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绿色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

2020-05-11王芳

理论观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王芳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富拉尔基区;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1 — 0130 — 03

当前阶段,“绿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脉络,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现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工作时期的重点,以绿色为革命形式的改变充斥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对于对绿色图书馆而言,绿色图书馆建设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最早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开始提出的,我国国内则起步较晚,大概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所以,绿色图书馆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于绿色图书馆建设已经展开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以现代文化、绿色视野、馆藏建筑、智能管理、高效服务等集于一体新型功能性建筑,故而,这对于当前全力推动我国绿色图书馆建设而言有着发人深省的思考。笔者有感于此,从当前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现代发展的路径,以富拉尔基区的图书馆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作出以下的实质性剖析。

一、关于绿色图书馆相关内容的论述

随着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图书馆事业发展也不例外。作为文化发展和文明素质提高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社会文化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大。过去,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空间格局等都不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且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都在遵循“绿色图书馆”发展理念,“环保、智慧、节能、实用”等新时代绿色图书馆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整个社会都在探索绿色发展之路,这势必对于我国建设绿色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机遇。

关于绿色图书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筆者认为,绿色图书馆是指使用天然建筑材料或可生物降解产品节能资源(水、能源、纸张)以及废物科学处理回收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图书馆对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负面影响),最大程度的提高图书馆利用效率,以此提高最大化的社会效益。绿色图书馆是一个集系统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概念,有着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来讲,绿色图书馆建设是指馆舍的设计和施工,其理念实在图书馆设计建造时,遵循绿色环保节能原则,实现建造馆舍的最优化和科学化,这是侠义的绿色图书馆概念,属于图书馆建设的硬件部分。广义的绿色图书馆建设包含的范围更广,包括数字化、智慧化等图书管理,是软件、硬件兼有的综合体,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现代发展的指向是绿色低碳化的全新发展,这也是当今新旧理念交替变化的阶段。对于绿色图书馆而言,它是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强调对整个图书馆的绿色化建设,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绿色环保、管理服务以及人文情怀与一体的绿色建筑。首先,从资源利用来讲,绿色图书馆在合理利用资源上尽可能地采用可再生资源,这与传统图书馆建设有着本质区别,实现了无污染、绿色化、健康化的发展。其次,从建筑整体形态来讲,绿色图书馆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题,集聚外部的智能建筑、外围绿化以及内部的节能设计与一体,追求了建筑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这不仅符合了大众的感官审美,也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绿色发展的主题。最后,从管理服务角度来看,电子化的设备与技术逐渐取缔纸质化的办公方式,充分体现了运用现代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实现了存贮、记录与管理的智能化。

二、回溯富拉尔基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富拉尔基区图书馆是富拉尔基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信息服务机构,创建于1980年1月,是齐齐哈尔地区第一个区级公共图书馆,它的雏形是富拉尔基区文化馆的图书室。富拉尔基区图书馆隶属于富拉尔基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现有人员编制9个,在岗9人,其中大学本科文化8人、大学专科文化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富拉尔基区图书馆还暂时借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二楼为读者提供服务。由于办公场所的局限,使得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方面力不从心。尽管如此,图书馆全体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富拉尔基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领导支持下,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基础上,开展新书展览、讲座、诵读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市民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并通过“结对子种文化”送图书下基层活动,让图书馆的图书进乡镇、进社区、进养老院、进残联等,充分利用了图书资源,发挥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作用。截至2018年底,图书馆馆藏图书7万册,有电子触摸屏报刊阅读机等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并无实现了无线网络无死角的全覆盖,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免费的、便捷的网上服务,促进广大读者实现零距离、零时差的公共文化享受与服务。

富拉尔基区图书馆曾为国家三级图书馆,在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因馆舍动迁,没参加评估定级工作。图书馆自成立的近40年里,馆舍经过三次搬迁,面积逐渐增加,服务环境越来越完善。2017年,区委区政府拨付新的办公场所,现图书馆的办公楼正在装修的计划中,实现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同时,图书馆将全面更新设施与技术,强化对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实现自助办证、自动查询、自助借还服务。

富拉尔基区现有10个的农家书屋和30个社区图书室,截至2018年已建成10个图书馆分馆,计划2019年建分馆10个,到2020年全部建成图书馆分馆。农家书屋藏书在2000册左右,面积在30~100平方米之间,海格村和罕伯岱村的农家书屋面积较大;社区图书室藏书基本在1500册左右,面积在20-120平方米之间,北玻社区、三十三、三十七社区面积较大,藏书较多的是繁胜社区,藏书量近3000册。尽管农家书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独立的阅读空间,大多都与活动室在一起;没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均为兼职,变动性较大;经费少,资源短缺等等。

从未来发展看,构建绿色图书馆馆舍及绿色发展理念是必然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富拉尔基区图书馆就应本着这一理念进行研究探索。无论是建筑要求,还是管理、服务、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等,都应服从于这一理念。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更新,都应遵循绿色、节能环保、智慧等理念进行建设和发展。

在绿色服务方面,注重发挥绿色图书馆的功能,在文化惠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效率,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彰显“公共、公开、共享”的办馆方针,发挥馆藏资源的最大效能。比如,逐步构建以流动图书服务网点为平台的读书网络体系,把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建成图书馆的分馆,在总馆与分馆之间开通通借通还服务,读者可在提供服务的任意馆自由借还图书。图书馆通过服务模式转变,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地域的限制,让图书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社区,让有限的馆藏资源流动起来,更便捷地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总之,新时代富拉尔基区建设绿色图书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智慧选择,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潮流,对于我们当下推动绿色图书馆建设责无旁贷。鉴于此,笔者就对绿色图书馆建设作一祥致阐述。

     三、綠色图书馆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绿色图书馆建筑评价标准

1.建筑位置选择的科学性

位置选择是构建整个绿色图书馆的地基工程,必须充分考量区域位置、周边建筑,避免热岛效应以及噪音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科学把握气候变化、水分土壤、周边绿化等自然因素,以此实现最大限度的通风、采光、保温等效果,达到对资源、材料、环境的科学利用,减少过多的污染与浪费,使之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健康、适用、友好的阅读空间,达到人为因素与自然状态与之相生的一体化建筑。

2.提高节能与环保的高效率

节能设计对于建设绿色图书馆来讲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LEED评价标准中,绿色图书馆的节能所占比重大小直接影响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成效,必须充分借助空调、照明灯系统,增强采光亮度与通风强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以此提高整个环保力度,降低供热设施、制冷环节以及照明亮度的最低成本,从而有效提高节能与环保的高效率。

3.降低装饰材料的使用度

在整个绿色图书馆建造过程中,应当立足绿色化、低碳化、环保化的建筑材料,最大范围地应用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选择低于国家标准的装修材料,杜绝对甲醛、铅以及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程度,注重对钢制等污染较低的材料使用,实现装饰材料的绿色化、低碳化。

(二)绿色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等新要素的推广与普及,绿色图书馆正在成为当下发展的主流,这就使得对网络建设、存贮功能以及管理服务逐渐成为绿色图书馆的建设核心。首先,从设备角度来讲,在绿色图书馆中必须安装关于电气、防火、应急以及安防检测等设备,一方面要对照明系统进行采用定时控制,最大幅度地提升对节能照明的使用;另一方面对安防检测的保障,确保整个安保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实现可防、可控的保障环境。其次,对绿色图书馆的运用方面,应当采用绿色化的办公形式,通过电子存贮、记录、查询等方式进行管理,逐步消除纸质化的办公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智能化的工作形式。最后,对于整个图书管理来讲,还应当分门别类的做好登记,实现数字化的管控,对书籍的变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工作流序,实现书籍的智能化管理。

(三)绿色图书馆的管理建设

1.实现绿色化的馆藏形式

图书馆藏是由大量的书籍、报刊、档案以及视频、音频等资料组成的,这些都应当实现科学与合理的布局,故而这必须要确保整个馆藏的干净、透明以及无尘的空间形态,确保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同时,还要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友好而又贴心的服务,使之能够增添绿色图书馆的到访率与使用率,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馆藏等资源的现实需求。

2.强化绿色化的使用程度

现代绿色图书馆建设最为核心的一个理念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对整个图书馆实现绿色化、健康化、有序化的发展,确保每一个到访的读者都能享受更加贴心的服务,从而实现图书馆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例如,从环保角度来讲,图书馆内部必须满足对广大读者的各项基本需求,比如,图书馆的舒适度、卫生的环境以及充足的资源,这是保障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3.实现绿色化的保存形态

目前,图书馆除了保存本馆的馆藏目录之外,对馆藏的书籍、报刊、图像、影音等应当实现电子化管理,将纸质内容逐步进行电子扫描,形成电子化的保存形态,这样就可以消除传统纸质所带来的破损、丢失以及霉变等问题,使之形成电子化、网络化的存储,构建相应完整而又开放的数据库,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趋于无纸化,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电子图书,实现新的阅读方式。

(四)提供绿色化的舒适服务

图书馆除了绿色的管理,也开始提供越来越多的绿色服务,像自助借还、自助复印打印、电子阅报等一些无人值守的服务,有的服务甚至24×7小时开放,服务方式友好并极大方便了读者。自助借还服务是近几年图书馆兴起的一项绿色服务,国内不少图书馆都已实现,读者可以自助进行借还图书,借还服务速度和过程更简单舒适,分减了图书馆流通工作人员借还的压力,读者服务的质量明显提高。而且不少馆的自助服务突破了每日8 小时工作时段的限制,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一些图书馆最初都提供打印机、复印机免费为读者提供服务,但读者的打印浪费现象很严重,只有通过设置自助打印、复印管理系统,让读者刷卡打印或复印,按页收费,才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西安交大图书馆除设置自助复印、打印系统外,还将数码印刷中心单面废弃的纸张提供给读者免费打印,避免浪费。当然全馆一年总的打印量也不小,可以将打印机默认设置成全面打印、打印机初始参数配置尽量设置得更低碳,做到绿色打印。借助于现代的门禁、视频监控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丹麦已经开始在一些公共图书馆实施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真正全开放的管理方式。读者在全无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的情况下访问图书馆,可以使用计算机、上互联网、处理书刊的借还、阅读报纸或期刊,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所有设施和服务,包括在图书馆舍内举办社会文化会议等等。

四、结语

目前来讲,很多图书馆运行过程中根本没有水、电、财力等资源节约的意识,没有计算每年水、电、暖、冷气等各种资源的成本,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保存和最优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这都与绿色节能及生态环保思想是相悖的。所以,图书馆的管理者应当考虑如何能绿色化管理,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比如减少污染、除尘、必要的读者教育,尽可能提供数字化的资源等等。并从图书馆建筑馆舍、结构、材料、电器、机制、家具等各个环节,从建筑馆舍、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全方位实施绿色化,才能真正为读者提供友好舒适的环境和绿色的服务,建成真正的绿色图书馆。

〔参 考 文 献〕

〔1〕金文新.绿色图书馆及其硬件设施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09):70-73.

〔2〕齐珊.基于环保理念的“绿色图书馆”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7):41-43.

〔3〕钟新革.自助图书馆建设初探〔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简析如何在勘察设计企业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校园网络促进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探析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
浅谈电教与环境文化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试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探索
北京地区林下经济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