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评析

2020-05-14文志学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白蛋白颅脑

文志学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25)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恶性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等暴力事故所导致的[1]。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现象,使其发生代谢紊乱及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实,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促进其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改善其代谢紊乱的状况。临床上普遍认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要优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但对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仍存在争议[2-3]。本文以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该病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年龄在18~70岁之间;2)在受伤后的6 h内入院。3)入院时其格拉斯昏迷指数(GCS)的评分≤8分。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其他器官的损伤。2)具有营养及代谢相关疾病的病史。3)有脑外伤手术史。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75例/组)。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41例,女性34例;其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12.4)岁;其GCS评分在4~6分之间,此平均评分为(5.2±0.6)分;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42例,女性33例;其年龄在18~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11.9)岁;其GCS评分在4~7分之间,此平均评分为(5.1±0.8)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体的方法为:在患者发生颅脑损伤24 h后,为其经胃管持续泵入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从患者发生颅脑损伤的第3 d起,经鼻导管为其24 h持续泵入500 ml的百普力(生产企业: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285)。在患者发生颅脑损伤的第4 d,经鼻导管为其24 h持续泵入500 ml的能全力(生产企业: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012)。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其营养液的用量。将百普力的用量从20 ml/h逐渐增加至50 ml/h,将能全力的用量从20 ml/h逐渐增加至100 ml/h。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在7d内完成加量。密切观察患者能量的供给情况。对于能量供给不足的患者,依据其具体情况为其静脉输入适量的卡文(生产企业: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47)。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体的方法为:在患者发生颅脑损伤后的第2 d,依据其每日的能量需求(MEE)为其静脉输入适量的卡文。在患者出现肠鸣音后,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的方案与观察组患者相同。采用Harris-Bennedict公式计算患者的基础能量消耗(BEE),采用Clifton 公式计算其静息代谢消耗系数(RME)。患者每日的能量需求(MEE)=BEE×RME[4]。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颅内压及意识障碍的改善情况,对比其并发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呼吸道感染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的发生情况。通过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水平,评估其营养状况。患者GCS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意识障碍的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中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水平均高于接受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的对比(g/L,)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的对比(g/L,)

注:*与接受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蛋白 血红蛋白观察组 75 接受治疗前 27.4±3.1 52.4±3.9 105.7±11.2接受治疗后 36.9±3.3*# 68.2±5.5*# 131.7±14.2*#对照组 75 接受治疗前 27.6±3.5 53.1±4.2 105.2±11.4接受治疗后 31.7±2.9* 61.4±4.7* 119.7±12.5*

2.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颅内压及GCS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及GCS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低于接受治疗前,其GCS评分均高于接受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患者,其GC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颅内压及GCS评分的对比()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颅内压及GCS评分的对比()

注:*与接受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颅内压(mmHg)GCS评分(分)观察组 75 接受治疗前 26.2±2.6 5.2±0.6接受治疗后 15.1±2.3*# 14.6±1.9*#对照组 75 接受治疗前 25.9±2.4 5.1±0.8接受治疗后 20.3±1.8* 9.9±2.1*

2.3 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接受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腹泻、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有统计资料显示,由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占颅脑损伤总发病率的50%以上[5]。重症颅脑损伤具有致死率高、患者预后差等特点。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损害患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机体处于高代谢的状态,从而可使其出现营养不良和负氮平衡等现象,可影响其各项生理机能,导致其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重点。

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生创伤后的3~7 d内,其机体中血清皮质醇的水平可升高,并可产生抑制因子,影响其免疫应答,导致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同时,患者机体出现的应激反应可导致大量的蛋白质被分解,使其发生代谢紊乱,最终可导致其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患者的这些生理及病理变化可在其发生创伤的7 d后逐渐减轻,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持续20 d,甚至更久[6]。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的症状,不能自主进食,故其往往需要接受营养支持治疗,以满足其机体的营养需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既往的研究已经表明,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维持其胃肠的功能,减少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关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研究人员认为,过早地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增加其机体的负荷,且食物残渣可使其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超早期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还可引发胃食管反流,进而可引发呼吸道感染[7]。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快速改善其负氮平衡的状态和门静脉的循环状态,防止其肠黏膜发生萎缩[8]。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的水平及GCS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颅内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这对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腹泻、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速其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可降低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需要注意的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反流等应激反应,可影响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但其上述的症状可在其发生创伤后的24 h内逐渐缓解。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不刺激其消化道黏膜,并为其选择合适的鼻饲管,以提高其对治疗的耐受性。

综上所述,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其颅内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其意识障碍的程度。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白蛋白颅脑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