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读写一体的想象世界
2020-05-14陈中杰王晓群
陈中杰 王晓群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儿童的想象世界无疑比成人更加丰富多彩,而想象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始终保持着纯净的赤子之心并不断发展想象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
统编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十分重视想象力的培养,对应课程标准,三个学段形成了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培养序列。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想象”为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2篇习作例文和“奇妙的想象”习作训练。其中,《我变成了—棵树》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我”变成—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有趣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犹如小溪般叮咚流淌,焕发着童真与烂漫,展示出—个大胆而奇妙的想象世界。
我们尝试将《我变成了一棵树》置于单元的整体学习,依托文本内容,紧扣文体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阅读,以读带写,构建多层次、读写一体的想象世界。
一、沉浸式阅读,感受大胆想象
“沉浸式”这一概念源引自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将这一概念引入汉语教学,我国已有了初步的探索性实践。语文教学中的“沉浸”,指师生共同沉浸在纯粹的、经典的语文学习环境中,身心投入,从语言文字中汲取所需的营养。沉浸式阅读教学既关注学生的内隐学习(体悟和品味),又关注学生的外显学习(诵读和表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童话有着完整曲折的情节、奇特有趣的想象、鲜明丰满的形象,以及生动活泼的语言,只有真正浸入文本,才能品其趣,悟其情,获得阅读的高峰体验。沉浸式阅读应用在童话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沉浸在简明轻快的文本之中,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增强;注重兴趣的激发与情感的浸润,学生的角色体验更真实;整体把握文本,克服碎片化解读,保留童话的故事性和整体美。《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沉浸式阅读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1.角色沉浸,对话再现神奇
角色沉浸,是阅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代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通过角色沉浸,学生可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把自己的身份、情感与角色融为—体,深度体验角色的经历,引发情感共鸣,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童话故事离不开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角色性是其深得童心的重要原因。因此,实现儿童在阅读中的角色沉浸,童话相对其他文体具有天然的优势。
在《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故事的开头,妈妈的一声呼唤——“英英,吃饭了”,打断了“我”玩耍的快乐时光。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乐于模仿大人说话的语气和模样,对于被打断玩耍也有强烈的共鸣。同时,文章的前四个自然段语言既朴素真实又富有童趣,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适合角色朗读。针对以上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场景。妈妈和英英的角色均由学生承担,教师负责用画外音串联、缝合整个隋境,将学生的角色表演层层推进。
师:故事开始啦!
生1:英英,吃饭了!
师:哦!妈妈做了一大桌菜,全都是英英爱吃的呢!
生2: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都不想吃饭。
师:不吃饭怎么行啊?
生1:英英,吃饭了!
师:妈妈有点不耐烦啦!
生1:英英,吃饭了!
师:妈妈的语调明显高啦!
生2: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师:英英啊,你的愿望实现啦!
生2: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学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沉浸于角色。这种代入感、共鸣感不仅唤起学生与文本主动接触的愿望和继续阅读的动力,还无形中把角色变换、整合这种想象方式的训练渗透其中。
2.感官沉浸,趣读体验神奇
在沉浸式阅读教学中,还应引领学生走进关键段落,聚焦重点词、句,调动多种感官理解文本。从想要变成一棵树到真的实现这个愿望,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样描写了英英的变化过程: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于是,我们紧紧围绕“痒”和“冒”这两个关键词,以朗读串联起了整个学习过程:关注叠词,读准“痒”之音;想象补白,读出“痒”之趣;聚焦“冒”字,读懂想象之神奇。
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沉浸在奇妙变化的意趣之中。学生兴味盎然,仿佛自己也“痒”起来,小树枝从自己的小肚子、胳肢窩“冒”出来,想象之真切感油然而生!
3.细节沉浸,交流领悟神奇
故事的主体部分(第5-23自然段)集中叙述了“我”变成—棵树之后的神奇经历,也是本文大胆想象的爆发式呈现。对这一部分的阅读,笔者引领学生采用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反复品读的形式,聚焦重点句组,继续沉浸于文字之中;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神奇之处进行关键词提炼,如“各种形状、弯下腰、住鸟窝、流口水”……用“树叶板贴”的形式让学生书写、粘贴在黑板上,最终形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形状。其间适时进行个性化的想象补白或想象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故事的精彩情节、丰富想象所深深感染,想象力被进—步激活。
生:我从这段话读出了神奇:“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师:(PPT呈现学生所读语句)我们就跟着这位同学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鸟窝吧!你看,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
生:各种形状。
师:在想象的世界里呀,只要你敢想,我的小树就敢长!想想看,还会有哪些神奇的形状呢?
(生大胆想象,交流鸟窝的形状)
师:难怪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标点符号——
生:省略号。
师:原来,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也藏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神奇呢!一起读。
(生齐读)
师:(拿树叶板贴)这是你的发现,请把它写下来贴在黑板上吧。
我们继续交流。
4.情绪沉浸,串读渲染神奇
这样分层渐入的阅读,随着角色、感官的代入,学生逐渐把握了故事的脉络,感受到细节表现出的神奇有趣。接下來教师将课文大胆想象的细节串联起来,在屏幕上滚动呈现重点句组,让学生配乐接读。学生听觉与视觉相通,头脑中浮现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故事的意境和情趣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二、阶梯式练笔,触发个性想象
《我变成了—棵树》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都与小学生非常贴近,容易引起学生隋感的共鸣,激发学生想象和表达的兴趣。在学生充分体验课文丰富、大胆的想象之后,我们尝试设计了两步走、阶梯式的练笔策略,以“畅想单”的形式让学生分两个梯度进行想象、练笔,引导学生从感悟、体会想象之神奇,迁移到描述、表达想象之神奇。
畅想单
★生活中你曾经有过怎样的想法或感受?
★假如你也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是怎样变的呢?之后会有哪些神奇的经历呢?
我真希望变成____。
这样设计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模仿课文语言,细写变化过程。课文第4自然段对“我”变成一棵树的过程进行了细致而有趣的描写。如前所述,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对描写变化过程有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写好神奇的变化过程”是第一梯度的读写结合点。二是借鉴篇章结构,勾勒神奇经历。关注课后练习第2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这个练习的设计紧扣文章第5-23自然段的内容,即英英的神奇经历。以此作为读写结合点,紧承第一层级,我们设计出第二层级的练笔内容:想象故事情节,简要列举神奇经历。如果说练写变化过程是聚焦—个语言片段,那么想象“之后又会有哪些神奇的经历”则是从文章的行文线索出发,让学生完成习作提纲与结构。两个梯度的训练相辅相成,既是读的延伸,又完成了学生个性比的想象再造。
三、主题式阅读,探寻想象内核
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想象往往只关注主观感受,想象的空间狭窄,想象的情节缺少关联。以上两个层次的教学围绕“感受想象神奇”“创造想象世界”展开,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可是,如何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更有效的激发,让学生的想象飞入更广阔的天空呢?回归故事本身,总览全文我们会发现:课文中贯穿始终的人物除了主角英英以外,还有妈妈。英英想象的展开是与妈妈的行为紧密关联的。将有关妈妈和英英的句子对比呈现,学生会发现:无论英英的“变”有多么神奇,在她的身边一直“不变”的是妈妈的爱。美国绘本作家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逃家小兔》同样讲述了一个为爱追逐,“变”与“不变”的故事:小兔子上天入地,可不管它变成小河里的一条鱼,花园里的一朵花,还是天空中的一只鸟,兔妈妈都会跟随着她不停地“变”。
两个童话故事都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传递了相同的人文主题——母爱。因而,我们将《逃家小兔》作为文本延伸,进行主题式拓展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再次感受不同文本中传递出的相同的情感内核,初步领悟到大胆的想象让故事变得神奇而有意思,而想象之中传递的那份情才是一个好故事的魂,才是想象的内核。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在沉浸式的阅读中走进了角色,理解了文本,感受到想象的神奇;在阶梯式的练笔中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想象世界;在主题式的拓展阅读后,对文本的理解实现了进—步升华,探求到想象的内核。作为—篇充盈着大胆想象,同时又承载着习作任务的童话文本《我变成了—棵树》的教学,至此也实现了其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