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思考

2020-05-14陈怡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火烧云自然段景物

陈怡

一、课文简析

《火烧云》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绘了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先写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面上的情景,接着写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最后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用缤纷的色彩和变幻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瑰丽奇异的火烧云画卷。本文想象丰富,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童趣。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主要学习了“借助段落中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本课并无前两篇课文那样明显的段落关键句,教学时宜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分组归纳,进而体会作者是从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具体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在此基础上,整合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

本课还要求学生“积累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火烧云色彩丰富绚丽,课文中运用了三种构词形式描绘火烧云的色彩,语言富于变化,朗朗上口。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对这些词语作分类归纳,然后熟读记忆,再结合生活观察及课件图片展开想象,模仿三种不同的构词形式,说说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并将补充的词语放进课文句式中读一读。

二、教学设计及思考

[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联系语境等多种方法识记“檀、喂、盈”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正确书写“必、胡、灿、骑”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积累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2.发展性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想象画面,感受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2)初步学会整合信息,从霞光映照下的地面景物、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三个方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颜色、形态的特点,展开想象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读熟课文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仰望天空,俯视大地,潜入海底,感受了世界的奇妙。今天我们跟随作家萧红再次仰望天空,欣赏傍晚时分神奇美丽的火烧云。(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天上的云为什么叫“火烧云”?快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这个题目。

出示: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比较“烧”与“红”。如果把句中的“烧”换成“红”,表达效果会有不同吗?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钩。

①“烧”与“红”都是写火烧云色彩红艳,表达效果没有区别。( )

②“红”与句子中“红彤彤”重复了,用“烧”可以避免重复。( )

③“烧”与句子中“着了火”照应,写出了火烧云名字的由来;“红”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

④“红”是色彩,是静态,“烧”是动作,富有动感。( )

(3)题目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给人无限的遐想。

2.借助拼音,自主认读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查。

3.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紫檀色 喂猪 必要 金胡子

跪着 骑上 两三秒钟

凶猛 威武 镇静 庙门前

金灿灿 红彤彤 笑盈盈 恍恍惚惚 揉一揉

模(mo)糊 一模(mu)一样

(1)指名读,提醒易错字音。“盈、彤”是后鼻音,“模”为多音字。

(2)指导易错字形。“必”,第四笔为“撇”。“威、武”,注意笔画“撇”,“武”本来有“撇”,和“威”一样是戈部,但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消失了,属于不规则变化。

(3)理解词义。“紫檀色”指黑里透红,可对比观察图片黑母鸡与霞光中变成紫檀色的母鸡理解。“恍恍惚惚”指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4.检查课文朗读

(1)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读通顺。

(2)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板块二:梳理内容,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边读边想,将想象到的画面用一两个关键词写在书上。

2.集体交流,补充归纳

(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其他学生补充。

(2)看板书,将想象到的画面分为三组。

提示:霞光映照下的地面景物、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3.整合信息,说说主要内容

提示:课文先写了火烧云上来后地面景物颜色的变化,接着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最后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板块三:品味想象,体会特点

1.品读第1、2自然段,体会霞光映照之“奇”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

(2)畅谈感受。如果此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去掉几个“变成……的了”句式中的“了”,与原文比较,体会“了”字的妙处。

提示:几个“了”字带着几分孩子的语气,表现了霞光映照下地面景物变幻的奇特,给画面增加了几分动感,传达了作者惊喜、祥和、欢愉的感情。

(4)指名朗读,相机指導。

2.品读第3~7自然段,体会火烧云的变化

(1)默读,圈画语句,体会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2)交流体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

特点一,色彩变化之快、之多。四个“一会儿”表现了火烧云色彩变化快,极富动感;“金灿灿”等描写颜色的词表现了火烧云色彩变化多。

①观察描写颜色的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 )是两种色彩的融合;( )等叠词凸显了色彩的光亮;( )用拟物的方法让色彩形象可感,若在眼前。

②观察图片,联系生活,仿照这三种构词形式,说说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

特点二,形态变化之快、之多。“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表现出火烧云形态变化快;“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动态画面表现出火烧云形态变化之多。

①采用引读法让学生读中领悟,作者在描写马、狗、狮子时,都是先写这种动物的出现,接着写它的样子,然后写它的变化,最后写它变得模糊了,不见了。

②观赏课件圖片,想一想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先用其他动物,再用植物,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思路来写。

(3)学生练写,交流评议。

3.朗读指导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提示:读出喜爱之情;抓住关键词,用合适的语速、轻重,表现火烧云的特点及作者的心情。

板块四:背诵课文,迁移拓展

1.提供支架,背诵课文

(1)出示提纲。

(2)根据提纲背诵课文。

2.方法提炼,观察写作

(1)作者观察仔细,抓住火烧云色彩、形态变化的特点,大胆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神奇瑰丽、动感十足的画卷。我们写类似的写景文章时可以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

(2)仔细观察身边景物,如烟花、雾等,抓住其颜色、形态方面的特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有关段落,写一段话。

3.比较阅读《庐山的云雾》

(1)默读文章,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庐山的云雾》主要写了庐山云雾____、____的特点。

②《庐山的云雾》与《火烧云》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集体交流,相机指导。

两篇文章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象。不同的是,《庐山的云雾》主要描绘了云雾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不仅描绘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还写了色彩的丰富多变。

板块五:分类指导,认真写字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引导观察。“灿、骑、秒、猛、镇、接”左窄右宽,“胡”左右等宽,“凶、庙”要半藏半露,“必”的第四笔为“撇”。

(2)提示书写要领,教师适时范写。

(3)重点指导“威、武”的书写。整个字要上紧下松,关键笔画“斜钩”要写得舒展有力,角度不能太“躺”或太“直起”,收笔向右下伸长。

2.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猜你喜欢

火烧云自然段景物
《火烧云》的“变”
美丽的火烧云
秋天
火烧云
火烧云
美丽的秋天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