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有效阅读方法提高名著阅读效果
2020-05-13王辉宁
王辉宁
摘要:名著阅读是初中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初中生不读名著或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效果不佳的问题颇为突出。文章针对初中生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精读法和跳读法、圈点批注法、制作读书卡、思维导图法、分享交流法等方法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以帮助初中生提高名著阅读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名著阅读;阅读方法
名著阅读是初中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广东省中考专为名著阅读设立一道分值10分的附加题,旨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但是,有的学生因各种缘由把买来的名著束之高阁;有的学生按要求读了,却因缺乏阅读方法,导致阅读效果不佳。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实践和主持的课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教学研究》研究成果,探讨几种常用且高效的阅读方法。
一、精读法与跳读法并用。提高名著阅读效率
精读法与跳读法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重点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精读法,就是对文本字斟句酌,对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和深入思考。它“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法则是指有意识地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读方法。它“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教给学生这两种方法,引导他们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和精彩片段,研读鉴赏,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有利于他们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形成自己独特的研读体验。
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必读名著《西游记》,很适合交替使用精读法和跳读法。里面一些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用了几个章回讲述,值得精读。在精读过程中细致研读、精心思考,深刻理解孙悟空敢于反抗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而小说的一些诗词和套路雷同、情节简单的降妖伏魔故事,则可以跳读。
二、善用圈点批注法。凝聚阅读注意力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读书法是传统的常用读书法,是学生阅读名著的必备工具。这种方法在凝聚学生阅读注意力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对所读内容的圈点批注,学生消化、吸收、巩固内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达成“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只要读书,就必须动笔,边读边对文本内容加以圈点勾画、思索品味,及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这对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名著主旨大有裨益。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指导学生的:初读阶段,圈点勾画多一些,比如把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把一些有深层内涵或较感兴趣的语句,把文本的重难点、疑点圈点勾画出来。可以引导学生确定自己常用的圈点勾画符号。如用“o”圈画关键词语;用“?”标在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用“!”标在需要注意或有感想的地方;用“——”划出表示作者观点看法或自己感兴趣的句段。
在再读阶段,就要更多的批注。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批注的几种方法:一是眉批,在书头位置写批注;二是旁批,在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写批注;三是夹批,在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四是尾批,在一段文字或全文之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所得或疑惑。
三、制作读书卡。注重学生阅读感受
制作读书卡,非常适合一些散文集和书信集名著。因为它可以针对单篇作品进行精读分析。比如笔者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读名著《朝花夕拾》时,和学生一起制作这样的读书卡:
这是根据学生实际阅读体验制作的读书卡,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一部单篇主题比较难懂,文字比较难理解的作品,在学生制作读书卡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解读。
四、精用思维导图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名著阅读中,是笔者课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教学研究》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思维导图阅读法的优势在于能帮助学生理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理清主要故事情节,辨明作者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绘制思维导图,并力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得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时,就专门指导思维导图阅读法。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基本掌握了这个方法。
五、常用分享交流法。碰撞出智慧火花
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名著阅读分享交流是学生阅读体验和情感的一种碰撞和融合,其价值在于学生得到了教师的赞赏、同学的认可,会获取极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能让学生带着更大的热情阅读更多的名著。
阅读要内化成为一种持久的活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就要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因此,笔者积极创设平台,经常在班上举办读书分享会、读书征文比赛活动,利用课前三分钟分享“共读一本书”心得体会或某部作品的读后感,让学生多平台展示阅读成果,从中获得更多启示,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
六、使用摘抄涵咏法。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丰富的积累”非常重要。那积累什么呢?引导学生积累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对情感和思想的洞察,对艺术技巧的掌握,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积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使用摘抄涵咏法,让学生在摘抄过程中发现美,培养良好语感。这对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语文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那摘抄什么呢?笔者一般指导学生摘抄生动的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摘抄精彩的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摘抄精彩的议论句、抒情句、哲理句。还可以在摘抄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或者仿写句子。同时要注意,摘抄的目的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习写作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摘以致用”,摘而时习之,利用空余时间细心体味、涵咏所摘抄内容,通过反复咀嚼充分感受其语言魅力,最好能熟读成诵,化为己用。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阅读法、专题探究阅读法、以写促读法等,都可以在阅读名著过程中运用。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活跃思维、启迪心智、开阔视野,有助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帮助他们形成优秀的审美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有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用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的内需;必须用心传授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让他们以方法为船桨,在书海中惬意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