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探究

2020-05-14邱慧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黄芪胃炎胶囊

邱慧霞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中医院内科,山西 晋城 048000)

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罹患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1]。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可发生炎性病变。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胃胀、恶心及呕吐等[2]。慢性胃炎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罹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等疾病[3]。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奥美拉唑联合消炎抗菌药物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奥美拉唑联合消炎抗菌药物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短期效果较好,但停药后其病情易反复发作。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4]。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中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3)存在自身免疫性缺陷的患者。4)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5)对本次治疗依从度低的患者。6)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7)肾功能不全的患者。8)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9)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35.23±7.12)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其年龄为20~59岁,平均年龄为(34.89±6.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需戒烟戒酒,禁止食用生食、冷食、硬食等难消化的食物,同时需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其免疫力。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及胶体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奥美拉唑胶囊的用法是:口服,20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周。阿莫西林胶囊的用法是:口服,1000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周。甲硝唑片的用法是:口服,0.5 g/次,2次/日,连续用药2周。胶体果胶铋胶囊的用法是:口服,200 mg/次,3次/日,连续用药2周。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治疗。黄芪建中汤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 :黄芪 10 g、白芍 15 g、桂枝 10 g、生姜 10 g、大枣10 g、饴糖25 g。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每天服1剂,连续用药2周。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是:将30 g花椒、30 g丁香、30 g肉豆蔻、30 g干姜、30 g五味子、30 g肉桂、30 g桂枝、30 g补骨脂、10 g附子和10 g吴茱萸研磨成粉末。在上述药粉中加入姜汁并制成药膏。将该药膏分成60份,每天将1份该药膏外敷于患者两侧的脾俞穴、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及神阙穴、中脘穴等穴位,3小时/次,1次/日,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各项中医症状的评分。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根据我院自制的治疗效果评分表的评分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疗效的评定标准是: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其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得到缓解。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各项中医症状(胃脘疼痛、上腹不适、恶心及呕吐、饥不欲食)的评分标准是:1)0分: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中医症状。2)1分:治疗后,患者偶尔出现中医症状。3)2分: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状较为严重,且间断出现中医症状。4)3分,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状严重,且持续出现中医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9,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脘疼痛的平均评分为(1.32±0.12)分,其上腹不适的平均评分为(1.13±0.12)分,其恶心及呕吐的平均评分为(1.05±0.23)分,其饥不欲食的平均评分为(1.31±0.24)分;对照组患者胃脘疼痛的平均评分为(2.45±0.21)分,其上腹不适的平均评分为(1.48±0.14)分,其恶心及呕吐的平均评分为(1.57±0.34)分,其饥不欲食的平均评分为(2.12±0.12)分。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胃脘疼痛的评分、上腹不适的评分、恶心及呕吐的评分、饥不欲食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胃脘疼痛的平均评分饥不欲食的平均评分观察组 50 1.32±0.12 1.13±0.12 1.05±0.23 1.31±0.24对照组 50 2.45±0.21 1.48±0.14 1.57±0.34 2.12±0.12 t值/χ² 值 24.056 12.004 8.011 19.09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上腹不适的平均评分恶心及呕吐的平均评分

3 讨论

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是患者脾胃阳气素虚及复感寒邪所致。温胃散寒及健脾补气法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主要疗法[5]。黄芪建中汤具有补脾益气、温阳散寒、缓急止痛的功效。中药穴位贴敷具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的功效。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黄芪胃炎胶囊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国家药监局批准七蕊胃舒胶囊上市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时光胶囊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时光胶囊
黄芪是个宝
“四问”慢性胃炎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