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孔子的正名思想

2020-05-13王丽冉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礼制孔子思想

王丽冉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孔子正名思想的发端,阐述了孔子正名思想的基本内容:正名思想的基础——礼;正名思想核心——仁;正名思想的原则——敬。分析了正名思想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认为要继续传承和发扬“正名”思想并赋予其时代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正名”思想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关键词】 “正名”思想;礼制;孔子

一、孔子正名思想的发端

孔子正名思想首次出现是在《论语·子路篇》中,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孔子正名思想的解释越来越很多。但是理解孔子的正名思想要结合这一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1、正名思想的词义考察

“正名”是由“正”和“名”两个部分组成。“正”“名”两者最早的解释都来自“甲骨文”中。其中第一部分的“正”的本义是作为形容词,其次作动词用:有使正;整理、整治;正德(端正自己的德行)、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纠正;改正,匡正;决定等用法。

第二部分的“名”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意为:如若两人在晚上遇到需自命姓名用声音区别。因此,“名”由动词后引申为一个名词。“名”的本质和功用在于指事实,区别不同的事物。而现代汉语中“名”也有不同的含义,如:名字、名称,名声名誉等。当“正”“名”两字组合在一起,作动词用,表示辨正名称或名分,也有纠正和改正之意;也可意为人的身份和地位。[1]

而当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提出“正名”思想之后,对于孔子的正名思想,古代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正名即正百事之名,是马融的说法;另外一种是,用“正名分”来解读正名思想,一般体现在古代的史学家中。

2、正名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1)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瓦解。礼乐制度作为一种祭祀的方式,在中国出现的最早。礼乐文化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宗法社会的等级差别。在其确立初期,财富与等级、权力紧密相关,一般表现为爵位与权力财富成正比。然而,随着王室的萧条,这种被规定好的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出现了“非礼”“僭越”的现象,无论哪一种都是对礼制的破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正名”思想开始发端。[2]

(2)社会秩序发生混乱。由于周王室的衰落,周礼制度遭到破坏,各种思想迸发的同时,也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所以,在孔子当时生存的时代,礼乐制度衰落,使本来由天子做决定的事情,变成了由诸侯做决定。这样一来,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就遭到了破坏,由开始的“天下有道”,逐步变成了“天下无道”的状态,出现了权力下移的现象。孟子这样形容当时的社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君者有之,孔子惧。”可见,当时的社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

(3)伦理秩序混乱。社会由每个独立的个体组成,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人与人的关系,最为亲近可靠的就是血缘关系。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却是亲情关系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君臣关系中,国君尊严丧失导致其威信丧失,进而臣子不忠;父子关系中,父亲在家庭中道德与精神的领导力逐渐减弱,儿子也就忘记了自己在家庭中应当孝顺的本分。

这样,由于义务与道德的关系没有很好地被履行,社会原有的礼法制度就不会发挥原有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被“架空”的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关系的恶性发展,社会也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例如:卫出公辄和其父蒯聩为争夺君主之位,大行杀戮。[3]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都发生了错误的认识,伦理关系发生了很严重的混乱。

二、孔子正名思想的基本内容

“正名”作为一词首次是在《论语·子路篇》中出现。《论语·子路篇》这样记载: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4]

1、正名思想的基础——礼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根源,并不可能憑空产生。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是“礼制”,但是孔子正名思想并不是简单的恢复礼制,巩固礼制,而是根据实际的再次创新。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遵循的权利和义务是由“礼”制来规定的,礼制规定人的伦理纲常,严格区分人的社会地位,形成一种只有遵礼而不僭越,才能使社会秩序有序稳定。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的发展又不断的丰富理论。礼制的内容跟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变化,但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是以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礼制规定了社会等级和道德规范,严格区分人的身份地位,从而稳定社会秩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礼”作为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是由于其通过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稳定社会的平稳发展。[5]面对礼制的破坏,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希望对整个社会拨乱反正,以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从而稳定社会发展。

2、正名思想核心——仁

孔子“正名”思想的最终目的是寻求道德规范,以此治理社会,维系当时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孔子的观点中,人的“仁”心是根本,也是“礼”不被人们遵循的根本原因。所以,孔子正名思想核心为“仁”。

(1)孝悌之义。《论语》中指出:如果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和善对待兄弟,在外就不太可能作乱。所以孔子提出,“仁”的基础是孝悌之义。在这个有序的社会里,作为子女,在家孝敬父母,在外遵守社会秩序;作为父母,尽职尽责;君臣各司其职。如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社会状态便产生了。

如若没有产生僭越之心和僭越之举,社会就会出现和谐局面,礼制便会得到稳固,社会出现和谐局面。以此达到维护礼制的目的,从而加强统治。

(2)忠恕之责。《论语》主要讲述的道德伦理思想,孔子认为,国家的治理需要基本的道德人伦规范的支撑。“忠”一般理解为“尽己”,是在社会的要求下尽自己所能完成社会规定的相关职责,即为“君仁臣忠、父慈子孝”这一社会基本规范要求。“恕”意为“推己”,是指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滥用自身权利,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

猜你喜欢

礼制孔子思想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中国上古礼制中衣服所具功能与灵魂附归问题
明代文官丧葬公文与丧礼制度建设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