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 操作质量持续改进临床疗效评价

2020-05-15付艳斌

关键词:圈内组内品管圈

付艳斌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2300)

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品管圈的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情况,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护理效率和质量,更加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良好的护理服务[1]。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3月并未采取品管圈的管理模式。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19年9月采取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其中,圈内成员共13名,其中包括护士长、主管护理人员、护师以及护理人员,分别为1名、3名、7名、2名。组内成员一致推荐选出组长,圈内人员的年龄22~45岁,平均(28.95±2.04)岁。选择在此期间的住院患者为200例。

1.2 管理方法

①建立品管圈小组。经过组长的指导和监督,开展品管圈活动,每周1次,每次持续30 min。组长以及组内成员需要结合所开展的活动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组长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检查,并且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活动,从中找出护理人员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以此为基础,并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②分析问题并解决。组长需要积极鼓励小组成员说出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组内成员的人、物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与夜间巡视力度薄弱以及基础护理不良等原因存在关系,加之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相对较低,对于部分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维护并不全面,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和水平的不足,并未对于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等,上述原因均会造成护理问题的发生;③制定品管圈的护理措施。组长需要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并且详细记录,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护士长需要每周明确品管圈的活动以及护理工作的重点,对于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组织业务、专业培训以及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新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于容易出现差错的护理工作和细节之处,则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合理制定排班制度以及每天的护理工作。对于意识比较薄弱的人员,则需要加强与其之间的沟通,采取奖惩分明的原则,积极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确定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进行测评,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结果有统计学参考价值。

2 结 果

2.1 比较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

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以及特一级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的对比[n(%)]

2.2 比较实施品管护理模式前后,住院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实施品管圈护理后,住院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96例(98.00%),明显高于实施前190例(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2.665,P值=0.103。

3 讨 论

品管圈指的是将工作性质相同的有关人员自发的一种小组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充分发挥出圈内人员的个人价值和专业技巧,不仅能够充分结合圈内人员的优质能力,同时,还能够结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使得圈内人员共同参与到活动当中。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更加注重整体性的质量管理,对于圈内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能够使其更加增加自我管理管理,进而提高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并且组内成员共同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避免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更加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2-3]。本次研究: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和水平以及住院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采取品管圈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操作质量发生持续性的改进。

猜你喜欢

圈内组内品管圈
你不在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打针”
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