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探索

2020-05-11贾宗琴

考试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而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备促进作用,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把静态的知识采用动态的模式展现出来,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具备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在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的时候,还能扩宽他们的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内,这是现阶段教师应该重点考量的问题。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尽量从课前、课中和课后来进行优化处理,借助信息资源,完善整个教学框架,保证小学生对于文本知识有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 现阶段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不足,导入效果堪忧

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没有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随意地选择教学内容,盲目地从互联网上下载课件,这样无法保障教学的针对性。例如有的教材是部编版,但是课件上的内容却是北师大版,整个教学的进度和内容同实际相互脱节,使得课堂导入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频繁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当网络资源在带来便捷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若教师无法处理好资源同课堂教学的关系,会使得学生对此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当下,部分语文教师实行微课教学的时候,缺乏对内容的整合能力,这让整个教学体系过于分散,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网络查询答案,无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讨论的空间,这不利于培養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追求“外在美”,缺乏感染力

要知道,信息技术只是一项辅助性的设备,借助音频、视频等功能,为学生创设更为真实的教学情境。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追求“外在美”,缺乏感染力,当课件内容向着音乐、艺术性发展的时候,会让整个课堂显得非常的形式化,不够真实,而且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无法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后的追进效果不明显

当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让他们上网查询重点资料,并未对查询内容进行细致划分,浪费学生网络检索的时间。而且在课后作业的检查中,没有利用互联网进行及时的评价,这样就会导致课后教学效果过于低下,无法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框架。

二、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因材施教,完善信息化课堂导入工作

课前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和文本之间搭设桥梁,利用幽默语言,让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信息化课堂导入中,主要体现“兴趣”二字,只要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理,那么这堂课才算是一个有效的开始,感到知识的趣味性,愿意参与到其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大多是以形象思维来看待问题,如若是过于复杂的字体,在理解的时候会显得比较苦难,所以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工具,将抽象的汉字制作成为简单的图示,便于学生认知和书写。课堂导入的时候,基于信息化基础上,利用游戏识字来完善相应的导入工作,利用看图猜字、形近字辨析等形式。教师制作课件以前要了解汉字的结构,总结了书写规律以后,展示汉字的特点,如“水”“树”和“山”这些汉字的时候,大屏幕上展现出对应的图片,当他们在观看这些图片的过程中,猜测时会显得更加简单。形近字辨析,主要是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强化学生的记忆,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识字规律,以“渴”“喝”为例,它们在字形上存在着诸多的相似点,但是在本质上,两者的含义不同。实际操作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人正在喝水的画面,将“喝”字罗列在旁,不断闪烁,使得学生明白,任何生物喝水时,都要用到嘴巴,所以左边是“口”。接着屏幕上是“渴”,一个人正在四处的找水喝,利用颜色将“渴”偏旁区分开,结合语境来解释词义,从画面到字形,再到辨析,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他们想要识字的欲望。同时,基于混合式的信息化下,利用教学App来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适当地为学生发布一些任务清单,当他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也能初步理解到汉字的设计过程,并且为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优化信息资源,鼓励小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发现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大多是体现在中高年级的写作方面,当学生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会受到影响,这时候教师借助信息资源,将复杂的逻辑点进行逐一细化,以此来推动写作教学的顺利实施。一方面,教师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处理,在整合和筛选了相关的资源以后,为学生创设共享平台,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主要是收集写作素材。将这些素材进行划分,按照素材积累、作品分析等进行优化排序,秉承着因人而异的原则实行线上和线上的交流。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写作教学,采用仿写、扩写等形式,主要是鼓励小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寻找一些文笔好、质量高的网络文章,要求学生阅读、领悟,思考这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手法,然后按照整个文章的框架,自己动手实践,强化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例如,为学生布置一些命题作文“我眼中的夏天”,选择的素材是“彩虹”,这时候从网络上筛选相关的图片、文字来制作成为幻灯片,顺便将雨后彩虹的视频上传到资源库内,课堂上提出,让学生回忆夏雨时的情境。再者,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问题,发散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雨后,校园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快要夏雨的时候,你做了什么?”当小学生在真切感知的时候,既能丰富他们的个人情感,还能从中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掉的点。信息化下课堂写作教学,为他们的自主性写作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减少了传统化习作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让学生更为自由地去阐述自己的观点,确保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发展。

(三)创设情境,强化课堂教育教学的感染力

借助信息技术,将声音、图片等现代化教育形式都结合在一起,用于诠释和完善整个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充分理解到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往往会给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对于事物也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虽然小学语文的知识比较基础和简单,但是针对一些学困生而言,仍旧不好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会阻碍教学工作的实施。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情境教学,以《观潮》一文为例,这是一篇以景為主的文章,句子和词语非常优美,尤其是在涨潮的时候,将整个钱塘江的景色描写得非常的真实、生动,给人一种身临情景之感。可是如若是采取以往的阅读教学,大部分学生并未见过真实的钱塘江,所以无法理解“潮来时”的具体情境。对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图片功能,让学生对这些陌生的景象有更为直观的影响,播放视频的时候,亲眼观看到波涛汹涌的潮水,在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基础下,让学生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去进行现场介绍,注重对词汇、句子的表达。要想确保小学生的头脑中具备一个完整的框架,就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分析和探讨课文的结构,理清思路,特定的情境下去理解这些句子,对于钱塘江涨潮前、中和后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这样也能为他们主动学习文章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针对一些说明类的文章,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辅助设备,将地球表面的图像以及一些自然景观展示给学生,提出一些合适的探讨话题,尽量结合现实生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时候,也能赋予他们更为真实的感受。

(四)借助信息技术,做好课外的延伸工作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主要还是以实际教学为基础,它的“综合性”覆盖范围广,不要局限在某个层面内,而是利用网络的优势性,对重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第一,分组活动,各个小组成员借助已有的资源来确定任务,有的学生利用网络查询重点资料;有的学生制作手抄报,还有的学生制作网页……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优势性来分配与之对应的任务,围绕着相关话题去合作。假设某位学生的近日沉迷网络,学生成绩下降,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他利用电脑去收集和整理材料,并且帮助其他学生,从这次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次事件,组织一个辩论活动——“如何正确地使用互联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网络的信息情况,认识到它的多面性,真正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时候,懂得如何从辩证的层面去看待问题,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信息化下的新型评价策略,利用云课班App,将学生的资料放置其中,设置一些开发性质的题目,当学生完成以后,按照测试结果,对学生的知识层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利用这一App还能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减负,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三、 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项现代化新型设备,具备极强的优势性,但是教师要意识到这只是一项辅助性的手段,不要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基于当下的学情,主动去分析和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真正将它的优势性体现出来,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丁莉霞.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91.

[2]徐飞飞.小学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44-45.

[3]崔文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J].新课程,2016(3).

[4]朱国艺.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6.

[5]冯建芳.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6(9).

[6]张红玉.信息化条件下微课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积极效应研究[J].中华少年,2016(28).

作者简介:贾宗琴,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丁家沟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信息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