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细节,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2020-05-11俞翠燕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细节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俞翠燕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对细节进行有效把握,才能更好地构建高效的课堂,为此,教师可以从文本细节、教学细节、学生细节进行分析,以此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细节  高效课堂

细节决定成败,将细节理论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应用在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才能形成一面透视镜,准确检验到教师的授课水平与管理水平。课堂上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反复研读,关注到文章的细节,并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研读和思考,重新设计教学过程,确保条理更清晰,层次更鲜明。只有真正注重教学的细节,教学的过程才能有思想可言,语文学习课堂才能更精彩。

一、把握文本细节

语文的教学过程与文本息息相关,绝不能相互脱离,否则教学便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灵魂。因此教师要关注到教学文本的细节内容,多从词句、思想和情感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把握好词句的细节,导入情境。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词句的学习非常重要,这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领会词句的含义,才能逐渐进入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局部的细读渗透,领会内涵、把握精髓。小学语文选入的文章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都洋溢了人性光辉,阅读起来使人回味无穷。重视品读的过程,深入领会,才能真正读出特殊词句中的穿透力和生命力,从词句感知文章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的用意与情感。

比如,教学《四季》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重视、留意和思考四季所展现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出现在四季的典型事物,以及作者对其进行的描述,如草芽尖尖、谷穗弯弯、荷叶圆圆等,但在描述冬季时却用了“雪人大肚子一挺”,这样的形容与前三者的手法不同。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作者描述冬天时“雪人大肚子一挺”的样子,感受描述的场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后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细节描述上,感受冬天独特的气息与特征。

走进文本中,细读文本的细节,学生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把握内涵的文字,注意组句的特殊结构及用法,真正把握好作者所要表达与描述的用意。

其次,要关注情韵,叩击心灵。在小学语文的选文中,不同的文章从风格、构造、思路以及艺术表现的手法都各不相同,但都是作者风格与内涵的表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这些不同进行关注和收集,逐层加以细致的解读,从中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思想,留下真正的阅读痕迹,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掌握作者表述的技巧,最终直击心灵,写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文章是按照诱敌、带路、歼敌和再诱的顺序进行写作的,思路较为清晰,但学生往往很容易忽略这些顺序。在描述小男孩带法西斯行军路中,对小男孩的动作做了很细致的描述,如用了“一甩一甩”“弯下腰”“踢起来”等词。为了让学生重视这些词的应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有针对性地截取这一段内容,一一演示文中描述小男孩的一系列动作,同时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小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章中的小男孩有不同的解读,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这样的描述技巧加以借鉴和学习,内化为自己的技巧与知识,对学生日后学习非常有利。

二、把握教学细节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高效的教学原则,将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语文性表现出来,同时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完整,学生才能以学习主人公的身份更好地投入其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首先,教师要重视诵读,帮助学生培养语感。诵读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阅读形式,教师要重视诵读环节的教学,并将其作为打开学生后续阅读学习大门的钥匙。诵读的过程非常注重文本的韵律与节奏,学生从中初步感知词语及文章内涵,感受文字的力量,也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通常情况下,教师可通过背景音乐等方式配合学生进行阅读,使其更好地与文章进行对话,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应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文章中小金花得知母亲牺牲后,内心交织着悲痛、仇恨与爱的怒火,形成对敌人的憎恨,所以学生读到“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一句时,根据文字的应用与描述及情境氛围的渲染,要读出小金花的心情。而在其转向与志愿军的对话时,却落泪了,同样有一段与之不同的描述,这样强烈的对比不仅仅是人物个性的体现,也与当时的情境相关,在阅读中学生先要读懂内容,才能配合情感进行诵读,产生新的认识与感受。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理解和消化的时间,确保其与文本之间进行亲密的接触,真正领会后才能把握阅读的语气和情绪,真正将文本人物的心声用正确的情感诵读出来。

其次,教师要关注对话,为学生打开思维,形成思维的碰撞。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绝不只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主体,而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予以学生充分学习和表达学习感受的平台,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细节,提供给学生各种词语比较、仿句训练、课堂辩论以及角色扮演的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终提高理解能力,提升思想认知。

比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对船夫驾驶技术的描述上有很多细节,如船夫的动作“左拐右拐”“平稳地穿过”“急转弯”“速度非常快”等。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会质疑“平稳地穿过”和“急转弯”等词语的应用是否产生矛盾,面對这些质疑,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描写不但说明船夫拥有高超的驾驶技术,还表现出当时欢快的场景。学生把握了这些细节描写所要体现的内涵,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和情感去主动联想一些场景,如描写威尼斯旅游的场景等,如诗如画,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发现语文之美。

第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确保学生能将知识学以致用。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鉴于语文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真实体验,使其与书本知识深入融合,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

为此,教师可以特意为学生设计如解说员、演讲家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身的想法。比如,在口语交际板块,要求学生“听故事,讲故事”,以有趣的动物作为讲故事的话题,学生可以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描述动物的特征、性格特点以及结合自己的饲养故事进行探讨,互相交流讨论结果和感想。每一次的演讲、表达和锻炼,都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把握学生细节

学生应该成为现代化教学课堂上唯一的主体,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目的为主,关注学生的学情和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开导和解决,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最终全面提升自我能力。

比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文中描写的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人物,要把握好这一人物形象,教师要注重文本的细节教学,让学生从文章字里行间中感受到闰土的独特之处。但是在阅读到“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时,教师提问学生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学生都陷入了迷茫。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反应来调整教学方式,如上述的外貌描写实际上就是对闰土生活环境和个性特点的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思考戴着小毡帽,长期生活在农村环境下的闰土,由紫色的圆脸想象闰土经历风吹日晒而显现的健康肤色,联想到他是一个经常劳动且能干的孩子。这样对人物的理解就更形象和具体,对文章表达内容的解读也有了更多的启发。

教师还要关注弱势的学生群体,营造百花齐放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应争取百花齐放的表现,所有学生都要学有所成,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细节着手,创设情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针对课堂上较为沉默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而对缺乏专注力的学生,教师则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落实好学生知识积累的细节,培养其兴趣。

总而言之,小學语文知识的很多细节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细节教学本身属于一种存在形态和缩影,但教师只有从教学的文字、词汇甚至标点,以及自身的行为用语的细节之处予以重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高效教学课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顾铭瑜.注重教学细节,打造高质量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8(22).

[2]魏静亚.注重细节,夯实写字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9(22).

[3]徐志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细节处理[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4(4).

猜你喜欢

细节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