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清代著名医家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

2020-05-11何灵玲刘亚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石菖蒲医案陈皮

何灵玲,刘亚敏

中风又名脑卒中,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1]。其临床表现特点为:突然起病,语言不利,口吐痰涎,半身不遂,甚则意识丧失,病情迅速恶化,以致死亡。历代医家对此病论述颇多,治疗也各有特色。为总结清代名医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本研究对《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所载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了系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2]中记载的中风处方。包括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医案精华、吴鞠通医案精华、曹仁伯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精华、何书田医案精华、马培之医案精华、张千里医案精华、张聿青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精华。

1.2 处方筛选标准 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筛选出叶天士、吴鞠通、曹仁伯、王旭高、何书田、马培之、张千里、张聿青、金子久、丁甘仁10位名医医案治疗中风的处方,包括初诊方以及复诊方,剔除重复处方。通过筛选共收集到治疗中风的处方64首。

1.3 中药规范 药物名称及药物属性功用主治等以《中药学》[3]标准予以统一。因地域与环境的差异,对方中药物的别名统一,如元参统一输入为玄参,红枣统一输入为大枣等;对于方中出现的炙甘草、炒川贝、炒半夏等,为了避免出现药物频率降低的情况,而统一输入为甘草、川贝、半夏等。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Excel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对药物进行量化处理,文本数据转化成为计算机可识别的0和1,出现录入1,未出现录入0。采用Excel软件,对每味药物及所属类别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将出现频率>12%(频次>8)的药物作为变量,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药物进行R型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18挖掘软件,对出现频率>12%(频次>8)的药物,运用Apriori算法分析,运用关联规则法挖掘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联性。

2 结 果

2.1 药物分类情况 138味中药可分为15类,出现频率最高的前6类药物分别是补虚药、化痰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理气药,累计频率达到74.70%。详见表1。

表1 药物功效分类情况

2.2 常用药物情况 138味药物中,出现频率>12%(频次>8)的药物共有30味。30味药物的累计频次为397次,占所有药物总频次的58.38%,是清代名医治疗中风常用的药物。30味中药药物功效以补虚、化痰、平肝熄风为主。其中陈皮出现的频率最高,达42%。详见表2。

表2 常用药物情况(频率>12%)

药物频次频率(%)药物频次频率(%)药物频次频率(%)陈皮2742茯神1320熟地914茯苓2641钩藤1219大枣914半夏2641人参1117远志914生地2336石菖蒲1117川贝914白芍2234白术1117桑叶813当归2133竹沥1117羚羊角813甘草1523桂枝1117胆南星813牛膝1523石斛1016杏仁813麦冬1523桑枝1016丝瓜络813阿胶1320天麻1016黄芪 8 13

2.3 常用药物的聚类 对出现频率>12%(频次>8)的30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4个聚类组:①远志、石菖蒲、胆南星;②天麻;③竹沥、川贝;④石斛;⑤人参;⑥熟地、茯神、麦冬;⑦羚羊角、杏仁、桑叶;⑧阿胶;⑨桂枝、甘草;⑩大枣、黄芪;桑枝、丝瓜络、白术;牛膝、当归、白芍;生地;陈皮、半夏、茯苓。结合药物主治功效,较有规律的组合有4个:①清热化痰开窍类:远志、石菖蒲、胆南星。石菖蒲开窍豁痰;远志祛痰安神;胆南星清热化痰、清心安神。②疏风通络类:桑枝、丝瓜络、白术。桑枝清热、祛风、通络;丝瓜络能通络、活血、祛风;白术健脾补气。③滋补肝肾类:牛膝、当归、白芍。当归能补血活血;牛膝补肝肾、逐瘀通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④健脾利湿类:陈皮、半夏、茯苓。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水渗湿、痰湿蒙塞心神。详见图1。

图1 常用药物聚类分析图

2.4 常用药物的关联规则 按照支持度≥10%,置信度≥75%的关联规则,对出现频次>8的30味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3个2阶关联药对:人参+陈皮,竹沥+半夏,天麻+半夏,黄芪+当归,黄芪+茯苓,川贝+半夏,远志+石菖蒲,远志+半夏,桑叶+陈皮,大枣+生地,胆南星+石菖蒲,胆南星+钩藤,胆南星+半夏。详见表3。

表3 常用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3 讨 论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久远,研究深入,中风的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各有不同,涉及多个脏腑,治疗方法不同,且不同医家也各有见解和心得。近年来,由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紧张、疲劳、情绪波动都有可能成为中风发作的诱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在中风的防治与治疗上有独特的经验和疗效。清代名医治疗中风都有其独到的经验和见解。叶天士谓中风“肝胆内风鼓动盘旋,上盛下虚”;曹仁伯谓中风“痰气为标,阳虚为本”;王旭高谓中风“肝风暗动,筋络失养,风痰扰络”;何书田谓中风“气阴两亏,顽痰挟风”;马培之谓中风“操劳过度,心肾营阴皆亏,水不涵木,肝阳内风上扰”;张千里谓中风“大都为血液不充,内风旋扰之故”;张聿青谓中风“体丰于外,气弱于内,气弱则饮食酿痰,阻于心脾之络,风阳挟痰,乘势内煽”;金子久谓中风“上实下虚,虑其阳动阴耗,中焦痰湿占据,碍难滋填下焦”;丁甘仁谓中风“水亏不能涵木,内风上旋”。上述138味中药共15类,出现频率最高的前6类药物累计频率为74.70%,可见清代名中医治疗中风多以补虚、化痰、清热、祛风湿、平肝熄风为法,最注重补虚药和化痰药的运用。30味最常用的药物中,陈皮出现的频率最高,达42%。川芎苦辛温,归肺、脾经,既能理气健脾,又能燥湿化痰。《药性论》言陈皮“味苦辛,能治胸膈间气,开胃,消痰涎,治上气咳嗽”。叶天士谓中风“痰气占据,未免侵及心主”;吴鞠通谓中风“易夹痰,形成实证”;曹仁伯谓中风“痰气为标,阳虚为本,扶阳为主,运中化痰佐之”;王旭高谓中风多“肝风暗动,筋络失养,风痰扰络”;何书田谓中风“湿痰内滞,清窍被蒙,气阴两亏,顽痰挟风,痰火生风”;马培之谓中风乃“肝肾之阴不足,脾经又多痰湿,血不养肝,内风暗动,鼓激痰湿,入于少阳阳明之经烦劳过度,心肾交亏,水不涵木,肝阳化风,上扰阳明,胃经夹有湿痰,横趋于络”;张千里谓中风多“气血两虚,不耐火气升泄,虚阳化风,挟痰火勃动于中,而外阻气络脉”;张聿青谓中风“气虚多湿之体,加以劳顿掣动阳气,致阳气挟痰上升”;金子久谓中风“旧年风痰,中于经络,枝叶未凋,根本先拔。已见上实下虚,虑其阳动阴耗,中焦痰湿占据,碍难滋填下焦”;丁甘仁谓中风“水亏不能涵木,内风上旋,挟素痰热,蒙蔽清窍,堵塞神明出入之路”。可见清代著名中医认为,痰是引起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陈皮在中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常用的30味药物聚类得到14个聚类组合,得到4个有规律的组合,其他药物聚类规律不明显,说明清代著名中医在治疗中风方面,常用药物虽不多,但却辨证分析,运用灵活,方剂组合变化相对较大。在关联分析中,共13味药物,关联性强的主要为补虚药之间的配伍组合,以及补虚药与化痰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的配伍组合。通过这些药对的配伍组合可以看出,清代名中医治疗中风以滋补肝肾、化痰通络为原则。

现代中医认为,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4],病因主要包括积损正衰、劳倦内伤、脾失健运、情志过极等。由于病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综上所述,清代名中医治疗中风谨守肝肾阴虚、痰湿上扰的病机,在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要治疗原则,注重运用补虚药和化痰药,尤其善于运用陈皮,配合补虚、祛风湿、平肝熄风、清热等治法。

猜你喜欢

石菖蒲医案陈皮
石菖蒲种植模式调查分析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基于字向量的BiGRU-CRF肺癌医案四诊信息实体抽取研究
一两陈皮一两金 陈皮养生很省心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
开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