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2020-05-11李晓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5期
关键词:学习困难尊重德育

李晓娴

【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班主任老师在德育教导的过程中没有抓住德育的工作重心,班主任应该明白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学习困难,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赢得学生的尊重。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学习困难;尊重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发生变革。从以往的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逐渐变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生活当中。班主任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和做人,培育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鼓励学生敢于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首先,作为班主任,应该十分了解和清楚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地让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定差异化。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定的研究,从而实行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计划。班主任通过和学生交流可以及时地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了解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班主任应该用“爱”的方式去教导学生,以此来获得学生的尊重,这种方式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采纳。有些学生会遇到情感上的困难,班主任更应该作为母亲的角色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帮助,引导他们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在学校就是每个学生的母亲,通过及时地观察学生状态,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应对突发状况,防患于未然。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现阶段的学生处于比较爱玩的一个阶段,难免会调皮捣蛋犯错误,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营造出良好的班級环境和学习氛围。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班级制度让学生严格执行,还可以培养他们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意识。通过分析每个学生不同的特长优势,以投票的方式选出管理班级的班干部,有利于培养学生营造良好得学习环境。通过班长或者是学习委员带动全班学生进行课后学习,问题解答等等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创造良好得学习环境,并实现自我管理。

随着互联网得高速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学校实行的网络课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很多学生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互联网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是网络学习也显现出一些弊端,如,一些学生现阶段还不成熟不能辨别网络的是非,容易受到有些人的错误引导和引诱,导致经常犯错误。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发挥网络教学的正确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设置群聊,让班级的学生进入到群里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可以寻找一些趣味性较高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视频让学生观看,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得兴趣。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创造了健康得互联网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师更好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关怀人格,传遍正能量

教师除了对学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道德,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用心得去教育学生。教师应该把所有的学生都当成是自己得孩子,经常和他们沟通交流,让学生认为老师是自己朋友。教师对于学生最好的状态来说便是亦师亦友,在课堂上,老师便是传授知识的师长,在生活中,老师便是朋友。教师应该经常去陪伴自己得学生,和他们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往往有一部分教师容易忽视了对差生的教导,这些老师会把更多的重心放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老师在德育开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区分优差生,这样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应该明白班级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对于后进生更应该用更多的爱去教育和鼓励,让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而不是对这些学生放任不管或者是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四、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在教学得过程中应该不断地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创新更多的德育方式。如,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可以通过设立故事得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导学生爱国爱家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扮演文中狼牙山上的五名壮士的角色,让学生表演在“跳下”悬崖之前大喊“打倒日本帝国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感受到这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通过这种表演方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这些民族英雄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放弃自己生命的伟大精神,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通过让学生表演故事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要传授的道德精神。

五、一视同仁,不抛弃不放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一视同仁,对待所有的学生都按照统一的规章制度,不偏心某个学生,不特殊对待某个学生,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班级的整体发展。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指导班上调皮捣蛋犯错误的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者必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点,仔细分析他们犯错误的原因,通过沟通交流提出妥善的解决,并把学生调皮捣蛋那种性格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到学习的方面上。

德育工作说到底就是道德的教育,是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之一,教师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传授。老师必须要有耐心去教导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一个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教师引路者,指引学生走向更加光明的道路,让祖国花朵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崇静.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激励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4):100.

[2]周明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4):151-152.

[3]张亚莉.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87-188.

[4]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3):7.

[5]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89.

猜你喜欢

学习困难尊重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