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妊娠和分娩情况研究
2020-05-13秦丽娜
秦丽娜,李 群*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1.超声科;2.妇产科,山东 济南 250031)
对于子宫肌瘤,给予激素产生较强依赖性,本质上是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人群中,患者月经量增加、痛经以及不孕等症状[1]。子宫肌瘤疾病会影响患者宫腔形态与宫腔内环境的稳定性,使得不孕和流产几率大大增加。挑选科学的治疗手段给予调整女性子宫环境与促进妊娠产生重要作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存在无创与恢复迅速的优势,为了研究此种治疗手段对患者妊娠与分娩情况产生的效果,对86例患者实施医学观察工作,获取下列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在2 0 1 9 年1 月至1 2 月阶段,选择接受治疗的8 6 例患者。平均划分两组,即超声治疗组与动脉治疗组。超声治疗组患者最小年龄是24岁、最大年龄是36岁,均数(29.62±4.01)岁。最短不孕时间2年、最大不孕时间8年,均数(5.32±2.03)年。43例患者有23例属于原发不孕的情况、20例患者属于继发不孕的情况;动脉治疗组患者最小年龄是22岁、最大年龄是35岁,均数(27.84±3.99)岁。最短不孕时间3年、最大不孕时间9年,均数(6.03±2.22)年。43例患者有36例属于原发不孕的情况、17例患者属于继发不孕的情况.这些患者均愿意参与医学研究,签署协议书。排除存在宫颈肌瘤的患者、疑似子宫肉瘤的患者与伴随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互相对比,(P>0.05)。
1.2 方法
对动脉治疗组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超声治疗组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运用型号是JC200的肿瘤治疗系统[2]。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基于镇静镇痛条件开展消融手术。运用超声与MRI找到子宫肌瘤的位置,通过点辐照模式,把功率设置为200-400W。结合患者治疗情况与靶区灰度变化对剂量强度进行调整。若治疗部位产生扩散性的团块状灰度增加,那么病灶中没有血流信号,治疗完成。随后开展超声造影对消融范围进行明确,最终结束手术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妊娠结果,包含流产情况、早产情况与新生儿Apgar情况。统计患者分娩并发症出现几率,包含子宫破裂和胎盘粘连等[3]。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对比妊娠结果
超声治疗组患者流产比率是7.0%、早产比率是7.0%、新生儿Apgar评分是(9.36±4.01),各项指标均优于动脉治疗组,动脉治疗组患者流产比率是18.6%、早产比率是14.0%、新生儿Apgar评分是(6.96±3.00)p<0.05,如表1。
表1 比较患者妊娠结果[±s,n(%)]
表1 比较患者妊娠结果[±s,n(%)]
小组流产早产新生儿Apgar超声治疗组(n=43)3(7.0)3(7.0)9.36±4.01动脉治疗组(n=43)8(18.6)6(14.0)6.96±3.00 P<0.05<0.05<0.05
2.2 对比分娩并发症
超声治疗组出现子宫破裂1例患者,占比2.3%。动脉治疗组出现胎盘粘连2例患者、子宫破裂3例患者,占比11.6%,超声治疗组并发症产生率更低,P<0.05。
3 讨 论
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若选取子宫动脉栓塞术,需要较长恢复时间,且增加患者出现子宫破裂与胎盘粘连的出现几率,不利于提高患者妊娠效果与分娩水平。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侵入性的一种治疗方案,治疗手段是原位治疗,也就是治疗之后不需要获取病理组织,确定肌瘤病理学诊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把超声波集中运用在病灶中,以热效应和免疫效应为主促使病灶部位蛋白变性,出现凝固性坏死结果,实现病灶破坏的目标,存在着恢复快与减少并发症等优势。在诊断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子宫肌瘤的组织学种类,包含奇异型与核分裂等,都和MRI图像存在一定关联,所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药发挥MRI的巨大价值。本次研究中,把84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医学研究,划分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手段,对比患者妊娠结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超声治疗组患者流产比率是7.0%、早产比率是7.0%、新生儿Apgar评分是(9.36±4.01),各项指标均优于动脉治疗组,P<0.05;超声治疗组并发症产生率更低,P<0.05。基于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良好,可以在医学领域内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