标上的学习活动无疑忽略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可能被激活的想象力,是不会萌发出创新意识的。游戏是闹着玩的,但玩游戏从来都是严肃认真的,即便失败,体验过程也能让人得到满足。在学习内容中挖掘或拓展自由空间和开放尺度,在这一过程中融入自由、开放、愉悦、执着的游戏精神,有利于让学习成为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更利于归纳、概括、猜想、验证。基于此,游戏化数学学习可以比较好地激发儿童创造性认知的发展。

二、构造儿童游戏化数学的创新意识

(一)游戏和创造性认知

(1)游戏设境,引“问”萌发。游戏的魅力不止于吸引,更重要的是在玩中学习,让问题在玩中迸发,让思考在玩中蔓延,让思维在玩中生长,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深层次的思考走出课堂,从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师:刚才感受到小朋友智慧无限,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进入今天的开奖环节!

层次A:智动课堂随机抽取获奖名单。获奖者根据老师的话语提示(如你获得了抽奖机会,你所获得的是东北面的一个奖项)。层次B:智动课堂随机抽取颁奖者。颁奖者可以像老师一样发指令进行颁奖。层次C:全民刮刮乐。根据老师提示请在最快时间内找到奖品数字平台。

学生在一次次游戏中不断变换中心观测点,不断生成新的体验,从现有的方向就能找准物体位置,轻松达成教学目标,但在全民刮刮乐游戏中打破现有认知,为未来的学习开启了思维萌芽。怎样才能准确找到奖项?确定位置的核心要素有哪些?每一个孩子都会在玩的瞬间产生问题意识和体验。

(2)工具支持,助“问”生长。安全自由、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创新意识发展,但创新意识并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生长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师的引导。除了设置游戏化的情境孕育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还需要提供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物化工具。在教室内设立“我是小问号”的游戏小专栏,重视孩子的数学问题意识,能解决的内部消化解决;不能解决的,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在学园课中分阶实施,让孩子时时、事事、处处葆有问题意识。思考工具。六顶思维帽子,每一种颜色的帽子代表特定的思维,聚焦并交流,每次处理一种想法让思维变得简明,有利于生长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表达工具。思维导图,很多时候创新不是以外部言语表达的方式来呈现的,更多是伴随模糊和散点,而思维导图无疑是非常好的表达方式。

(二)游戏与创造性思维

(1)在游戏中多维关联。浅层学习,最多是没有质量的数量,而深度学习是质量加数量。深度才有创新,学生能批判性地学习新的内容,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头脑风暴游戏中进行关联。数学联想通常有三种,一是横向联想。由一个问题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问题,如在探索了加法运算律自发进行其他运算规律的探索;二是纵向联想。由已知结论或已解决的问题推出新的结论或解决更深层的问题;三是逆向联想。即由一个问题联想到这个问题的反面,如“猜猜我是谁”游戏(三角形分类)出示3个三角形都只露出其中一个角(分别为钝角、直角、锐角)。最后一轮只露出锐角,从而更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研究证明,一种知识在头脑中产生的联结越多,将会记得越牢固,只要有相关触发点,知识即可顺利提取,因此要使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释放创新潜能,关键在于提供更多联结的机会,促成创新活动,进而滋养创新意识。

(2)在游戏中思辨建构。一教就会,一做就错,教生千百遍,稍稍变动就立现原形。学生缺乏的是什么?是不是一种全面、联系、辩证统一的视角?

【案例:认识周长练习片段】

师:黑蚂蚁要求再跟大家比试一次,敢挑战吗?黑蚂蚁画一个图形,请你判断它和这个圆的周长比起来会怎样?

案例中采用“比眼力”游戏化学习帮助儿童消除图形大小对周长比较的负迁移干扰,从朦胧到清晰,在百变中感受不变。在干扰中直指核心,经过这样的游戏化学习展开,不断尝试学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而不是习惯性地一边倒。孩子逐步实现从“同”到“通”辩证思维的升华,整体意识不断提升,辩证视野不断拓展,就能跳出思维定势,寻求全面联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生长。

(三)游戏和创造性人格

(1)迁移应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互相滋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行动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概念迁移走向思想方法的迁移,如在《平移和旋转》中链接生活场景:马桶离门30厘米,门宽50厘米你会选择平移门,还是旋转门?理解题意,并结合教室内的旋转门进行操作,几乎所有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平移门。但一句反问,真的旋转门就不行了吗?于是有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可以改成外开式的旋转门,正在拍手时,又有孩子说,还可以改成中间的双开旋转门,这样两边门各是25厘米,完美解决问题。“数学是人类心灵的自由创造。”数学独立于现实世界,却又不可思议与现实对应联系,这正是数学奇妙之所在。

(2)评估反思,元认知与创新意识同生共长。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个认知过程,那么认识就应该是它的基础,而元认识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对自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是伴随问题解决过程中和元认识一起萌长的。正是因为有了评估反思,所以很多时候更能另辟蹊径实现直道或弯道超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學)

责任编辑:刘伟林

猜你喜欢

旋转门意识儿童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旋转门的技术发展概况和专利分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无障碍旋转门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