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探析
2020-05-13段卓陈柏印梁梦丹朱超逸邹淳霖乔应
段卓 陈柏印 梁梦丹 朱超逸 邹淳霖 乔应
【摘 要】 本文对西华大学暑期“三下乡”助力农村脱贫活动进行了研究,对其活动意义、活动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调整成员年级构成比例,扩大成员选拔范围;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成员对活动的认知度;加强学校与活动开展地区政府的连接力度;长期定点开展活动,提升帮扶成效;活动实施对象广泛化,文化扶贫内容多样化。
【关键词】 精准扶贫;高校;三下乡;问题;对策
三下乡,是中国青年人,通常是大学生参加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青年人将城市的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带到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向当地人传授知识。自国家确立“精准扶贫”政策以来,高校的“三下乡”活动内容与扶贫结合越来越紧密,主要体现为文化扶贫。2019年暑期,西华大学150余支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四川省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农村“精准脱贫”,队伍类别涵盖理论普及宣讲团、依法治国宣讲团、科技支农帮扶团、教育关爱服务团、文化艺术服务团等。
一、“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结合的意义
1、拓宽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视野
大学生通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或假期学校活动,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先进的生活观念带到农村,开拓和丰富了当地人民的视野,有利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大学生主持的暑期学校是他们接受多元化知识的一个良好渠道,同时也有助于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勤学奋斗的精神。
2、促进农村地区政治建设
大学生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对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思想素养、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在农村讲解党的政策和国家战略,让农民了解政治知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生活参与度,促进国家大政方针在农村推行,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政治素养。
3、密切高等教育与农村建设的联系
大学生在开展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中,秉承“学以致用”的理念,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在专业领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此外,大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农村地区的现状,促进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地区就业创业,推动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发展。
二、西华大学“三下乡”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内容
1、开展宣讲活动
通过在农村进行“依法治国”知识集中宣讲,强化村民的法治意识,有助于“法治农村”的建设;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为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助力美丽生态农村建设;通过开展“扫黑除恶”宣讲活动,帮助贫困村村民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和谐文明农村建设;通过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提升村民们的思想深度与精神高度;通过给村民讲解当地非遗文化、宣讲非遗文化保护知识,加强村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深村民对文化脱贫的理解。
2、开办“暑期学校”
在贫困村设立临时教学点,通过“扶志”与“扶智”,教授村里儿童及青少年一些课程,如:双语教学、科学小实验、手工课、绘画课、声乐课、书法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与爱国思想教育、假期作业讲解等。“暑期学校”既有利于丰富孩子们的视野、充实假期生活、提升孩子们知识水平、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又有助于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与正确价值观,同时还能鼓励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学习。
3、与当地村委会举办交流会
通过对当地农村的农业产业、基层党建、乡村文化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等实地调研,了解农村的产业发展及民生状况。大学生与当地村委会举办交流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进行分享,并尽可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关于农村建设的建议、对策。
4、走访慰问贫困户,开展推普脱贫攻坚
大学生们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多户贫困村民进行了走访,为他们带去慰问品,并与他们谈农耕、谈家常、谈扶贫政策等等。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学生们了解了许多关于扶贫的方针政策和实际的民生民情,贫困户们则跳脱自身限制,通过大学生们的讲述领略时代的变迁、学习新型的农作方法等。一场交流下来,贫困户们纷纷向大学生们表示感谢以及随时欢迎他们再来的热情。
此外,大学生们还就地开展推普脱贫攻坚活动,通过发宣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向贫困户宣传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发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普通话专项调查,了解贫困户学习普通话的途径、熟练程度、遇到的主要困难以及他们希望得到的帮助等,并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授课,教授他们一些普通话基础知识。
5、文化艺术服务农村
在农村贫困地区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将高雅艺术带进农村,如开展以当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艺表演活动,在表演中加入当地的特色舞蹈,传播民族文化;举办以“砥砺七十年,献礼新时代”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演奏《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红歌,丰富村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此外,艺体生们还以“农耕”、“法治”等为主题,对农村的房屋进行墙体彩绘,做成了“文化墙”,既美化了乡村风貌,又激励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同时还能让村民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牢记在心。
6、科技助农
苍溪分队的大学生们为苍溪地区的农民讲解了“互联网+农业”相关信息,推广并指导农民使用助农App和相关微信小程序,鼓励农民借助科技的力量拓宽销售渠道以促进农畜产品(如水果,蔬菜,山药,茶叶,土鸡,兔等)的销售,此外,苍溪分队还向当地的农民赠送了他们自主研发的基于湿度传感器的智能灌溉装置并为农民进行了讲解。
三、“三下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成员组织方面
(1)团队成员构成不合理。调查发现,参与“三下乡”的学生以大一年级为主,此外还有少部分大二年级和极少数大三年级学生。由于低年级学生人数较多,受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参与农村各项调研活动时,更像是在“考察”而不是“研究”,即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及民生等方面的现状,却很难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该是“能为农村带去什么”的活动重心却变成了“能在农村体验到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下乡”的实效性;并且,很多支队伍由于没有老师带领,实践经验缺乏,“三下乡”活动主题不明确、活动计划不周密,导致很多活动难以顺利开展进行。而在各个学院的“三下乡”直属队伍中,也存在着选拔标准缺失的问题,团队成员绝大部分都是学院团委学生会的成员,非學生干部很难有机会去参与这些活动,这使得“三下乡”实践活动或多或少带有“学生干部暑期实践营”的色彩,且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公正性与公平性。
(2)活动开展前无正规培训。据调查,许多学院直属“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在前往农村地区前并未进行相关培训,而团队大部分成员又都是第一次参与这类实践活动,经验明显欠缺,安全意识、自主服务意识尚存在缺位现象,这易导致在活动的开展中出现许多问题。
(3)成员参与“三下乡”动机不纯正。由于各学院对学生在校的创新学分有要求,而参加“三下乡”活动能够增加创新学分,因此有不少学生都是为创新学分而参加此实践活动。如此功利的心态,使得一些同学在开展活动时出现了懈怠行为,参与活动十分不积极,完全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等着被“安排”,俨然一副“划水”的模样,这势必会使“三下乡”的活动效益大打折扣。
2、活动实施方面
(1)活动开展前期准备不充分。个别学院的“三下乡”队伍的前期踩点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出入很大。如,有些队伍本想服务贫困村,却在选择服务地点时选在了城市里的社区;有些队伍本想走访贫困户,结果最后入户走访时发现贫困户并不贫困甚至生活还很宽裕。诚然,服务社区固然可行,但这与“三下乡”的实际含义却大相径庭;本想走访贫困户,赠送一些慰问品,结果后来发现贫困户不贫困,赠送慰问品就成了“流于形式”,或者说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这也体现出了“三下乡”队伍与地方对接和沟通不到位的问题。
(2)活动内容丰富,但形式单一。“三下乡”各队伍开展的活动,其内容虽然很多,且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各个方面,但其活动的形式却大都是宣讲类、走访类以及开办“暑期学校”,在形式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且宣讲类与走访类活动目前的实施效果也有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活动的实效性有限。一方面,如前文所言,由于在人员构成和活动形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活动的效益因此受到了很多负面影响,加之目前很多“三下乡”队伍都采取“流动帮扶”的模式,即每天到不同的贫困村进行调研和帮扶,或者是,第一年在某一地方帮扶了一周左右,第二年又去了另一个地方。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帮扶,其成效必然是受限的;另一方面,目前学校“三下乡”活动大多时候都是寒暑期进行,且活动时长仅一周左右,这使得“三下乡”活动很难构建一个帮扶贫困村的长效机制;此外,还有很多浮于表面且意义不大的调研,本来调研的目标是“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到最后成了“地方文化體验”。调研完后所写的研究报告质量也不高,没有真正反映出农村地区的情况,或者也是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没有去挖掘“为什么”和“怎么样”。
四、完善“三下乡”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的建议
1、调整成员年级构成比例,扩大成员选拔范围
在团队组建过程中,适当减少低年级成员数量,增加高年级学生的人数。这是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更好,而且心理也更加成熟,认知也更加到位,在很多方面都比低年级的学生做得更好,所以高年级的学生更能胜任这项活动。在选拔的时候,同等附加条件下可以适当多选高年级学生,以提升团队的整体文化知识水平;同时,可以多挑选一些有丰富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以提升团队的整体实践能力。由此,可尽量避免出现因低年级成员过多、实践经验缺乏等因素导致后续活动开展困难、活动效果差的现象,从而提高三下乡活动的实效性。此外,三下乡成员选拔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干部这一群体,应扩大成员选拔范围,为其他有能力且积极报名的学生提供参与平台,同时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性、公开性。
2、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成员对活动的认知度
任何一项重要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前期的准备,只有前期准备的充分,对活动的认识到位了,活动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在正式开展“三下乡”活动之前,高校首先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设计环节考虑到扶贫志愿者的“获得感”,招募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科学性;其次,做好系列培训,为扶贫志愿者讲解实践流程、介绍实践经验、安全注意事项、调研的理论和方法等。[1]此外,还可以对团队成员进行体能训练,或是采取一些能尽快磨合团队、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协作能力的措施。
3、加强学校与活动开展地区政府的连接力度
学校与当地政府是学生在帮扶地区开展活动的桥梁,两者起着不可或缺的连接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两者之间连接的好坏对整个活动的成效起着巨大作用。学校不能只做好学生工作,政府不能只做好在当地的服务,二者不是独立的,而必须紧密凝结在一起,这样学生与帮扶地之间的距离才能缩短,活动的工作才能更好进行,效果才能更佳。
4、长期定点开展活动,提升帮扶成效
“三下乡”活动的地点尽量不要频繁切换,确定好活动开展的地点,确立“三下乡”帮扶农村活动的长效机制。一来可以使学校对当地发展的情况更加熟悉,更能因地制宜,想出好的举措,二来当地的居民也能更加熟悉学校的活动开展模式。此外,在实际的活动开展中,大多支队的活动时长都只有一周左右,再去掉一些必要耗费的时间,最终有效的活动时间就很少。所以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不过分追求速度,保证效果第一。
5、活动实施对象广泛化,文化扶贫内容多样化
(1)将科普知识的受众扩大至中老年群体。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了大部分人不可离身的东西。在部分农村地区,尽管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设备,但由于知识水平受限,村民们(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并不会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因此,普及一些必要的现代科技知识对他们来说也有一定帮助,既可以使他们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又可以带他们感受科技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2)暑期课堂教育提质量。作为学习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暑期课堂的授课内容不应当只局限于声乐课、手工课,或是一些非常基础的语数外课程,而应该更多地发挥团队的专业特长,为孩子们普及专业领域的知识。比如,财经类同学就可以用易于孩子理解的语言讲一讲“货币是怎么来的”,将一些经济学理论知识、金融知识、财务知识、电子商务知识等带入农村,[2]工科类同学可以做一些“科学小实验”,由此提升孩子们对专业领域的兴趣。
五、结语
西华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与“精准扶贫”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既能为农村脱贫攻坚做出贡献,也能锻炼自身的能力。但目前,无论是“三下乡”的帮扶力度、帮扶形式还是帮扶效果,都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因此,这些社会实践队伍必须切实从成员组织、活动形式入手,继续深入推进活动内容的改良,提质增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让大学生“三下乡”能更好地助力农村“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 任旭,侯曼,杨晓梅.精准扶贫视野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如何“精准”?[J].劳动保障世界,2017(29)10.
[2] 朱丹,吴陈巍,赖欢.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和精准扶贫融合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2)100-101.
【作者简介】
段 卓(2001.01—)女,汉族,四川遂宁人,西华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