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追溯与皮影雕镂艺术
2020-05-12池冰茜
池冰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
一、中国皮影艺术的起源
(一)以传说的角度
皮影流传时间悠久,关于其产生的具体年代,民间有众多的传说。从史前的殷商一直到皮影第一次繁盛发展的宋代,跨越了几千年的时间。至今,受众较广的缘起传说主要有四:一是宫廷起源说。传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仙逝,各地方士剪刻李夫人画像,又着一方灯帐点起灯烛,光影婆娑,武帝在另一帐中远望尤见李夫人身影摇曳生姿,寄托思念。至此,灯影成像在宫中流传,便有了帐后动影的这种艺术形式。二是张良退敌说。楚汉相争之时,汉兵遭楚兵围困,张良设计大量假人影于城楼之上,又安排士兵舞动旗帜,制造城头守兵众多的假象,骗得楚兵自行退去。至今,湖北、台湾等地区仍把张良奉为皮影先祖。三是观音演经说。在北京西派皮影的传说中,观音发现华阴县将有灾祸降临,便现身于华阴县千里之外,以佛光为幕、竹叶为影,立坐于蒲团之上讲经劝善,将华阴县百姓引出看戏而逃离了一场灾难。四是黄龙真人退敌说。黄龙真人在山西被皮影艺人奉为皮影戏神,他是殷纣时期的人物,在为周武王的一次守城战中,以纸糊住城门并点灯晃动影人,使外兵疑心城中兵多将广而逃。
(二)来自历史的考证
若说民间的传说为皮影制造了神秘而瑰丽的历史背景,那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证,皮影的形象和形成过程就更显得丰富而厚重。现今,学界对皮影产生的具体年代总的来看有四种推论:宋代说,唐五代说,汉代说以及更早的周代说。考虑到对皮影影响巨大的佛教文化,一般将起源时间锁定在唐宋之间。康保成先生就从“佛以影说法”的事实,推断“影戏”至少在中唐时期已经形成。而在笔者看来,皮影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产生影响的因素不计其数,无论是不同阶段的经济政治情况,还是当时的物质文化条件,或是外来宗教的传入,都对皮影的形成起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因而,对于皮影的形成还是要多角度地考虑,用发展的思想去看待皮影的形成,从最开始的溯源进行分析,对皮影的形成及形成原因进行更深和更广的研究。
二、皮影艺术的发展与传播
(一)皮影的发展历程(历史脉络)
隋唐时期,因受到戏剧、佛教的影响,皮影的雏形产生。戏剧的多种元素为皮影的产生提供了借鉴参考,比如敦煌壁画中的戏台就与成为皮影戏中的戏台极为相似,台本也在经过提炼和改造后成为皮影剧本的最早的依据,而早期的皮影人物形象则完全脱胎于戏剧人物。
佛教的传入也对皮影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皮影戏属于傀儡戏,傀儡戏与一般戏曲不同,需要有特殊的功能指向,而佛教则为影戏定义了新的宗教功能——“礼佛”与“教化”(这样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影戏对光影的倚重;二是影戏演出与俗讲场景的相似;三是影戏剧本叙事的方式与变文叙事的同构),皮影也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
宋代出现有关皮影的记载。宋代早中期政治、经济的蓬勃兴盛,皮影发展也极其繁盛。加之市井制度瓦解,城市商业和娱乐业的发展让当时作为娱乐形式的皮影在空间上得到拓展。夜市和瓦舍的出现为百姓提供了精神娱乐的场所,使娱乐不受气候影响,方便了演出的进行。由此,影戏的演出场地应运而生,出现了“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等演出情况。如吴自牧的《梦梁录》、洪迈的《夷坚三志》、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等书中对宋代影戏种类、造型、表演及影戏行业组织情况的记载也都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影戏最早的兴盛期的推论提供了史料支持。宋代之后,发达的娱乐业带动各种艺术形式趋于精致和细化,丰富的物质材料和演绎形式让皮影艺术的规模与种类也得到拓展。
金元时期的皮影主要承袭宋代。皮影与木偶剧的演出结成盟姻,两种傀儡戏在“僻壤祈福”的功能上达成一致。明代的皮影发展贡献主要在于传播。随着明代时期的政治中心北移,皮影艺术流传各地并与当地的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不同的皮影流派。清代时,中国皮影发展继宋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就是清代。因为康雍乾时期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娱乐业的发展,皮影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而被请入宫中演出,为皮影的良好发展提供机会。同时,戏曲的较快发展让皮影与戏曲的交流更加全面,受戏曲的影响,皮影造型的程式化和脸谱化趋势更为明显。之后文人的加入让皮影有了雅化的趋向,文本也更加精致和耐读。民国时期,由于内战不断和外敌入侵的原因,皮影发展短暂停滞。1949年新中国成立,因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和扶植,皮影戏短暂迅速复兴。皮影戏班在短时间内达到九百多个,演出内容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产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二)皮影的传播
皮影的传播可分为两条线路,一为内线,在中国地域落地生根。宋代末期,金兵入关,索要大量技艺人北上,由此皮影艺术由一城传向多城,完成了城市萌芽的过程。之后,皮影的传播不断拓展,魏力群先生所著《皮影之旅》中提及皮影传播省份约有26个。皮影传播是双向的,其中不乏大量的交流和当地艺术形式及风格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影戏流派。二为外线,皮影随贸易和文化交流,流传到国外。中国皮影流传到海外可归于三路:一路流传到东南亚,始于南宋时期的海上商业贸易,由海路流传到了爪哇、泰国、马来亚等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当地皮影戏。现在缅甸、柬埔寨、越南也有自己的皮影戏,很可能是受爪哇皮影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第二路是跟随蒙古军队,在13世纪初传到中亚细亚,后又传入波斯并逐渐推广到整个西亚。第三路是到欧洲。18世纪开始不断有欧洲的传教士到中国,并将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品带回去,其中就有皮影。在《电影通史》中,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将中国皮影戏称为“电影的先驱”。
三、中国皮影雕镂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前身——巫术中的最早尝试
皮影雕镂与皮影的发展基本同步。皮影溯源最早可到汉代的巫术,那时,人偶就以镂空的方式出现。这与宫廷起源说中李夫人的故事有一些重合,故已无从判断。但汉代的巫术确实为皮影的产生提供了最早的借鉴。影人也是从巫术中的偶人脱胎而成,通过镂空剪影,透过灯烛使光影形成幻觉。只是当时虽已有此技法,但因其作为古代方士的“专利”,成影技术难以解密,故并没有得到普及。
(二)雏形——因佛教和剪纸的影响启发对光影的需要
皮影雕镂形式的采用源于影戏对光影的需要,而佛教的传入和剪纸艺术的发展更让光影成为皮影不可少的部分。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光与影是佛教教义非常看重的元素,其不仅是佛教说理的形象工具,亦有助于宗教气氛的渲染与宗教精神的传达。唐代的佛教对光影的运用已非常完善,还有一种从西域传入的“法轮灯”(敦煌壁画上,法轮灯为树形,树上生枝桠,枝头上又悬灯,整个灯轮旋转从而形成深浅不一的光斑)在中国民间出现。与“法轮灯”相似的中国本土物件是“走马灯”,走马灯的呈现方式即是对光影的直接运用。走马灯以剪纸为人马的形象粘贴在纸轮之下,通过点燃烛焰以热气驱动纸轮旋转,故人马之形随之运动不停,唐代成为“灯影”。而广东潮州的传统影戏之一就有“走马灯”之称,魏力群先生也在《中国皮影艺术史》中提到可以把自唐代已有的“走马灯”看作影戏的直接来源。
光影在皮影上的运用需要透光性的配合,故皮影的形象会有镂空部分用于光的穿透,形成阴阳对比,这即联系到与纸影戏更为接近的剪纸。同作为民间美术,剪纸与皮影在形成后期都对对方有诸多借鉴。查证皮影人物的形象,其造型方式与雕镂图样方面与同类型人物的剪纸形象极为相似,尤其体现在民间神话人物灶王爷、关公、福娃等作品上。剪纸的剪裁方式对于阴阳形刻的设计为皮影雕镂的方式提供了参照,在剪纸和佛教这二者的影响下,皮影在光影方面的设计更为丰富多样,雕镂方面也更为细致。为了更好地运用光影,雕镂的目的从简单的透光变得造型多元,镂空的形状不仅考虑透光性,还要考虑通过雕镂表现物象,雕镂艺术成为皮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1
>图2
皮影的雏形还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皮影”,它虽讲究光影,有基本的演出形式,但大部分还依附于其他艺术形式,没有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还不具备“皮影的内在精神”。影与戏的叠加并非佛教传播的内在要求,真正催发影戏诞生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与娱乐业的发达,而这才是影戏在宋之后真正成熟和完整的原因。
(三)形成——皮影雕镂艺术
学者大部分推论皮影的形成在宋代,而皮影雕镂艺术的形成也在宋代。正是因为皮影雕镂的完成,皮影才真正独立于宗教和戏曲,成为一种新的独特的艺术门类。皮影之所以在宋代完成,主要得益于宋代商业娱乐业的繁荣发展,使皮影戏的娱乐功能加强,渐渐从宗教功能中走出,皮影雕镂宗教的约束中走出,开始探索自己的雕镂图案、雕镂技艺。同时,发达的娱乐业还为皮影雕镂艺人提供了创作环境和开阔的视野,使他们在不仅从剪纸、戏曲等艺术中汲取创作元素,也根据皮影戏表演的独特性,有了对皮影雕镂的新的要求。从皮影透光性角度看,皮影雕镂艺术不仅在材料上由最早的纸的运用扩展到透明度更好的皮,还研究出一套对于皮质的再加工手艺。而后根据透光程度和雕镂纹样的不同要求,创造出不同类型的镂刻刀具,雕镂的纹样也愈加丰富,皮影雕镂艺术在宋代达到第一个高峰。(图1、图2)
结语
皮影作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的重要艺术类型之一,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元素才形成如今样貌,并与其他民间美术相互联系亦互为区分。皮影雕镂艺术几乎与皮影并行发展,通过对光影的运用和形象造型的具体化,皮影博采众长,形成独特的造型方式且逐渐完善。从汉代的巫术、唐代的佛教传入,再到宋时演绎形式的拓展,皮影雕镂艺术是皮影的造型方式,亦是皮影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