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05-11刘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倪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当作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加强对阅读的重视,挑选合适的阅读内容,潜心研究,不断改进阅读教学策略,努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有效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价值;立德树人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都被当作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初步树立人生价值观的小学阶段,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笔者将从阅读教学的意义和操作策略的层面进行探究。

一、在小学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有“立德树人”的意义

1.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要求

“立德”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一词见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的“德”是“大德、功德、私德”的总称,立德就是要在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塑造青少年道德品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在教育教学中贯彻这一根本任务,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型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说:“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2.语文教育有“文以载道”的天然优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经典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理念,不管是古诗词文还是现代的经典作品都是如此,阅读这些作品,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价值,接受其道德感化。语文课堂是一个言传身授的道德场,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的教育。课堂不仅仅要用教学内容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更是一种教育。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是初步树立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观需要外人的引导和帮助,作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这一任务,而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阅读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育中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语文教学中的“文以载道”使其具有天然的优势,而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立德树人”呢?笔者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立足教材,立德树人

对于小学生而言,“立德树人”的源头在于教材。语文教材中所选取得例文,都是经过专业人士挑选的,极其经典的文章,都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承载着小学生所需要的“德”,也就是“文以载道”。小而言之,从这些文本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即“腹有诗书气自华”。大而言之,这些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和理想。例如,在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学生可以领会到作者与残疾作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髓;在阅读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会了谦让;在杜甫的《春望》和陆游的《示儿》中培养了爱国情怀;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回望自己的家园。

教材在编写时,就已经将同一主题编到了一个单元,所以,在课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不仅仅是利用参考资料对阅读文本进行读解,更应该对教材进行研究,对同一主题的文章内容进行整合,类似的问题进行对比,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深入研究就是要挖掘出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突出这种情感价值,从而突显“立德树人”。

例如,教材《钓鱼的启示》,如果教师不深入研究教材,仅停留在字、词、句上面,学生是很难理解文章的中心“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艰难”。又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表面上是对杨梅的描绘,表达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教师研究文本,挖掘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在“杨梅”前面的“故乡”二字上,让学生不仅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更应该读出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托物言志类的文章都可以放在一起对比阅读。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外阅读,迁移补充

语文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除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之外,还更应该促使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课外阅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发挥好课外阅读教学的作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更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首先,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情感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应将还处于学生时代的读者放到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当中去,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所以,教育者在选取课外读物时应注重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的文化科学知识,选择好学生的共鸣点,让学生主动地敞开内心的情感世界,被文中的内容所吸引、鼓舞、陶冶、教育,自动调整自我情感外部世界的协调与融合。从而实现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实现自我的情感内化。

其次,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渗透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变成纯粹的道德说教,显得苍白无力。笔者所在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都开设一节阅读课,由教师精选一篇文章推荐给学生。有时让学生自由阅读,独自去领会,有时是教师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去感悟,去讨论交流。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语感,陶冶自己的情操。

开展课外阅读,要选择阅读的情感切入点,以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需要。比如,在亲情系列阅读中,笔者曾选择了《疯娘》一文,推荐给学生。“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最容易打动读者,引起共鸣。学生在听完文章后,当时就有不少人流下了眼泪,那次的读后感也是写得最精彩,同学们都在读后感中回忆起了母亲对自己的点点滴滴,原本是“厌烦”的母亲的唠叨此刻也变成了暖暖的爱意,调皮的孩子此时也成了懂事的乖乖仔,字里行间都抒发了对自己母亲的浓浓爱意。可以说这次课外阅读的教学的成功就是因为选择了非常合适的情感切入点,文本的情感洗涤了学生的心灵,与其内心的情感产生共振。

第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新设计问题,引导出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会出现情绪化、随意性,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阅读问题来引导。此时的阅读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灵活多变,不要始终为考试服务,应该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情感价值内容融合到阅读问题中去,从而达到“情感价值”的目标。例如,在三年级进行《伊索寓言》的阅读教学,这本名著是按要求推荐给学生的,故事比较浅显,但是学生容易泛泛而读,不得要领,或者是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必要的引导了。在引导学生阅读《龟兔赛跑》时,如果就是提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毫无兴趣,即使得出寓意,那也是游离在他的脑海之外的,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笔者预设的问题是续写寓言,题目是《龟兔赛跑之二》。学生的兴致高涨,跃跃欲试,很快成文。多数学生都写到兔子在第二次赛跑中吸取教训,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这是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设计问题,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让他们读懂了原文,培养了他们做人要“谦虚,认真”的品性。

三、結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希望能在阅读教学中潜心研讨,正确的引导,用优秀的阅读内容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培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阅读的层面浅探及操作策略[J].江苏教育,2007(9):10.

[2]康菊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旬刊),2017(23).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