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7S管理提升眼科病房用药安全管理质量
2020-05-12彭雪凌
彭雪凌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眼科, 广东 广州, 510507)
医院的中心药房从收到病房的药物医嘱到捡药、配药、发药再运输到病房,整个流程涉及的环节较多,如何保证药物配送的效率,同时降低给药差错率,是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7S管理最初起源于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项[1]。研究[2]显示,7S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眼科患者因病情特殊,需要准备的基数药品种类较多,而且有些药物需要放在冰箱冷藏保存,导致易发生给药差错,影响正常治疗。本研究将7S管理模式应用于眼科基数药品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月—12月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眼科实施7S 管理模式前科室16种基数药品管理情况。另收集2019年1月—6月实施 7S 管理模式后科室16种基数药品管理情况。
1.2 方法
1.2.1 成立7S管理小组: 眼科全体护士均为小组成员,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护士长负责培训7S管理的具体内容,确保每名护士都能理解7S管理模式的意义,并制定每个人负责分工的区域表格,每名护士均职责明确,每周检查一次自己所分管的药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2.2 基数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S管理的实施:7S管理小组成员对科室目前的基数药品的管理进行现场查检,查检结果显示科室在基数药品的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数药品种类多,未分类摆放;②标识模糊或无标识;③药物摆放的位置不方便拿取;④基数药品设置的数目与病房实际需求不相符;⑤基数药品使用后未及时补充,导致数量不固定。⑥使用频率极少药品未及时取消基数。
1.2.3 持续改进措施:见表1。
表1 7S管理模式用于基数药品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7S管理实施,眼科16种基数药品管理情况,包含未分类存放、基数药品数目不相符、使用后未及时补充、标识不清晰、未放置在安全位置5个部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S管理模式实施前16种基数药品管理中未分类存放8(50.00%)种,基数药品数目不相符6(37.50%)种,使用后未及时补充7(43.75%)种,标识不清晰4(25.00%)种,未放置在安全位置4(25.00%)种。7S管理模式实施后,16种基数药品管理中基数药品数目不相符1(6.25%)种,使用后未及时补充1(6.25%)种,较实施前明显改善。
3 讨论
7S管理法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质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护理质量[3-4]。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护理部对病房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均要求做到“五定”原则:定数量、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定期保养[5],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病房备用基数药品种类多、基数大、高危药品与低危药品混放、临近过期药品未及时替换等情况,护理人员在拿取药物的过程中,容易拿错药物,或者未及时发现药物过期,从而导致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用药是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也是各级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6]。如何杜绝患者用药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药品和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护理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7]。护理管理工作者唯有不断的改进药品管理流程,针对每月药物检查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药品管理环节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才能不断降低药物摆放存在的隐患,从而间接降低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S管理模式下,护士每周对科室的基数药品进行整理,高危药品与低危药品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分开,可以不设基数药的一律取消设置,所有的基数药品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基础上只备用最少数量;对容易混淆的药物的摆放位置进行分格、有距离的摆放,贴上警示标识,并每周在护士的微信群里提醒大家注意区分;科室对因中心药房发放药物错误或患者拒绝用药等原因而导致的基数药品比计划的多,一律不留,全部返还给药房,保证药品基数与科室计划的完全一致。摆放有序的药品能让护士快速的拿取需要用到的药物、提高工作效率,清洁无尘、安全的药品摆放环境,可以让护士更专心于工作。此外,7S管理模式还注重团队合作,护理人员之间互相鼓励和监督,不断提高自我素养,有利于病区基数药品管理的质量持续提升,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