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与西辽的建立
2020-05-13郑毅
郑毅
关键词:耶律大石;西辽;漠北
中图分类号:K2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123 — 03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代孙,在契丹王朝覆灭的前夕,成为领导契丹残部继续抗金的杰出部族领袖,他带领契丹余部先后北走漠北、西迁西域,并建立起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西辽帝国。学界对西辽的建立过程多有论述,但从地缘角度分析大石西迁的成败得失,尚有可待商榷之处。本文旨在拾遗补缺,发一家之言。
一、耶律大石反对天祚帝的防御战略
辽保大三年(1123)秋九月,耶律大石从金营逃出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得到大石所部,同时得到阴山室韦谟葛失部族的支持,自认得到上天相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对此,耶律大石却极不认同,他向天祚进言:
“自金人初陷长春、遼阳两路,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则都燕山,及陷中京则都云中,及陷云中则奔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以致举国汉地皆为金人所有,国势微弱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1〕
耶律大石认为,西北是契丹民族的根脉,而天祚帝在与女真决战过程中,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保卫以五京为中心的农耕地区的防御战略,忽视调动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潜力,是造成帝国危机的主因。
李锡厚先生认为:“广平淀即辽后期冬捺钵的通常地点,亦即潢河、土河汇合处的一片平原,当在中京之北。耶律大石的这番话表明,他认为在长春、辽阳两路被女真攻陷后,天祚本应坚守广平淀,而不应该一步一步地自北向南撤退,以致将举国汉地都丢失掉。广平淀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因为它是捺钵所在地。辽朝的五京实际上只是各自所在地区的行政中心,并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天祚帝不坚守广平淀而退守中京、燕京、西京(即云中),从而丢掉了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捺钵,因此也就很难号令全国——尤其是北方广大游牧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辽朝武力赖以存在和壮大的根本,所以大石认为不守广平淀就是‘不谋战备。”〔2〕
李锡厚先生深刻的指出了辽朝晚期统治者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矛盾,那就是契丹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地域究竟在哪?笔者认为,契丹民族的崛起、发展乃至最后消亡的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并没有广大稳定的民族根基,契丹民族世居的两河流域(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处于中原、东北、漠北地区三方包围之中。空间狭小,强敌环伺;具有明显的易攻难守的特征,即易于进攻、难于防守;作为四战之地,弱时为害,强时为益,这也是契丹民族历史屡遭侵伐,部落离散,而一旦崛起又势不可挡的主因。
对于漠北地区,辽帝国经过近二百年的反复征服,才最后底定。在辽末与女真的战争中,辽朝始终在漠北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不是将其调入东北作战,这是辽朝统治者对漠北地区的统治,没有绝对自信的体现。在帝国晚期,以五京为中心的农耕地区,是帝国人力、物力、财力的主要输出地,已经成为帝国赖以存在的根本,失去五京,就意味着帝国的瓦解。这也是天祚帝不愿放弃五京广大地区的根本原因。耶律大石认为,面对金兵势不可挡的攻势,主动放弃城镇,收缩集中兵力,退守漠北地区,保持半壁河山,养精蓄锐,以期卷土重来不失为上策。
天祚帝显然没有这个信心和耐心去实现耶律大石的复国计划。坚持出兵南进。耶律大石知其不可能成就复国大业,夜间离开天祚帝大营,率铁骑二百逃亡漠北。
二、从矢志复国到另辟家园的最终抉择
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率部到达辽朝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可敦城,召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个军州的长官和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个部族的首领举行大会。在大会上,耶律大石慷慨陈词:
“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剪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番,剪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3〕
从“借力诸番”一词,不难看出,契丹与当地各族的关系,显然由原来的统治—被统治关系,转化为有所依求的同盟关系。关于十八部的名称和方位,根据周良宵先生的研究,作了总结概括“其中多数能够辨识的部族,其居地是凿凿可考的。乌古里即乌古,在‘呼伦贝尔之地。敌剌,又译作敌烈、迪烈等名,在‘乌古之西。大黄室韦在嫩江流域。王吉剌即弘吉剌,居额尔古纳河上流。茶异剌扎答剌,居克鲁伦河外。密儿纪即蔑儿乞,居色楞格河下游。鼻骨德当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唐古即西夏。阻卜即鞑靼,鞑靼分布甚广,但其主要部分九姓鞑靼与卅姓鞑靼则均在蒙古。忽母思即《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九月之胡母思善诸蕃,在元人文献中则称‘和林兀卑思之山,尼剌或即《辽史·百官志》诸部之捏剌;乣而毕当即部族表之纪而毕;普速完或当金群牧之蒲速斡、浦速椀。这些部族的分布均在蒙古与东北”〔4〕。从中不难看出,所谓的十八部,基本上就是北方渔猎和游牧部族之抗金力量的集结。
由于可敦城是辽朝的西北边防重镇,军队不得随意征调,军队在战乱中得以保存,并且此地还拥有可骑乘的战马数十万匹。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安置官吏,整顿兵马,磨砺武器,得到精兵万余人。但并未像他所说的那样,去“救君父、济生民”,而是贯彻他的既定方针——“养兵待时而动”。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大石政权已有相当实力,于是耶律大石政权决定先向西发展,扩大领域,建立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然后再来消灭金朝,光复辽国。
大石西征起因,据韩钧先生总结前人,有以下几说。第一,金朝国力强盛,大石无法抗衡,而中亚的高昌回鹊、喀喇汗朝国力衰落,易于征服,而且,中亚的资源和占据商道的地理优势远非偏处漠北的可敦城可媲美。第二,兵力不足,无法展开攻金等大规模军事行动。第三,要在追随者中维护其权威并给予他们回报。第四,漠北诸蕃的领袖只在形式上受大石的管辖,分裂主义的增长迫使大石不得不更远徙西方。第五,大石西迁并非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到大食寻求支援和帮助。〔5〕
综合以上诸说,笔者认为,从契丹民族崛起之初的手段考察,从太祖阿保机起,一贯采用,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灵活权变的边疆经略方针,以小搏大,才依次取得、西北、东北、幽云地区,建立起辽帝国。耶律大石作为太祖阿保机的优秀子孙,必然效法先祖的策略,而不是天祚帝那样的贸然出击,以惨败收场。其次,女真民族作为东北的土著,本身拥有强大的战力和韧性,金朝末年,成吉思汗统一大漠,远征西域,势如破竹,但对盘踞东北和中原的金帝国,虽然占尽优势,却依然无法在有生之年平定之,临终之前,定下联合南宋,借道南宋,南北夹击金朝的国策。由此对比不难对比,在金朝初年,国力处在勃勃生机之际,耶律大石仅仅依靠残余的北方部族,去实现复国大业,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三、漠北民族与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匈奴与两汉,在西域相争数百年就是明证。漠北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气候寒冷,物产瘠薄,限制了游牧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而西域天山南北两路,绿洲遍地,物产相对丰饶。在与中原政权对抗的过程中,漠北民族往往取道西域,控制这一地区,作为物力的补充。历史上的匈奴正是因为统治了漠北和西域两大地区,才能对汉朝构成持久的军事压力。因此,耶律大石在无力复国的大背景下,进取西域,以求安身立命之地,也就可以理解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耶律大石北走、西迁建立西辽,是对辽朝末年,契丹地缘环境和自身实力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的正确抉择;另一方面,在北走、西迁,建立西辽的过程中,受客观实力和主观认识两方面不足的影响,放弃了对漠北地区的持续经营,而改为远走开辟契丹新家园的的现实选择。漠北被大石放弃,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对复兴辽国最重要的地利优势,进而不可能完成真正复国的伟业,而成为偏居一隅的地方政权。这无疑是大石最初复国初衷的反动。留在漠北的鞑靼各部,经过百年发展,很快发展壮大,诞生了埋葬金帝国的元帝国。
耶律大石率领主力部队西征后,金朝西北前线很快得到情报。金天会九年(1131),金军元帅粘罕发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令右都监耶律余睹率领,北攻可敦城;又发燕云、河东夫运粮随行。金军的这次进攻却因为沙漠的阻挡而以失败告终,《大金国志》记载:“可敦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6〕此战,也成为百年后,金国最终亡于蒙古的先兆。
三、西辽的建立及其政体特色
西辽延庆元年(1132)二月五日,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西辽帝国。耶律大石对文武百官说:“肤与卿等行三万里,跋涉沙漠,夙夜艰勤,赖祖宗之福、卿等之力,冒登大位,尔祖尔父,宜加恤典,共享尊荣。”〔7〕西辽建立后,由于深受汉文化和中原政权典章制度的影响,虽然僻处西域,耶律大石依然仿照辽国旧制,上尊号为“天佑皇帝”,并改元为“延庆”,册立皇妃萧氏为“昭德皇后”,同时规定王朝官方语言为汉语。
西辽延庆三年(1134),东喀喇汗王朝伊卜拉欣邀请耶律大石率兵至巴拉沙哀。耶律大石于是建都巴拉沙哀,并改成虎思斡耳朵,东喀喇汗王朝成为西辽藩属国。1137年,西辽军控制费尔干盆地,与西喀喇汗王朝大汗穆罕默德军交战,西辽军大胜,穆罕默德逃回撒马尔罕,并向塞尔柱王朝求援。1141年,塞尔柱王朝苏丹亲率十余万大军渡过阿姆河,进攻葛逻禄人。葛逻禄人向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率契丹军队赶来援助,九月九日在撒马尔罕北部的卡特文草原,会战开始。耶律大石在达尔加姆狭谷立营,并派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领兵二千五百攻桑贾尔军队的右翼,枢密副使萧查刺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领兵二千五百攻其左翼,自率其余部队攻其中军。桑贾尔军大败,死亡总数达三万人。耶律大石以少胜多,获得大胜并占领了西喀喇汗都城撒马尔罕。
卡特文会战成为中亚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奠定了耶律大石在中亚、西域地区的统治基础,塞尔柱王朝的势力被逐出河中地区。“原相互争战的花刺子模,东、西喀喇汗王朝和西州回鹊以及康里、葛逻禄部落等全部置于西辽帝国的统治之下,从而建立了丝绸之路中亚腹地与西域等地契丹治下的和平。”〔8〕
耶律大石及其政权的核心成员亲身经历了大辽帝国覆亡的历史,对其政治的利弊得失都有所感悟和体会,在新的土地上,遇到的各种情况,有得有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经验教训,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本着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制定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基本政策。
西辽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把中亚地区建成为“光复旧地”的根据地,把当时先进的汉文化推行到自己新建的国家。政治上采用中原中央集权制度治理国家,这在中亚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结束了中亚各国内部纷争不已和各国之间相互侵袭的局面;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对中亚人民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西辽王朝在中亚地区一般收取十分之一的土地税。在宗教信仰方面,西辽王朝允许各种宗教在帝国的境内存在和发展。改变了喀喇汗王朝法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为异教,严加限制或取缔的做法。因此,西辽帝国境内的各种宗教都活跃起来。耶律大石把佛教带回中亚,兴建了一批佛寺,西迁后的契丹皇族还虔诚地信仰佛教。与此同时,对属国属部实行“柔远怀来”,羁縻安抚的开明政策。
康国十年(1143),耶律大石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耶律大石是辽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起初为挽救辽朝覆亡,转战长城内外,尽心竭力,后来审时度势,率众西征,建立起另一个新的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尽咸海,左右中亚形势近百年;在戎马倥偬中,总结辽朝衰亡教训,吸收土著统治经验,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叶隆礼.契丹国志(卷12·天祚帝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33.
〔2〕李锡厚.中国通史—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6
〔3〕脱脱,等.辽史(卷30·天祚帝四)〔M〕.北京:中华书局,2016:402.
〔4〕魏良弢.中国历史——西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8.
〔5〕韩钧.耶律大石西迁相关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硕士学位论文,35.
〔6〕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7·太宗本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7.
〔7〕脱脱,等.辽史(卷30·西辽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9:27.
〔8〕魏志江.试论西辽帝国对中亚、西域的经略及其对丝绸之路的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02).
〔責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