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中实验设计案例的研究

2020-05-15俞钟行

上海质量 2020年2期
关键词:极差回归方程平均值

◆俞钟行 / 文

原例解读

GHTF(Global Harmonization Task Force)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第2版)[1]里,有个用热封机对无菌隔离袋封装的案例。指标为密封强度,规定在2~4kg,目标值是3kg,过程能力Cpk必须大于1。因素有4个,水平值见表1。

要注意:表中B、C和D三个因素是可控因素,A是误差因素。作全析因试验,试验次数为54次,每次计算10个袋子的密封强度,表2给出试验方案和结果。y是平均值,z是6倍标准差(6σ)。原文第33~37次试验(共5次)是缺失的。

从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当处于150℃时密封强度是不可接受的(总平均值为2.38kg,6σ=1.42)。而在规定范围内的时间和压力变化,对密封强度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于是把最低温度提至155℃,时间和压力变化与前类似,又进行36次试验,总平均=2.92kg, 6σ=0.5,Cp=1.8。得该热封机最佳设置为时间1.5s,压力325kPa;原文未提温度,可以推测温度为(155+170)/2=162.5℃。

表1 因素水平表

然后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封装袋子,热封机设置分别为(1)最佳设置;(2)低温、低压和短时间;

(3)高温、高压和长时间。在每个设置组合下分别产出了190个产品。(1)~(3)的平均值和6σ结果分别是:3.08、0.3;2.8、0.5;2.9、0.6。所画控制图无异常,整个过程产生的Cpk=1.75,过程被证明是有能力的。

以上过程确认的DOE,未利用很多有效的统计分析手段,耗费54×10+3×190=1110个袋子。

表2 试验方案和结果

对原例数据的统计分析

用excel的SUMIF等函数对表2作极差分析,得表3。因为因素A是2水平,其余是3水平,比较各因素强弱时应当使用折合系数(略)。但容易看出无论y或z,因素C“温度”都是最强的因素。

还可以画出相应的因素趋势图1。

为了达到目标值=3kg且Cpk大于1,必须找到因素的最佳组合,使指标平均值接近3且6倍标准差(6σ)足够小。对表2最右两列数据y、z画散点图(图2),可以看出6σ与平均值呈负相关,且若平均值y接近3,则6σ比较小。因此只要做到指标y接近3,Cpk大于1的目标基本也就达到了。

故用excel“数据分析”中的“回归”对指标y作分析,结果见图3。

仅从图3的“方差分析”中残差SS/总计

来看,回归方程严重失拟,此值在工程上一般要求处在5%~10%之间。

但在y的因素趋势图-图1(a)中,因素C最强且略呈V状(角状),根据经验可能是2次项;因素B与C走势交叉,可能有交互作用。于是如表4所示,在表2中进行“插项”。如表4中C C 就是C 的2 次方,如22500=1502。

表3 极差分析

图1 全析因试验的因素趋势图

然后再用excel的“回归”模块对y分析。限于篇幅,未给如图3回归结果。但表5列出全析因试验“插项”前后回归结果中的各重要参数。其中Ru是比较不同回归方程优劣的,计算公式为Ru=1-(1-R)(n+k+1)/(n-k-1)[2]。

式中,R:多重相关系数;n:数据个数;k:excel回归分析的“回归自由度”即“因素个数”。最优者是当Ru是正数且数值最大时的回归方程。举例来说,表2的方程的Ru=1-(1-.668656)(49+4+1)/(49-4-1)=0.59335。

从表5看出,通过2次插项,回归结果的复相关系数Multiple R和Ru都明显上升;标准误差、Significance F(即p值)、残差SS/总计SS、因素ABC的p值都明显下降,且达到显著水平;2次插入的因素也达到显著的水平。这都表明回归的拟合优度已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本来就是最弱因素D的p值仍很大甚至更差,最终的残差SS/总计SS=0.198仍偏大,姑且告一段落。

可以从类似于图3 的Coefficients(系数)列里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Y=-114.347+0.058116A+5.258664B+1.390661C+0.000105D-0.0041CC-0.03313BC

然后用excel的“规划求解”模块对方程选优。设目标值=3.0;4个因素各有两个约束条件见表1,最好对于因素A加一个“整数”的约束条件。得到初始条件为0时的一个局部选优的解如表6。注意A不是可控因素,而是误差因素,故试以A=-1代入表6时,y=2.788,情况稍差些。再来计算6σ。注意到y是10个袋子强度平均值及标准误差为0.175673(表5),6σ=(0.175673/101/2)х6=0.333。因此过程能力Cpk是充裕的。这里的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前文三种设置下各生产190个产品的试验。

图2 全析因试验的6σ对平均值的散点图

图3 全析因试验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在excel电子表格里插项

以L9(34)来完成过程确认的试验

在表2中挑出符合L9(34)的9次试验,并作y平均极差分析,画出因素趋势图,见表7与图4。因为原全析因试验缺少5次试验数据,L9(34)的第6 次试验 恰巧也缺失。但发现全析因试验的第51、15次试验的A、B、C都与L9(34)的第6次相同,只是D不同;且第51、15次试验的D分别是350和300,y平均都是2.7,则判断L9(34)的第6次的D在325情况下,y平均也应是2.7。另外因素A是2水平,故在L9(34)中作了拟水平的处理。可以看出y平均的极差分析得到的因素从强至弱的排序C、A、B、D,以及因素趋势图的形状都类似于原全析因试验。

类似于全析因试验情况下,插入CC和BC项后再回归,得图5所示结果。总的来说得到了拟合优度不错的回归方程,且各重要参数与全析因的表5最右列相仿(如4个因素和2个插入项的p值大小排序)。

表5 全析因试验“插项”前后回归结果中的各重要参数

表7 L9(34)试验与极差分析

表6 规划求解的结果

图4 L9(34)的因素趋势图

最后以Coefficients(系数)列里显示的回归方程,用规划求解选优。得到初始条件为0时的局部最优组合如表8所示。虽然在全析因试验时曾得到“当处于150℃时密封强度是不可接受的”的结论,但仔细查看原始数据,虽然温度C=150℃,但若时间B=2s、尺寸A=1(大尺寸),则y平均与6σ也都是不错的,正如表8所示的结果。因为因素A是误差因素,再将A=-1代入表8,得y=2.670。由于标准误差为0.102402,故Cpk也都是足够的。但也可以改变初始条件多作几次规划求解,以选得最优组合。

图5 L9(34)试验插项后的回归结果

讨论:如果按照田口方法的思路,把可控因素B、C、D用L9(34)来安排试验,把A作为误差因素以“外表”作2次情况,则一共作18次试验。这样既可避免“拟水平”造成的误差,也仍可以用前述的以excel作“回归”和“规划求解”的手法。另外,如果本例的y平均与标准差不是如图2所示的负相关情况,则必须考虑2个指标的问题,且1个指标是望目、另1个指标是望小。这时或许要用运筹学里“多目标决策”的“功效系数法-几何平均法”。

表8 L9(34)的规划求解结果

猜你喜欢

极差回归方程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厘清概念 领悟意义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