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效果

2020-05-14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巴坦西林氧氟沙星

卢 伟

(沭阳南关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宿迁 223600)

支气管扩张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疾病。该病是由于患者支气管及支气管周边的肺组织发生纤维化及炎症反应等原因所导致的,可损坏其支气管壁的弹性及肌肉等组织。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血等,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合并由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导致的感染[1]。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在于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本文以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沭阳南关医院收治的3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沭阳南关医院收治的3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6例/组)。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9例,女性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50岁,年龄最大的为87岁,平均年龄为(68.1±1.3)岁;其中病程最短的为1年,病程最长的为4年,平均病程为(2.1±1.4)年;其中,有7例患者发生双肺下叶支气管扩张,有3例患者发生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有6例患者发生右肺下叶支气管扩张。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8例,女性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51岁,年龄最大的为86岁,平均年龄为(68.2±1.2)岁;其中病程最短的为1.5年,病程最长的为5年,平均病程为(2.2±1.2)年;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双肺下叶支气管扩张,有4例患者发生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有4例患者发生右肺下叶支气管扩张。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并指导其卧床休息。在此基础上,单纯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生产厂商: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073413,药品规格:2.25 g/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将3.375 g的该药用2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将该药液加入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在30 min内滴完,每日治疗2次。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厂商: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507,药品规格:2 ml:0.2 g/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用法为:将0.3 g的该药加入到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治疗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4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14 d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时间。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康复、好转和无效。康复: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其气道内无脓性分泌物。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其气道内基本无脓性分泌物。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发生改变,其气道内的脓性分泌物较多。总有效率=(康复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的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咳嗽症状缓解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及肺部炎症消退的时间均较短,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的对比(d,)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的对比(d,)

组别 例数 咳嗽症状缓解时间肺部炎症消退时间观察组 16 6.14±1.03 5.62±0.37 6.17±1.21 9.89±1.14对照组 16 9.85±1.02 8.69±0.35 8.26±1.22 14.57±1.15 t值 10.47 11.44 9.34 16.21 P值 <0.05 <0.05 <0.05 <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属于呼吸系统的高发疾病之一。该病是由于患者的肺部和呼吸道出现炎性病灶或纤维化病变,导致其支气管周围平滑肌的弹性被严重破坏,其支气管发生变形,进而出现持久性扩张的现象[2]。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如发生感染、存在遗传因素、呼吸道的纤毛功能障碍、误吸异物等。患有支气管炎及肺结核等呼吸系统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其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较高[3]。此外,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也是导致其发生支气管扩张的重要诱因之一。当患者细胞免疫的功能较差或存在体液免疫缺陷,其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内可缺少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使其易发生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从而可诱发支气管扩张。临床上依据患者支气管形状的改变将支气管扩张分为支气管囊状扩张和支气管柱状扩张两种类型。部分此病患者可同时存在支气管囊状扩张和柱状扩张的情况。患者在发生支气管扩张后,其支气管段或支气管亚段处的管壁可发生炎性改变或破损,使管壁的结构受累、支气管软骨及肌肉纤维等被损坏。患者发生扩张的支气管中可聚集大量的脓性分泌物。随着支气管扩张患者病程的迁延,其支气管的生理结构可逐渐发生改变,使病菌更容易在其支气管内着床,加之其呼吸道内存在的炎性病灶或纤维化病变,使其局部的免疫力严重下降,从而给病菌的滋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病原菌培养的结果显示,其病原菌多数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阴性菌。其中,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占比(可达30%左右)最高,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患者居多。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取得良好的效果。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属于复合型抗菌药物。其中的哌拉西林钠属于半合成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可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合成[4]。他唑巴坦钠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合成。二者联用,可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有效杀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阴性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金黄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拟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等厌氧菌。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效果是氧氟沙星的2倍以上[5]。该药主要是针对病菌细胞内的DNA旋解酶发挥作用,可有效阻断病菌细胞内DNA的合成、复制等生理过程,从而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该药还具有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特点,可有效抑制呼吸道内病菌的进一步滋生。

综上所述,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时间,从而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猜你喜欢

巴坦西林氧氟沙星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阿维巴坦联合头孢他啶、氨曲南或美罗培南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西林教案160年祭(外一首)
买糕德~女子37岁生38娃 10个女儿28个儿子
荧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