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2020-05-13陈美珍
陈美珍
摘 要 小学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生活教育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习作水平,文章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基于“生活教育”思想下探讨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生活教育;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101-01
生活教育是将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将教学内容应用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生活教育讲求的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而不是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否则不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发展。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而又重要的教学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就是习作水平的一种表现形式,生活中还有很多场所要运用到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教学模式单一重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导致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主思考创新的教学方式,往往沿用过时的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类型的教学,使得学生在任何教学内容中都接受到同样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逐渐沦为考试的工具,没有自己的思想。老师在教授难易程度不同的知识时,都是让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不管学生是否愿意,给学生布置繁多的重复性作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另一方面,单一片面的评价体系。由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课堂缺乏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而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老师也仅仅是对比标准答案进行批改,画上对的或者错的符号就完事,根本没有体现作业的真正作用,导致学生一直在做无用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语文习作兴趣
由于教师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只是按照课本的顺序进行讲课,导致学生无法从生活中学习习作。学生缺乏丰富的习作的素材,在习作的时候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或者同一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失去语文习作的兴趣,无法真正掌握语文习作的方法,导致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能力低下。
另外老师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有用的习作素材,只是让学生从课本教材中寻找素材。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一)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习作素材,打好基础
“生活化教育”思想不是让学生完全脱离课本教材的教学,而是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课本中基础的素材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积累生活中的习作素材。这样才是真正体现“生活化教育”中的“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老师在讲解课本教材的时候也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深刻体会教材中的描写内容。
比如,在学习《慈母情深》的时候,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安排学生在放学后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小事,并且在课堂上谈谈母亲在看到孩子为自己做事之后的情形。很多学生纷纷在课堂上谈论起来,有的说“我昨天给我妈妈到了一杯水,没想到她竟然很感动,我也觉得很感动。”有的说“我昨天帮助妈妈端菜了,她也很感动”等等,随后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那么请问下同学们做的这些,你们的妈妈是不是经常为你们做呢?你们有觉得感动吗?你们觉得妈妈为你们做这些是理所应当的吗?”这些问题让学生陷入深思。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每一件小事却包含了母亲深深的爱。然后,老师再来讲解今天的课程,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内容,帮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经历的例子,体现文章的真情实感。
(二)开展生活化活动,促进学生积累生活中的习作素材
老师不仅要讲解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带领学生到自己生活的场景中,引导学生发现平时没有发觉的事物,感受绚丽缤纷的校园环境。因此,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比如,我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节日,老师就可以利用节日来开展相关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文化,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产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在习作中运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三、结语
生活化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生活中,积累生活经验,从而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不至于会出现没有话可寫的尴尬现象。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仔细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习作的方法,学生才可以很好地参加老师组织的校园活动,通过校园活动积累生活经验,将生活经验转变为习作的素材,使得习作内容的情感真实。
参考文献:
[1]何爱玲.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3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