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如何更迷人
2020-05-11蔡水英
摘 要:叙事性写作在基本的叙述完整、思路清晰、句子通顺的基础上,要想进一步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需要在主题、情节、内容、结构、手法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主题;矛盾;情理;陡转反差;铺垫渲染;叙事节奏
七年级训练最多的是叙事性的文章,把事情叙述完整,思路清晰,语句通顺很多同学基本可以做到,但是文章从总体上缺乏艺术的魅力,很难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到底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更加迷人呢?我们希望借助例文鉴赏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 叙事要围绕明确的主题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章的立意问题,这是写好所有文章的重头戏,要先想清楚你想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事情,想表达什么,为什么写这一篇文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想收到什么效果。王夫之说:“文章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杜甫说:“千古文章唯称意,再无余事可参量。”可见明确的主题对一篇文章多么重要。如果下笔之前没有确立好主题,那就无法对作文做全盘考虑,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何主何次,哪些详哪些略,就缺乏考虑的依据。有人说:“每一种花总要有自己独特的色和香。”即使是平凡的小事也能小中见大,蕴含深意。一般来说主题要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等;或者表达个人感情。一件事无论长短,都要带有一定的方向性,体现着个人独特的思考和体验,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给人以启示,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不能作为文章的素材。
《邓稼先》就是把主人公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叙述他对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的贡献,并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高度赞美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和忠厚朴实的伟大人格,他就是我们的精神楷模。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故事情节简单,但意味深长,告诉人们不要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作者也是通过书中不同人物的描写,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劝诫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敌要狠,除恶务尽,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孙绍振主编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就明确以内容主题作为单元文章组合的依据。一篇文章先确立了深刻、新颖的主题,其他的对于文章的加工才有存在的意义。
二、 叙事要有矛盾冲突,情节一波三折
曹文轩说:“现在中小学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平铺直叙。”要避免平铺直叙,就要不断制造矛盾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莫怀戚的《散步》如果只是写一家人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在田野里散步,显得其乐融融,和谐幸福,恐怕不会成为经典。原因就在于设计了一个矛盾分歧,到底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我”孝敬母亲决定走大路,但是母亲疼爱孙子决定要走小路,在选择中引出中年人身上的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每一件事情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不断发展,而且矛盾冲突解决的过程总是会遇到障碍。白蛇非爱许仙不可,法海非来干涉不可。一个矛盾冲突解决,接着又来一个从而形成波折。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是三次矛盾冲突,唐僧师徒必须借扇才能过火焰山,罗刹女记恨孙悟空坚决不借,孙悟空三次借扇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借到了真扇,矛盾最终得以解决,故事结束。整个过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特别吸引人。蒲松龄的《狼》一开始就点明了矛盾的敌我双方,屠户从防御到丢掉幻想投入战斗,最后在打麦场里故事达到高潮,尽管两只狼还懂得相互配合诱惑屠户,但是最终都被屠户杀死。这是一场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让读者一开始就为屠户捏一把汗,所以情节引人入胜。《三国演义》中刘备去请诸葛亮也是“三顾茅庐”,在波折中显示刘备的求贤若渴。如果写一节语文课,这节课一定是发生了令人难忘的事情,解决的过程很特殊,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平常的一节课,可能写不出精彩之处。
三、 叙事中蕴含真情
在叙事中,感情自然流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沉浸于作者塑造的情感美的意境中。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冰心也曾经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寄予深情的叙事也最容易打动人。要表现文章的情感,可以以小见大,用细节传情,用典型事例展示情感,用景物传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借父亲爬月台的细节来展示父子情深。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在典型的事例中抒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冰心的《荷叶·母亲》借景抒情,作者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书写心中的感触,歌颂伟大的母爱,表达了冰心对母亲那种最深沉的爱。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触动了多少人敏感的神经,身患重病的母亲强忍病痛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双腿瘫痪的儿子,并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后来史铁生回忆说,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加倍的,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其实亲情、友情、师生情、思乡之情、军民鱼水情都是写作中常见的话题。琦君曾经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我们的课文很多就是以情感来打动人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 叙事中开掘道理
从生活小事中悟出人生的大道理,这要在前文写景叙事的基础上,抒发自己情感,然后再提炼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紫藤萝,它如瀑布一般流过“我”的心田,带走了焦虑和悲痛,带来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结尾感悟到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是顽强的是永恒的,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停下前行的脚步。郑振铎的《猫》中对第三只猫的描写以及由于“我”的过失造成的悲剧,让“我”的心灵受到谴责,从而告诉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的“我”被困在悬崖上,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下悬崖,让自己有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明白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把困难化大为小,逐一克服,就能走向成功。从每一件事里得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升华文章的主題,让人读起来意味深长。
五、 叙事的开头和结尾要讲究
叙事的开头要引人入胜,好的叙事文章开头就像铺路的基石,一般都担负着奠定整篇文章基调的作用。明代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原文开头写道“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个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这一段描写环境,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而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后首段做了这样的改动“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很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改后的开头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交代一个好人应该具备的品德:慷慨无私,不求回报,开篇即点题,并引出下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有了凤头,还要有一个豹尾,就像我们看电视剧一定希望有一个圆满大结局。文章最常用的结尾方式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等,但是使用陡转和反差的手法最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叶圣陶在《怎样写作》一书中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语音,那才是好的结尾。”莫泊桑的《项链》的结尾是玛蒂尔德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那挂项链是假的,最多值五百法郎,情节实现陡转,这个结尾出人意料,激发人无穷的想象,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余味”“语音”大概就是指这样的情形。寓言故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叙述了赫尔墨斯想了解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当他得知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他心想自己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没想到得到的答案是,如果要了那两个,这个是添头,白送,与前文构成了巨大的反差,强化了文章的讽刺意义,赫尔墨斯爱慕虚荣又不被人重视的形象跃然纸上。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让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仔细品味,又在情理之中。
六、 叙事要做好铺垫渲染
铺垫渲染就是主人公出场前,主体事件发生前,用大量的笔墨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创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孔乙己出场前先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人物群像:曲形半人高柜台,站在外边喝酒的是短衣帮,踱到里面要几碟菜慢慢喝酒的是长衣帮,我是专管温酒的小伙计,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故事发生的场所,观察的视角,主人公孔乙己的与社会格格不入以及最后的死亡都有了着落。
《愚公移山》文章开始就指出太行、王屋二山方圆七百里,有万仞高,愚公也将要九十岁了,路途遥远,工具简陋,这一切的困难铺垫都是为了突出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也为后文愚公的行为感动天帝,让夸娥氏二子背走两座大山的结局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七、 叙事要把握住节奏,张弛有度
故事之所以迷人,空洞无物自然不行,很多时候,故事的发生都是瞬间的,三两句话甚至一句话就把它给说完了,怎么办?金圣叹提出“急事要缓写”,需要慢下来,缓一缓,任何一段故事情节都有他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高潮不是凭空来的,寂然便住的,这也是符合读者审美需要的。
当然想把故事写得更加迷人,还有很多的技巧,比如可以适当地穿插,使情节更加丰富,也可以使用对比或者衬托的手法,使主题更加突出,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和合理的叙事顺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我们根据主题的需要灵活选择。
作者简介:蔡水英,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