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参与课堂的交际意愿

2020-05-12韩淑娴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受试者意愿

韩淑娴

(龙岩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对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这门课程虽然学习了至少六年,但涉及日常交流还是会叫苦不迭。虽然很多同学四级甚至六级笔试可以通过,甚至作文也写得很不错,但在交流方面却是持回避态度的。这种情况涉及了英语学习一个研究领域,即英语交际意愿研究。英语交际意愿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学习者语言能力很好却在交际时退缩,而有的学习者语言水平一般却利用一切场合与人交流。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已经有20 多年了,但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研究的目地在于:(1)在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这一形式是否对笔者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有促进作用;(2)其课堂交际意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二语交际意愿(本文提及的二语概念限定在英语)的研究始于母语交际意愿的研究,上世纪90 年代中期MacIntyre 及其同事将这一概念运用于二语交际中,并定义为在特定时间与特定的人展开话语的意愿[1]。对于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后来陆续延伸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现有研究发现,自信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因素。MacIntyre 指出交际意愿的实现取决于交际者较强的交际语言能力和较弱的交际焦虑,而这两项就构成了自信[2]。Clément et al[3],MacIntyre[4],McCroskey and Baker[5],Yashima et al[6],Yashima[7]的研究都对此进行了证实。Clément 发现交际的形式、频率和品质都会对英语的焦虑产生影响[8];Cao and Philp 研究发现竞争会加剧焦虑[9];Mac-Intyre 证实失败的交际经验,小组内部的紧张情绪,人数众多都会加剧焦虑[1]。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开始展现。Cao and Philp 提出小组的规模,与交际者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交际意愿[9];Kang 发现安全感,兴奋程度,责任感,教师的支持及话题都会影响交际意愿[10];Clément et al 发现,学习环境,如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会影响交际意愿[3];Saint Léger and Storch[11]Kang[10]都证实学习者更愿意和了解自己语言水平的人交际,不愿意与母语人群用目标语交际。虽然国际上对英语交际意愿的研究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还有学者继续挖掘,并且研究的范围继续扩大,比如土耳其的学者拓展了英语交际意愿的研究对象。Ayfer Su Bergil[12]和Mehmet Asmali[13]也对此进行研究。

国内对英语交际意愿的研究一方面是证实在研究者各自的语言环境下,已发现的影响英语交际意愿的变量同样也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除了MacIntyre提出的金字塔理论[1]的变量外,研究者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学习者的交际意愿也有重大影响。Wen and Clément 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学习者在交际渴望和交际意愿之间还有几项变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几项变量分别是社会情境(social context),性格因素(personality factors),动机趋向(motivational orientation)和情感感知(affective perception)[14]。Cao and Philp 也发现文化会影响交际意愿[9],中国传统文化促使中国学习者在意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因为一,想得到肯定,保持和谐及维护自己的形象和面子;二,避免冲突、受罚、尴尬,被拒绝和被取笑。

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英语交际意愿模式中,社会情境是一个重要变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学习者更愿意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这会让他们有归属感,觉得放松。而小组协作程度与小组表现息息相关,协作得越好就越会产出更多更有品质的语言,从而激发更多的满足感,进而促进更多的互动。Cheng[15],Thein[16],Littlewood[17]都指出亚洲学生偏爱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可以增加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McDonough[18],Fushino[19]指出小组活动中学习者可以降低焦虑并提升自信。另外,小组活动的规程也可以促使小组成员参与到口语活动中[15]。

二、实证研究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实验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其中问卷采用Fushino[19]研究中的最后一个部分即二语小组活动形式的交际意愿调查,共10个问题,参与问卷的研究对象均为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发出问卷330 份,收回319 份,其中有效问卷315份。问卷采用SPSS 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有10 位同学参与,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均参与了问卷调查。实验时把受试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对两个话题交叉顺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录音,分析时将录音转为文字进行编码;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共七个问题,11 位学生,11 位受试者均参与问卷,其中两人同时也参与了实验。访谈因假期限制,借助网络聊天工具完成,因而直接对访谈的文字进行编码后再分析。

三、研究结果

表1 问卷结果各项统计表Tab.1 results of questionare analysis

语交际意愿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虽然受试者对赞同项的选择不够集中,每个选项的sd 值都在0.7 以上,但从各项的百分比和均值来看,选择赞同的百分比还是占绝对优势的。在问卷的十个条目中,第二条“用英语向组员请求帮助”及第七条“在组员非言语行为的鼓励下用英语表达”这两条选择的集中度是最高的,sd值分别为.761 和.770,且都集中在肯定方向;而第四条“选择简单的任务表达”和第八条“表达复杂的意思”这两条是最不集中的,sd 值分别达到了1.087 和1.021,虽然愿意选择简单任务的受试占绝对人数但愿意表达复杂意思的受试人数也为数不少。另外表1 中显示出一点很明显的趋势是每个条目的选项都有受试选择了N 即中立一项,并且选择这一项的人数比例还不少,基本都在20%以上,其中第八条的比例还达到了36%。

表2 和表3 是实验中两个小组表现的对比分析,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因小组协作程度不同,两个小组最终的表现相差较为明显。

表2 实验时间和长度统计表Tab.2 time use and words amount of the experiment

表3 实验小组表达效果对比表Tab.3 Differences of group performance in the experiment

表2 和表3 显示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A 组和B组的表现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尽管其总体语言水平接近,但由于小组的合作程度不同,交际过程中的气氛不同,结果所产生的语言效果差异较大。除了以上表格所列的这些差别,两个小组也有以下三个共同点:一,表达使用的句型,词汇较模式化,不论是组内成员之间还是小组之间表达出来的句型,所使用的词汇和短语都是相似或相同的,甚至他们之间的观点都接近。二,语言储备量少,对词汇的形式,词性掌握不准确;而且当出现停顿和中断时无法用连词或语气词补充也不能很快想到别的表达。三,话题会对其语言产出产生影响,感兴趣的话题会使得他们表达更流畅,所犯的语言错误更少。

表4 是对学生小组形式下交际意愿的定性分析,根据受试者的态度和表述,把影响其交际意愿的因素分为文化,场合和个人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又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具体表现。

表4 访谈结果归纳表Tab.4 Types of factors of the interview

访谈的结果除了表4 所列内容,还有两个方面值得一提。其中一个方面是对于任务难易的选择。访谈中再次提及受试者对于口语任务的难易是怎样选择的,十一位受试者中有八位表示他们毫无疑问会选择简单的任务来表达,因为简单的任务他们才能确保自己有能力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才有信心不会犯错。虽然这是大部分受试的想法,但也有少数受试者表示他们愿意选择有难度的任务,受试1 认为如果有难度的都可以表达的话,会让自己更自信,受试6 和受试7认为有难度的任务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是关于教师。本研究的设计并未涉及关于教师方面的内容和信息,但在访谈中受试者多次提及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受试者认为教师的作用其一是在学生表达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帮助,其二是教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有一小部分受试者认为教师还要在学生表达过程中随时纠正学生的语法和用词的错误。

四、发现与讨论

本研究所显示的结果基本符合已有的对于英语交际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交谈者,语言能力,自信,话题,情绪和情境都是影响课堂英语交际意愿的因素,直接决定了学习者是否参与课堂口语活动。但本研究较为突出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这也就是本研究的发现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本研究受试者所在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这也用实证研究证实了Wen and Clément 的理论[14],并突出表现为小组协作和冒险程度两个方面。

根据Cao and Philp 的研究[9],在中国文化下,小组协作主要表现在小组成员之间愿意分享观点和看法,愿意参与小组活动及愿意频繁交流个三个方面。从问卷结果来看,问卷的5、6、7 三个条目是和分享观点看法有关的条目;1、2、3 三个条目是和频繁交流相关的,9 和10 是涉及到小组活动的条目,本次问卷结果虽然受试的选择普遍都比较分散,但选择肯定看法的受试者还是占绝对比例的,所以可以推断出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参与口语活动很注重小组协作。这也证实了McDonough[18]和Fushino[19]对小组研究的发现。而实验结果和访谈结果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佐证。在实验中,两个小组的表现对比明显,协作良好的A 组产出的语言质量更高,重复和停顿更少,语言错误也更少。访谈中,受试者明确表示很愿意在小组成员面前表达和分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们认为小组协作很重要的方面是合作和共同参与。一位受试者坦言小组只有在协作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更容易达成共识减少冲突从而更顺利有效地完成任务。涉及到小组的任务时,有受试者表示为达成任务的需要可以放弃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让出自己在小组中的主导权。这三个方面的数据综合来看,笔者学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是否愿意参与到口语活动中,是否愿意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协作是一个影响因素。

根据Wen and Clément 的观点,冒险程度主要表现在表达前的准备、表达时不犹豫、对错误的容忍度及愿意表达不同意见四个方面[14]。问卷中第4 和第8条对难易任务的选择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试这都愿意选择简单的任务来表达,可以推断出笔者学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很不愿意在英语课堂上冒出错或者无法表达的风险的。在访谈中,受试者明确表示,简单的任务才能确保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证实了问卷中体现出的学生意愿。对于表达不同意见这个方面,虽然问卷第6 条“愿意表达不同观点”中选择赞同项的受试者占大多数,也就是问卷表达学生愿意表达不同的观点,但实验结果却是与此相反的结果。实验中受试者所用的模式化的词汇和句型这些表达都是他们熟悉的或者来自课本的,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会说错的,他们宁愿选择跟别的同学相似甚至重复都不愿意自己表达出不同的观点,或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型。访谈中对这一点未能进一步确认是本研究的一项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在访谈中对于表达前的准备这一点,受试者作了非常清楚和详尽的表述。访谈的十一位受试者几乎每位都表示他们在表达之前需要做准备。虽然准备的完整程度和方式不同,有的受试者要完整地准备草稿,有的只需要列出提纲和关键词;有的受试者要先写出要表达的内容,有的只在心中默念,但没有受试者表示他们愿意即兴表达。在实验中可以明显看得出没有哪位受试者在表达的时候是没有停顿和犹豫的。对于错误的容忍度这个方面,本研究的结果倒是没有非常明确地显示出这一点,尽管也有受试者(几位受试者都是女生)在访谈中承认如果她们在表达中犯了错误,她们会马上纠正或者求助别人纠正,但也有几位男生明确表示不太在意错误。这个方面也有待深入研究探明。虽然对于冒险度的几个方面不是每个方面都十分明确地显现出来,但也不妨碍得出结论,就是在笔者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上,冒险度也是影响他们交际意愿的一个因素。基于此,一个小组协作性良好而又有安全感课堂环境就成了必要的存在了。

本研究的另外一个发现是Wen and Clément 的理论模式外的因素,即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问卷结果显示,所有的项目的选择中选择“强烈赞同”或“强烈不赞同”的比例比较小,主要是“赞同”或“不赞同”,还有很大比例的受试者选择中立项(比例在20%以上)。针对这样的结果,访谈时再次询问来确认原因,受试者表示,选择中立项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不确定答案,三是还有一部分比较消极,是不在乎。这个结果体现了受试者不愿意表现得强烈,激进,不愿过度表现自己。实验中,受试者发言时也基本上是轮流发言,很少出现抢着发言或争论的场面。访谈中受试者更是表示,如果没有人发言则他们就算很想发言,也准备好了也不会表达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像在炫耀自己,还有一部分受试者表示如果只有自己发言会很尴尬。Xie 也证实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不交际是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20]。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多数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需要一个推动力才愿意参与课堂口语活动中,本文涉及的小组参与的形式对学生的参与是一个助力,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个助力的作用是有限的,鼓励和暗示还是必要的课堂手段。

本研究的最后一个发现是学生对教师角色的倚重。这一点也可以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尊重权威意识的影响[20]。本研究并未涉及任何教师方面的信息,但访谈中有多位受试者坦言教师要参与到他们的口语活动中并发挥影响。本研究的受试者认为教师的作用表现在语言方面和情境方面。语言方面一是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帮助,即在学生表达受阻时予以提醒;二是在表达中出现错误要予以纠正。情境方面就是教师要负责营造良好的课堂表达气氛,以便激发学生的交际意愿。这完全体现了笔者学校学生对权威的尊重,一方面是知识的权威,另一方面是教师这一身份的权威。一位受试者在访谈中直言,她认为只有老师才有资格纠正错误,其他同学的知识水平都是相当的,所以没有资格纠正错误。遗憾的是学生只提到了教师在表达中的作用,没有涉及教师对对表达的评价和反馈,这也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

五、结语

这项研究的本意是探讨小组活动这一形式是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有促进作用,但问卷设计方面没有涉及非小组情形的对比,访谈的问题也缺乏对此的补充,因此研究结果对此项目的虽然得到证实但不是十分有力。另外,小组的规模,成员,组织方式,参与方式等也没有涉及,这也是本研究的片面之处,故对于小组活动对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和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预料结果以外的发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非常广泛。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比较偏向于弱化,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对此了然于心,并且积极避免不利于学生交际意愿的因素,创造出或者发挥有利于交际意愿的因素,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表达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其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受试者意愿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