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巧用阅读策略推动类文阅读的作用

2020-05-12王倩倩

考试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阅读策略

摘 要:近年来,“阅读策略”一词在教育界频频出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关注到这一关键词,与此同时,“任务群”意识中,如何让这两者更好地融合,进行有机、有效整合,实现策略推动类文阅读、提升学生思维,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并且付诸实践探索的。本文将从阅读策略角度出发,以具体课堂为例,探究阅读策略对类文阅读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阅读策略;类文阅读;批注策略;提问策略

孔子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当然,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最终也是一无所获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道出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重要联系。于教师而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更是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就需要让他们带着思考去阅读,在层层推进中掌握阅读策略。

何为“阅读策略”?这一概念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这一概念似乎与阅读方法的意思是差不多的,而阅读方法已经有了这么多年的研究,资料也不少。但“策略”与“方法”终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周步新老师曾经在她的《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教》一书中提到:“从逻辑上分析,‘策略更具有概括性,‘方法更有具体性。前者指导、决定后者的应用。”由此而言,这两者有联系有区别。从区别上来说,周步新老师也做了以下总结:首先,阅读策略建立在阅读方法之上;其次,阅读策略指导阅读方法的运用;第三,阅读策略往往表现为对阅读方法的操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逐渐明晰,如果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必定会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产生极大的推动。

一、 批注策略——实现生本深层对话

阅读原理告诉我们,阅读时由阅读客体(文本)、阅读主体(阅读者)和阅读本体(读者阅读书本的实践活动)三者组成的。教师在课堂上也会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也明晰“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有方向可循、有目标可找?

批注策略是重要的阅读策略之一,它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具体呈现。学生如果掌握这一阅读策略,阅读思维、阅读能力都会有巨大提升。在教学中,状物抒怀的散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则在这一类文阅读中进行了批注策略的教学,为此类文本阅读提供平台。

具体课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浅显易懂、质朴唯美的语言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归林后起舞争鸣、尽情欢歌的热闹情形,使整篇文章处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此次,我们把重点聚焦4、5自然段。

节选批注策略教学过程:……

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学着做做批注(出示批注图)。

其实,做批注很有学问也很有讲究,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做批注的方法走进课文,去探索作者文字的奥秘。

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受到归林壮观的地方:

(1)用波浪线画出关键语句,用小圆圈标出关键词。(2)标完以后,在刚刚找出的关键语句、关键词边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一开始还是一小群……没有几分钟,……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2)它们大都是……有的……有的……从我们头顶飞过。(3)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关注“倾诉”:当同伴或儿女迟迟未归,你会  ;当听到同伴的呼唤,你会  。这样一呼一应,就是互相应和。

师: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让我们感觉十分壮观,此时听着鸟儿的呢喃细语你感受到的还仅仅是壮观、气势磅礴吗?(温馨、欢快)试着读读这几句话,读出温馨!

小结:瞧!圈画关键词句做批注,从赏析、综合分析、联想、句式表达及标点符号这些方面,我们看到了作者文字背后的内容。讓我们再来读读这段精彩的归林片段。

归林真壮观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视频,一睹风采!(播放视频)

小结提升批注方法:

做批注:赏析 综合分析 句式标点 联想……

迁移运用:

过渡: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此时林中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小组合作学习:

1. 自读第五自然段,用刚刚学习的方法(先用符号圈画,再从不同角度做批注写心得体会);

2. 小组成员交流;

3. 派一名代表,选择最精彩的一处进行汇报。

出示:“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师:你理解得这么深刻,相信你一定能读得很好。出示:“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谈感受)

4. 作者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的话,你会欢呼些什么?

5. 这样的场面把你感染了吗?来,把我们的欢呼,把我们的赞叹,放到我们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小结:做批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本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角度分析文字,做个会读书、会思考的阅读者。

自读 做批注 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

(1)还记得吗?引读:灰椋鸟尖尖的嘴……有什么好看的?(2)怎么此时的灰椋鸟怎么变成了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好好读读这一句,想一想。

评价点:关注学生是否使用前面所教的批注方法,多角度评价……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批注策略的具体方法进行指导,学生可以通过:赏析、综合分析、句式标点、联想这些方法与文本对话,找到特点,建立阅读与思维的勾连。由此我们拓展走进巴金先生《鸟的天堂》(现在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发现景色描写特点,明白为何称为鸟的天堂,关注静态与动态描写的结合,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突破散文阅读中的难点。

二、 提问策略——推进生本思维共鸣

我们觉得,孩子随着他们年龄和年级的增长,提问的意识和次数大都呈下降趋势,如何让孩子们有提问意识并推进思维发展?在阅读策略中,提问策略是比较好的策略之一。

曾经有人关注到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出问题”这两个是不同概念。“问题意识”,即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因感知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而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是力求发现问题、厘清问题、破解问题的心理态势。提问策略的运用,能深层次推进学生与文本的思维共鸣。

具体教学研究节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本文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德国人养花方式的描述赞颂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精神,文章看似短小不难,阅读时却需要深入思考,方知作者用意……(没有预习课文,只课前查阅作者资料)

三、 初看课题,有效思考

教师引导:没有预习这篇课文,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呢?生2:我的想法跟他类似,我还想知道自己的花怎样给别人看。教师:原来,你还关注到了这种看花方式,很好。那就让我们快点带着思考走进文本,多动脑、多阅读。

四、 小组合作,提问探究

教师:仅看课题,同学们就有了不少有价值的提问,同学们这么爱动脑筋,老师决定今天让你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有信心吗?生:当然有!教师:不过,光有信心可不够,老师给你们送一些法宝(出示:读、思、画、写)。我们已经学过批注方法,相信大家这几点都能做好,不过在这些方法运用前,有个方法更重要,那就是我们刚刚已经实践过的“提问”。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快速记下你提的小问题。(读文、书写)

教师:同学们读得认真、思考更认真,不过光会提问可不行,更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去探讨。现在,就让我们小组合作,通过组内交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并去探讨。(交流讨论)

交流:

生1:我们组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有价值“自己的花怎样给别人看”。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关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里有一段对德国人养花方式的描写。教师:你们的问题的确有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生继续交流:你看,德国人养花的方式跟我们不同的,他们把花朝外开。

教师:是啊,你们家怎么养花的?指名另外一个学生:我们家的花放在阳台上自己看的。

教师:德国人呢?生2:把花放在家里,花朵朝外,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真棒!我们会提问,更能够根据文本解决这个问题。生3:我们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别人看到了怎样的花”,大家请看第三自然段。

教师出示聚焦“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生交流:別人看到的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

师:什么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生4:就是花朵很多很多,颜色也很多,红的似火、粉的若霞、白的像雪。生5:这里还用了比喻的修辞,说是花的海洋,又多又美的感觉,而且应接不暇就是多得来不及看,就说明花很多。生6:我们组的问题是“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我们从阅读中发现了,作者提到这一句,他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就是说德国人的这种精神就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的提问的确很有价值,老师也有问题,想不想一起来探究?出示: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作者两次到德国对德国有怎样的印象?聚焦民族精神、拓展作者留德经历进行补充……

通过提问策略的教学,孩子们在交流中提升思维,循路识真,关注作者、关注文章。由此,我们进行进一步拓展,用提问策略学习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一文,在小组合作提问探究中,学生关注到的问题与老师有指向的问题相结合:1. 夹竹桃不名贵,作者为什么对它回忆、留恋?2. 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三自然段其他的花?3. 作者的幻想为什么是地图、荇藻、墨竹?

批注策略、提问策略这些阅读策略并不是割裂的,它们往往需要更多的联系才能帮助孩子们对类文阅读进行更有效整合。同时,我们也不能为了策略而教,需要依托文本去思考。在这样的策略教学下、在这样的思考提升中,孩子的阅读一定有更大进步,对任务群的学习也更有章法。

作者简介:王倩倩,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阅读策略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