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
2020-05-11张能
张能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是重点教育科目之一,能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奠定基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德育观念有效地渗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充实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培养高尚的个人素养。为此,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使学生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使其人格得到更好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树人;德育渗透
当前形势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被教育部门广泛推行,在现代教育中,将立德树人贯彻渗入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有利于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同时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学会为人处世,进而提高其综合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小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学校应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实践展开德育,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塑造小学生的良好三观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未成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个人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为人处世,从小养成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规范和约束小学生的行为
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幼儿过渡到少年的重要时期,此年龄段的小学生还不能对自己进行很好的管束,行为缺少一定的自律性。其破坏性较强,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对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未能做到妥善处理,生活上还无法完全自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立德树人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素养,使其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在学习方面学会独立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系
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相比,对小学生的管理方式较为繁琐,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其对校园的管理制度不够明确,进而导致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小学生存在不遵守校规校纪等现象,立德树人观念的渗透,有助于小学生明确校园以及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级成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使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能成为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立德树人理念渗透
(一)挖掘教材资源,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明确实施工作的目标,引起学生的德育意识。然后,合理将立德树人渗入到语文的课本知识中,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挖掘出来,使其更好地渗入到语文教学中。例如,“黑”字出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雷雨》这一节课的生字学习中,因为它的笔画有些复杂,教师除了在课堂中跟学生解释它的字面意思也就是颜色之外,还可以适当地利用周围的生活环境拓展,让学生对这个生字有更多的感受:
师:这个‘黑字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我见到的它的时候是春暖花开的4月份,它的样子很大,而且是黄色的,你们见过它吗?
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教学楼二楼,还挂着呢!
师:你知道这条横幅的意思吗?
生:校长的周一升旗开会的时候告诉我们,是扫黑除恶的意思。
可能有些老师或者家长会认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并不能理解“扫黑除恶”的真正意思,所以把这个课例引入课堂,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其实,随着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以来,教师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添加一些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增长一些生活上的认知,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知识有更多的掌控力。
(二)加强阅读指导,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对于小学生的年纪来说,他们不管对生活还是学习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好奇心和想法。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入手,积极转变传统的“包办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整合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来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体验,拓展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篇课文叫《给予是快乐的》,内容简单却感人至深。课文里面说,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漂亮的汽车做圣诞节礼物,然后他发现一个小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在我们正常人的观念里,肯定是小男孩非常喜欢这辆车,但是他的回答是“我希望自己也是这样一个可以送给弟弟漂亮的、他不用花一分钱的汽车”,然后,他坐上这台车回了家,希望保罗在门口停一会,我们又要開始想了:炫耀是孩子的天性啊,难得他这么高兴。但是他抱出了自己的腿有残疾的弟弟,想让他体验一下坐新车的感觉。在这个晚上,他们三个人都过得无比的快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想,将这种德育的方法以点滴的方式慢慢的渗透。
(三)精心设计作业,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达到更大程度的理解和掌握。而通过精心设计之后的语文作业,也可以实现课堂上的德育教学功能。比如,小学生到了六年级以后,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教师可以将课文《灯光》学习后的感想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来引导他们完成:郝副营长在看到书上的插画以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学习,该有多好呀”的感叹,这个时候和记者谈论未来的他是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想象的,为了这份未来的美好,他义无反顾地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战友照亮了胜利的道路,也为孩子们的未来照亮了道路。同学们,有理想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希望将来长大了当医生救死扶伤,做律师为正义而战。这些理想会不断驱使着我们拥有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精神。
三、结语
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和内容,必须要立足于语文课本内容,从教学内容出发,积极挖掘和引导其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获得充足的精神养分。
参考文献:
[1]古质禄.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魅力中国,2019(51):340-341.
[2]缪文明.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软件(电子版),2019(11):136.
[3]胡群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