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的适应性研究

2020-05-13徐玲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优势作用

徐玲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2018-2019 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参与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8GJJG396)项目负责人:徐玲

【摘 要】 参与式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具有教学场所开放性、教学形式多样性、教学过程交互性、教学氛围感染性、教学评价的多维性等特点。同时具有侧重实践,行而致知;尊重差异,各美其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优势。它适应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属性,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参与式教学;优势;作用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关系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关系就业质量与社会稳定、关系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国家对此非常重视。教育部发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列入高校必修课;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愈发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经过多年的努力推进,我国就业创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在重视度、覆盖面和影响力上均有积极发展,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单调,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笔者认为改革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推进课程实效性、实现课程目标的必要举措,也是其本身创新属性的应有之义。参与式教学适应高校就业创业课的课程属性,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情特点,有助于增强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1、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开放化的场所或氛围下,教师充分运用灵活多样、互动合作的教学手段,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最终通过自我探索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或技能体系,并倡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教学理念与形式。

参与式教学方法归纳为示范和指导练习、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画图填表、问卷测试、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教学、辩论、讲故事、路演、访谈等。

2、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参与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边界、以教材为本本”的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一是学生主体性。参与式教学变传统的“老师带着知识灌注学生的脑海”为“老师引导学生遨游知识的学海”,變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成为学习主体。

二是教师主导性。学生成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放松和轻松,更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相反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全局能力和临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的开展主题、把握课程的正确走向、研究课程的教学设计、做好课程的开题引导、营造课程的探索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致、明确课程的纪律边界、处置课堂的随机状况、参与课程的交互反馈、推进学生的活动进度、兼顾差异化的生情、促进参与性向实效性的转化、确保课程顺利收尾。

三是教学场所开放性。这一方面表现在场所空间开放性,参与式教学的场所不局限于教室,根据活动需要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空间边界,拓展到室外甚至校外;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室布置开放性,课桌非固定化,根据每节课程设计可以灵活移动,适应课堂活动可独立、可成对、可结组的需要。

四是教学形式多样性。除了教师“一对全体”的讲授式,参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学生个体的实践与展示,可以是学生结对的交流与互鉴,可以是分组团队的探讨和协作,也可以是班级全体的参与和共建。

五是教学过程交互性。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疑问和解惑、调查和反馈、展示和评价;也有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建议、竞争与合作;还有师生与外来嘉宾、参访对象的交流与学习。

六是教学氛围感染性。参与式教学要想达到教学效果,营造氛围很重要。氛围要民主,让学生能参与、敢参与。氛围要适应,自我内省探索时可以严肃安静;交流互动时可以活泼热烈。总之营造氛围感染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投入其中。

七是教学评价的多维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横向比较评价与纵向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淡化分数,关注成长;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创新思维。

二、参与式教学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

1、参与式教学适应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的课程目标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包含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求职就业等内容,其教学目的是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要想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人职相匹配,就业创业教育就不能“一言堂”、“一刀切”、“一个模子”,而要结合专业分类施教,区分个体因材施教。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可以从个人实际出发,在对自己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资源进行探索后结合社会需求、职业认知,实现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私人订制”或创业项目的“独家策划”,从而提高职业适应性和匹配度,提高职业满足感和幸福感。

2、参与式教学适应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的实践属性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承担着传授就业创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职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的教学任务,是面向实践、面向就业、面向社会的教育,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与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比起来有更强的实践属性,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适应该课程实践属性。学生“在做中学、于学中悟、从悟中行”,“学思一体、知行合一”,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融知识掌握与实际运用为一体,有效培养学生的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3、参与式教学适应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的创新属性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是其属性和基因。要想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课程教学本身就要成为创新的示范和引领,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参与式教学不拘泥、不守旧、不固化,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多采用结对式、团队式的学习小组开展拓展性、创新性的竞争协作活动,增强了课堂交互性,形成一股齐学竞进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创意碰撞;增强了课程吸引力,使学生走出网络,融入课堂,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体验参与中产生深切感悟。

三、参与式教学应用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的优势与作用

1、侧重实践,行而致知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的学习重点不在于学习深厚的理论知识,而在于自我的探索、观念的转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参与式教学法,课程设计秉持“行而致知”的理念,传统的理论讲授部分占比较少,侧重实践性活动。根据每节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的实践性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参与活动,在做中学,在行中悟。实践性活动可设计为个人型或团队型;思考型或行动型;室内型或室外型;校内型或校外型。比如笔者在讲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环节开展的“盲行”活动,两人一组,一盲一明,盲行者为主角,明眼人做辅助,在无声状态下按老师即时引导的路线从教室前往未知的地点。通过黑暗未知的盲行让同学们感受到在职业生涯中制定目标、规划路线的重要性。又比如在个人能力探索部分,采取“成就故事”的活动形式,每个人根据STAR法撰写近三年来自己的10个成就故事,然后组内其他同学帮其分析出成就故事里显现出来的能力。

2、尊重差异,各美其美

每个学生因其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不同,因此其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社会上各行各业也有着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岗位需求。根据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特质分为六种,工作类型也分为六种,两者如果能够相匹配、相适宜,则人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乐趣和成功。参与式教学应用于就业创业课程,避免“一言堂”下的同质化培养,尊重学生的差异化,让学生做主导,他们可以充分探索个人特质、进行自我认知,寻找与个人特质相匹配的职业类型或创业机会,各美其美。

3、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教师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尤其在要尊重学生差异化的背景下,仅凭教师一人之力利用一门课对几十名甚至逾百名学生进行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更是难以实现。参与式教学通过学生结对、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体智慧,实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比如在求职简历环节,笔者采用角色扮演法,每一位同学既是求职者,要制作自己的简历;同时也是HR,要评定其他同学的简历,至少给五位同学的简历列出指导意见或建议。通过这样一种参与形式,同学们既得到了来自不同视角的宝贵意见,也可以从评判其他同学的简历过程中取长补短。

参与式教学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适应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需求。如何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契合,在形式创新的同时力求实效產出是后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西文,曹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探究[J].教育论丛,2013.14(68-69).

[2] 王永强.参与式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 教育理论研究,2018(29)108-109.

[3] 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作者简介】

徐 玲(1985—)女,河北昌黎人,硕士,河北环境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优势作用
画与话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