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培养问题探讨
2020-05-11丁莹
丁莹
摘 要:管理会计是现代化会计手段的一个重要分支。高质量师资培养可以为高校与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同时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从大数据时代角度,分析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培养受到的影响及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并对此提出创新培养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1-0031-03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高校教育已经进入到国际化与普及化发展阶段。高校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也将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学习资源愈加丰富,获取资源的方式也更加便捷。在高校管理会计教师的培养问题上,涉及教师授课情况、班级管理情况、考核情况、报账财务信息、科研项目经费、固定资产购置、税费缴纳情况等,高校自身产生的大数据信息,对管理会计教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高校在师资力量上,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广大管理会计教师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使得大数据能够为管理会计提供数据支持,使其服务于高校管理会计的各项工作。
一、大数据对高校管理会计教师的影响与要求
大数据包括非结构化、半结构化与结构化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非结构化与半结构化大数据应用频次较多。现阶段,很多行业或领域已经意识到应用大数据所带来的价值,又或者是认识到大数据给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在管理会计领域中,大数据表现得更加丰富,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获取渠道更加多元,数据种类非常多,获取数据也更加便捷,数据处理效率相对较高。进而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始终围绕着如何通过数据挖掘了解到其背后的信息价值,从对信息的分析与利用上,提升数据获取价值,进而为主体最终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对高校管理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备数据挖掘能力,相对而言,一些重复性或简单的数据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高校或者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记账方式,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能力。因此,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数据各项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报表数据、会计数据、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能够从庞杂、大量的数据信息库中,筛选出对决策有关的数据信息,并且能够将相关有用的信息进行融合交叉与分析。并且管理会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能够清楚地了解行业发展地位,为国家与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做出贡献。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下,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掌握多学科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各部门行业都离不开管理会计的辅助,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与分析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法律、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与内部控制等学科知识。因此,要求高校管理会计教师要同时具备以上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更好地付诸于教学实践,为提升高校管理会计质量,注重管理会计教师的培养效率非常重要。
二、高校管理会计师资培养的发展现状
(一)管理会计教师理论化情况较为严重
现阶段,高校管理会计教师的资质存在很大差异性,其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同。高校管理会计教师的培训工作多数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与之相对应的岗位实践培训。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下,教师自身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大多数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际应用并不相符。不能切实满足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管理会计提出的要求,在教学上也缺少对实务内容的理解与操作能力。以这种师资力量开展的管理会计教学工作,其培养的学生也是倾向于理论知识能力,学生自身需要在岗位实践上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获得一定的会计操作能力,进而能够独自解决管理会计问题,这是很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的直接原因。
(二)技术观念相对落后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理念与生产管理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很多高校管理会计教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也没有重视新会计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新方式方法与新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管理会计教育教学中。管理会计专业大学生所接收到的知识往往是传统管理会计知识理论、素养与技能,这种相对落后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与积极性,对学生未来就业发展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2]。
(三)忽略外语技能的培养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格局中,社会中的人与社会经济之间都是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社会发展趋势角度来说,高校管理會计专业教师应该响应时代发展的号召,积极掌握一门外语,这是未来管理会计岗位最需要的技能。外语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与学生学习掌握新管理会计数字化工具,对此,高校管理会计专业教师应该主动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双语教学能力,但是这种教师职业培训建设发展较为缓慢。
(四)不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管理会计专业教师,除了要掌握必备的管理会计专业技能外,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微积分与计算机知识技能。如果管理会计教师尚不具备这些专业技能,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较低。这种情况在高校教学中非常普遍。
(五)教育教学缺少创新点
为满足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专业教师需要切实根据时代发展做出改变,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评价考核方式,以及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结合现阶段教育发展现状,很少有高校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开发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中,常会出现学生厌倦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与主动性,从而限制了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
(六)资源使用效率较低
实验或学术科研的目的是为获得更好的知识理论与应用技术,进而带动和影响高校专业教学方式做出改进,但是很多高校没有做到这一点。多数专业教师热爱学术研究与讨论,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活动中,但是其目的性存在很大差异,一些教师为了职称评定,急功近利。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实际教学能力与其科研能力间相脱节问题,进而影响高校专业教师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教育发展目标存在很大差异性。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培养改革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师培养理念
传统的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培养方式,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理论方面的培训指导,以及课程教学技巧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应该主动改变这种学习思想,同时也强调高校主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与岗位实习机会,能够将所接受的理论培训用来指导实践操作。其中,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特点,应为教师多组织一些关于计算机职业能力的培训,注重培养教师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以及对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能力,使其能够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对企业生产经營决策起到作用的数据信息,并能够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实际教学,提升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3]。从此教育培训的根本性目的来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对提高管理会计教育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从大数据角度来说,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能力,使其不与时代发展相脱节,是保障为社会输出具有数据信息挖掘与分析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的基础,注重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这是管理会计的行业趋势。挖掘与分析大数据信息,可以深入追溯企业的经营成本与利润来源,同时也能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注重培养教师的跨界意识同样重要,不能将授课思维局限于本专业,而是要多学习其他专业实务知识与技能,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授课能力与科研能力。
(二)注重教师培养改革
高校管理会计专业应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从管理会计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师培训方面进行“会计应用性教育改革”,并将此改革计划纳入到重点项目中。随着“智能财税”“财务共享”理念的提出,共享服务与大财务理念逐渐倾向于信息化支撑,从管理会计的行业发展角度进行创新改革与教育建设,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育培训,切实为实现高质量教学改革做出改变。教师教育强调,未来会计行业方向为“会计+”或者“+会计”综合实践教学。高校应切实跟进共享财务专业建设步伐,从思想上认识到合作攻坚的教育发展趋势。因此,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应针对会计大数据、智慧财务共享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共享财务发展理念为高校管理会计教师与学生的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管理会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培养管理会计教师的预测分析能力
管理会计预测分析职能在大数据时代下表现得非常明显,通过数据预测,企业可以预防和有效规避风险。因此,企业财务充分应用大数据,对于提升管理会计数据分析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职能核算与监督管理是促进企业财务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然而分析预测职能存在严重的不足。在实践管理会计实践中,分析预测职能占据会计工作的很大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管理会计分析与预测水平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得到了深刻变革,使得管理会计中信息数据更加全面有效,进而做出的预测与预算更加准确有效,使得预测预算管理在数据技术支撑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培养问题,也要注重这一点的改变,能够做到深入了解行业与企业发展战略,并能够独立或者通过教师团队构建管理会计服务体系。
(四)创新发展现代培养模式
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培养是促进人才培养的根基,在管理会计教师培养的规划中,财务共享培养是创新点。为提升教师知识理论与做账能力,教师应积极参与到业务培训中,积极参加项目研究。对此,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在创新发展现代化培养模式下,能够通过前沿技术体验获得一定的教学启发。与此同时,学生与教师一同培养,从管理会计基本形式、设备操作、岗位实训等角度进行创新改革,相关研究学者提出师生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财务共享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尝试一些新型教学设备或仪器,从中获得直接感知,教师与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相结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并通过某一班级的教学示范,逐渐推广这种教学模式。
(五)构建高校管理会计教师能力框架
现阶段,我国尚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系统的高校管理会计教师能力框架。但是,相关研究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应该始终围绕人才,提升管理会计教师的职业综合能力,响应时代发展号召,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出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决策与精确数据的管理会计人才。按照《国际教育报告框架》中的内容,职业能力是指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职业能力泛指在岗位工作中表现岗位职能与工作能力。职业知识是在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领域中的一种能力范畴,专业领域包括金融知识、管理资质、会计基础知识与内部控制知识等,其他知识领域包括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高等数学等。职业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数据挖掘能力、语言教育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职业价值观包括遵守岗位职业准则、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道德规范等。从职业知识、技能与价值观角度来说,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专业基础知识是职业技能的基础,以专业知识作为主导,在其他知识领域的辅助作用下,表现出职业者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职业技能是对职业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其中内含职业知识的根本价值。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职业价值观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的底线与表现,管理会计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的塑造,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约束与鼓励管理会计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
(六)培养管理会计教师双语能力,与国际接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管理教师应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专业英语对管理会计教师来说,是一门必备技能,便于深入学习先进管理知识与技能,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因此,为提升高校管理会计教师的双语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到双语培训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英语能力。其次,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办学性质,开设管理会计双语课程,便于教师在学习双语的同时,还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最后,高校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保证管理会计教师能够获得双语交流机会,为教师多提供一些进修机会,也可以选派一些英语实力较强的教师到发达国家进行访问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立足于高校管理会计教师能力提升问题,对于充分弘扬“工匠精神”也非常重要,教师深刻领悟工匠精神,并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促进高校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高校主体不但要注重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还要兼顾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水平的提升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耿云江,常金晓.大数据时代高校管理会计师资培养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7(8):23—25+72.
[2]方兰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会计,2019(5):23—24.
[3]顾艳.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0):61.
[4]王筱丹.大数据时代下财会工作的转型与发展策略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20):179+186.
(责任编辑:朱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