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觉训练进阶教程》的 艺术性与实用性

2020-05-11王安潮

音乐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高教程艺术性

王安潮

社会音乐教育一直是教育管理中常被忽视的部分,所以,有人将其比喻为野草,或无序疯长,或无征兆地衰微。虽然它们常为社会音乐团体自我管理状态,但由于它们渗透到社会基础教育的各个角落,因而它们又在国民素质的提升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科学、规范、有序、可控地发展社会音乐教育?尤其是它们多为应用型课题,在近20年来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重视,甚至作为硕博士论文和专著的选题。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音乐教育因其利益丰厚而一直以来成为各方争分的蛋糕之一,但抢占利益带来的惡意竞争,使得社会音乐教育陷入了漩涡之中,混乱无序,方向迷失,低层次性,恶性循环,很多家长和琴童都觉得这是鸡肋,参与的积极性也在逐渐衰退。目前所见的弊端有很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教材问题,仅以考级曲目为其坐标。它们多缺少规划,各家标准不明,还相互拆借,技术性、艺术性不明,甚至还缺乏实用性,多是东拼西凑之作,尤其表现在听觉训练的教材上。在表现形式上,有的直接选用大学里的视唱练耳教材,有的则是简单化的随意编写。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国外成熟的教程,并进行切实地针对性地推进,是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目前快速解决矛盾的可行性形式之一。日前出现“英皇考级”丛书之一的《听觉训练教程》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享有国际声誉的知名教育家[英]保罗·哈里斯和[英]约翰·莱内翰编著,由国内资深基础音乐教育者周诗蕾翻译,并由乐于担当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刊印发行,出版社的周松、穆杉杉等,在出版之后还组织国内外的专家进行面授,先将教师加以系统化有效使用地培养,力图使教材可以发挥最大效能。武汉音乐学院黄茜副教授所带的研究生段旭,还将“英皇考级听力测试教学体系”作为学位论题进行辨析,从而将这套书推演到学术思辨的层面。本文将以这套教程所隐含的艺术性、学术性进行辨析,进而最大化地挖掘其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实用性,从而为相关的使用者所参考。

一、艺术性

有的人觉得社会音乐教育注重娱乐性,意在兴趣培养,是孩童生活的调味品,音乐的艺术性退而求其次。其实不然,越是直接面对大众的艺术类教材就是越要注重艺术性品质,但可以采用相对隐含的形式,弱化技术的表面棱角,运用普适性的方式,将其内在艺术性渗透在教材之中。就像电脑,虽然不要每位使用者了解它是怎么造出来的,科技含量是哪些,但每一台新型的电脑必须是充满科技含量的,否则,它就不能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英皇考级丛书”中的《听觉训练教程》(以下简称《听训》)就是这样一套将艺术性隐含于内的教程,用起来常会使人感到快意,甚至获得艺术性的享受。

一是其表达(express)方式的艺术性。它以进阶的形式将其内容分为8个级别,三册书在封面设计上还给人以童趣,让小孩子一面之缘就会有好印象。它的每一级别开始之处都以“听觉技巧为什么很重要”为设问,这就是在委婉地表达“提高音乐的听觉能力会使你有不断的惊喜”,因为它会使你学习其它技能变得容易起来,音乐表现力、音色的敏感、音准的辨识、记忆力甚至创造力,都会随着听力的提升而悄然发生改变。由此可知,编写者在以由内而外的表达形式上以其潜意识而引导受训者积极地去享受听力训练的过程。

在此观念引导的基础上,教程精准把握每一个可控方式或形式的有形训练之法,以节拍、音高、聆听变化、学习聆听音乐、建立联系等五个单元,从而将其表达形式落到实处。这种表达形式不仅使小孩和家长有抓手,也使老师能抓得住,以具体的、形象明确的训练形式而推进,如它以每节小火车拉的四分音符,从一到三增加的数量来直观地进行节拍的训练,这种表达方式使一开始的听力训练充满可视的艺术性、趣味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很容易使孩童愿意去学,主动去练。在音高感觉的培养上,教程以生活化的形象对高、中、低的不同音高进行明确听辨,并以所能听的音域、所能玩的游戏而进行训练。这样的表达是在将枯燥的听音训练变得有形可抓,有趣可循,有规范可遵守,自然给人以较强的艺术性品质。

二是呈现(demonstrate)形式的艺术性。在聆听音的变化的环节,以扫码方式就能进入音频听辨,紧接着的内容呈现上,教程配以图形而予以引导,这种方式会使图片的形象在不同的音高上得以对应性呈现,而非生硬地置入。这里的呈现因其是一种直观的孩童愿意接受的形式,尤其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呈现在同一界面( mediums or media)上,它对于孩子的理解也是一次助力,不再是无形可依的胡乱猜想,而是对应性的直观呈现,这样的呈现形式还以孩童的视角而面对听音能力的训练,艺术性地呈现使得学习者、教学者、监管者三方都会变得轻松,而能轻松训练或自修。

三是循序渐进训练中的艺术性。在基础环节的节拍、音高的直观训练之后,如何独立完成实训的作业,是听力训练的落脚点,训练的好坏也就是艺术性与否的关键。在聆听音乐和建立联系的环节,教程采用不断加量、变难的小游戏而切入与推展,学会仔细聆听自己或别人演奏的音乐,是这次游戏过程中学习者的任务,建立听力训练与生活中声音之间的联系,使得训练听音不再是孤立的形式,而是与对象之间有可以依托的纽带,如大小、断连、渐强与渐弱。它还以短小乐曲的形象,以听辨、模仿而让小孩在训练中很容易找到准绳,由此使训练推进下去,甚至在自我训练中也有形可依。而音阶、音色、音程、视奏、背谱、节奏等,都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听觉联系。而此时的内容还引入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最典型历史中的音乐,巴洛克、古典、浪漫甚至20/21世纪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在形象上与听觉在循序渐进的逐步推演中而建立起听觉联系。

由此可见,以内涵化的艺术性,依托表达、呈现及循序渐进地发展等直观可行的方式,《听训》将其艺术性融入无形之中,最终实现技术训练的能力获得,其目的虽然是追求听觉的技术韵律,但以艺术性的亲切方式,小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并无听辨时的枯燥和乱猜时的茫然等问题,而是以更为趣味性的活动,在玩乐之间建立起来节拍、音高、音色等听力内容的技术训练。

二、实用性

相比于上述的艺术性内涵,实用性则是《听训》更为外在的表现特征。《听训》在内容结构上以具体的节拍、音高为其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它进而引入音色、音乐风格等训练项目。还以外在的音响形式为其训练找寻易于实现的通道。如:采用对应性填空的形式,将强弱的不同音乐形态听辨,将音乐的表演形式如断与连、渐强或减弱的声音形态等而逐一辨明。这些训练项目是建立在循序渐进的进阶方式之上,从而使其听力训练简单易行。

一是完成任务的明确,使得训练变得很实用。漫无目的、终点的加练,可能是很多学习者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听训》的每个部分要求完成的任务非常明确,比如第2级的节拍训练部分,要求训练的任务是两拍子、三拍子与华尔兹、进行曲的对应性听辨,在听辨中,强弱规律的变化是解决这一听辨的关键。书中以希腊人的“前奏曲”在美国而进行形象的语言式的强弱对比提示,使得所要完成的任务变得明确而易于达到训练之用。我曾现场临观过教学,这样的场景营造和语意的表达,很容易使学生完成任务。在听力小游戏环节,这种对应性训练会略为增加任务,但却是前述训练的变化形式,而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经验”,即使任务多一点,它在以量变的不断增加而为能力提升的质变做准备。尤其让人感觉的是,他们的任务完成并不难。明确的任务使得训练易于推进,教程实用性强的特点凸显。

二是训练进阶的发展可控,使得教学易于不断深化。能看得到成绩,是学习者兴趣增强的动力之一,很多的时候,国内听力训练教材的随意性破坏了它们的实用性。《听训》在每一级别之间有着明显的能力提高的外在表现形式,如第一级在音高训练内容上是两个音,第二级升为三个音,并且明显地增加了音高间的近距离感,第一级中所要认知的高低音程感,在这里有了能力体现,而近距离的体现还以向上、向下的音乐进行形式予以呈示。所以,這一增加到三音的听训内容也是很容易完成任务。同样的进阶形式还表现在第三级的音高上,它增加为四个音,并且有了跳进的音程,这是因进阶方式变化而产生的教学效果。它所包含的级进式的阶梯音高感,也因其在之前高低训练中已经获得了这样的能力,从而使这一项目可以较为容易地完成任务,但却不知不觉中扩展了音域。

三是训练内容板块明晰,使得教学易于不断推进。如前所述,每一级别的训练内容在板块布局上是明确的,但又会在每一板块之中增加任务的数量,这也是符合高一级别能力训练提升的实际需要。如:第三级在节拍上变为附点节奏音型,还有了复拍子的复杂化推进,而在音高听辨上又有了四个音的不同组合,在建立联系训练的环节,还增加有弦乐四重奏、木管三重奏、铜管五重奏、打击乐合奏等听辨内容,这些调性、配器辨析的听力训练项目,对于后面的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后来时期的音乐风格的进一步辨别是铺垫式渐进,这些推进的方式以其板块式内容而明确,从而使得它的听辨任务并不难完成,实用性凸显。

《听训》的实用性既表现在外在形式和内容,以明确的图示、生活场景的对应性关系,再在训练的内容、板块等方面的前后级别的相互对应之间予以紧密联系。这样听力训练就因实用性较强,从而便推进与深化的阶段性也变得明确起来,这就使看似不可控的听力训练变得有抓手、可布控、再加上趣味性、历史性音乐内容的巧妙融入,从而使听力训练内容具体,其效果也简单有效,易于推行。

从上述阐释中亦可看出,教程在学术性的品质上也有可圈点之特色,它在选择听训的内容中依托于历史经典,又在听训的任务中选择了学术性较强作品,在听训的范畴上着眼于宽广的视野,从而使训练在级别的不断精进之中又有了艺术需要的日益变化。而教程紧紧依托孩童的接收心理学而设计结构、内容与形式,最终给我们展现了其系统化布局的编写观念。我想,这些内化于具体任务训练的艺术品质,是《听训》教程得到大家喜爱的内外因素。本文通过艺术性和实用性两个主要特色的辨析,力图以点带面地认识这套训练系统的最突出品质。当然,这一套教程还有其它的特色或优势,笔者将从其它教材系列而再行展开,如乐理精讲、钢琴、小提琴的进阶等教程。本文只是系列研究之一。

猜你喜欢

音高教程艺术性
为何有人唱歌总是跑调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挽碧制作教程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钢琴调律对钢琴音准稳定性的作用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实验研究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