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一年级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探究
2020-05-11曾燕红
曾燕红
【摘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诠释了乐学的重要性。对事物的兴趣是推动人探究新知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钻研教法,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打造灵动的教学课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兴趣;情境;素材;游戏;实操
课堂是启发学生智慧的场所,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把场所打造成璀璨生辉的原材料。人对感兴趣的事物特别敏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积极和愉悦,“乐学之下无负担”,就是道出了其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化身成为讲台魔术师,及时把握时机,挥动手中魔术棒,打造魔力课堂,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为后续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借助生动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新课学习的助推器,教学的导入是打开助推器的密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导入的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艺术技巧,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才能有效开启通往新知学习的大门。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区分基数和序数,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景:今天老师介绍一个可爱的小朋友给大家认识,因为他脸圆圆的,身体胖胖的,又特别能吃,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圆嘟嘟”。一天,圆嘟嘟和同学去麦当劳吃汉堡包,他吃了一个,没吃饱,又吃了一个,还是没吃饱。这样,一连吃了4个汉堡后,他才摸摸自己的大肚子,满意地说:“可算吃饱了,原来要吃到第4个才能吃饱,早知道我只吃第4个就可以了。”同学们,你们认为圆嘟嘟说得对吗?4个和第4个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你有什么想法?这样,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及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他们注意力集中,积极举手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成功地为新课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深入挖掘,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善用巧妙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充分挖掘学科素材,借助学生学过的语文经典古诗,巧妙地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伊始,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在语文课上,你们刚学過一首有趣的古诗叫《一去二三里》,现在请大家一起背出来给老师听听。一开始,学生有点懵了,怎么上起语文课来了?但很快积极性就来了,(齐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表扬学生的同时,老师接着问:这首诗里面藏着一些数学知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师:是的,诗中藏着数字,1,2,3,4,5,6,7,8,9都是我们认识的好朋友。但诗中也有一个我们还没有认识的数字,它是谁呀?(1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数字朋友“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思维的局限性,开拓视野,适当借助学科间的联系,深入挖掘各类信息,创设各种条件,吸引学生,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三、巧设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德国教育家W·A·拉伊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乐于游戏是人的天性,而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堂活动,不仅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自由及有趣的学习环境,借助游戏的魅力,还有效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由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原因,注意力缺乏持久性,面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枯燥乏味的计算题以及考验思维的解决问题时,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样的状况,用心设计和教学知识点相匹配的教学游戏,能起到激发兴趣、活跃气氛、画龙点睛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解决问题例7》时,我开展了一个“小萝卜抱一抱”的游戏:请10个坐得最端正的学生来当小萝卜,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念咒语“走、走、走!”老师说走动,小萝卜就走起来,老师说几个(10个、5个、3个)小萝卜抱一抱,大家就几个人抱在一团。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玩得特别开心,既考验了反应能力,又增强了合作意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个为一组的思考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为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一年级小学生对于花样繁多的事物,比较难记忆,而且容易混淆。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由于人民币的种类较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逐个认识和记忆,但如果通过一些有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环境中引起思维的碰撞,就能快速地加深理解与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营造了一间“购物小商场”,充当售货员,摆放了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小用品、学习用品等,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多一些”或“少一些”的提示,让学生“猜价格竞买”。竞猜对的,学生就拿出相应的“人民币”学具进行兑换。当学生熟悉玩法后,增加难度,购买两样或多样物品时,要给出准确的钱数。学生兴趣盎然,踊跃参与到游戏当中,整个课堂表现气氛浓厚。这一游戏的设置,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物品的兑换中,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和使用意识,有效地把数学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成为有价值的数学,加上难易程度的不同,照顾了多层次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四、与“动画”明星伴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即教师要宽容有爱,投其所好,在性格上适当增加一点童趣,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成功打造有效课堂。一年级的小学生特别喜欢看动画节目、动画绘本,听有声图书等,里面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是小朋友日常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上课时,我总喜欢把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小猪佩奇、喜洋洋、巴拉拉小魔仙等,请到课堂中来,利用它们的可爱有趣、机智勇敢、诙谐幽默,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学得轻松、有效。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一课时,通过创设小动物坐车到郊外秋游,上车就用加法算,下车就用减法算,参加游戏时有来的有走的就用加减混合来计算等动画情景,直观地让孩子构建模型,理解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在练习过程中,还请出智慧的化身“喜洋洋”来“考考你”,成功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考。
五、实践操作,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坐不住,停不下,特别是一双小手总是按捺不住,到处乱摸。针对这些特性,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积极发挥数学学具盒的作用,每堂课都想方设法的创造条件,设置平台,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专注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效解决了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如,在教学《9的组成》一课时,我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好9根小棒,提出:如果把它们分成两分,可以怎样分?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独自探索出不同的分法后,交流、归纳出“9的组成”,从而体现成功的快乐。又如,在教学“7加几”时,先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摆圆片,右边摆7个0,左边摆6个0,操作完成后,提出问题:一共摆了几个圆?教师不急于揭示答案,而是给学生一个思索的空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形成知识表象,由“物化”的过程转化为“内化”。接着,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摆的过程和结果,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的。
教师是学生重要的引路人,特别是对于刚开启一段全新旅途的一年级学生。一堂好课的设计,无不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聪明才智,只有努力做一名有创新思维的教师,设计出妙趣横生、充满挑战的数学课堂,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那么将推动其不断地去发现和探索数学的无限可能,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突破。
[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ZXDY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爱华.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金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游戏教学法[J].新一代,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