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0-05-11张清慧郭亚茹陈偶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载文左心室发文

罗 丹,张清慧,郭亚茹,陈偶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以中老年为主的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升高[1]。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达25%~30%[2]。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原因,一方面是适应性肥厚,一种心脏代偿机制;另一方面是冠心病、猝死、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3]。在我国中医古籍中并无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记载,目前左心室肥厚研究多参考《灵枢·胀论》“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被描述为“风眩并心胀”[4]。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领域,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设计相关实验研究,撰写书籍、论文,记载临床及科研成果,取得了大量相关文献。文献计量学是一种以文献数据为数据来源的分析方法,是对该领域一定时期的研究和成果进行结果分析和趋势预测[5]。本研究通过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关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了中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展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以“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中医”或“中西医”或“中药”或“中医药”为检索主题词,检索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收录开始至2018年12月。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相关的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排除标准:重复文献、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剔重标准:发表时间、作者、标题、期刊名均相同的文献。

1.3 文献分析方法 通过阅读题目及摘要,人工筛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如果不能确定,再通过全文阅读筛选文献。然后采用医学文献王文献管理软件去重后,最终获得303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资料进行量化整理归纳分析,将检索到的信息包括文献类型、年度变化、作者信息、研究机构、科研基金资助和研究热点导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部分数据采取手工统计。

2 结 果

2.1 年度变化 2003年—2010年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增长速度最快,共发文148篇,说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得到普遍重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总体发文量较少。2010年—2018年呈下降趋势,说明研究热度在降低。详见图1。

图1 1997年—2018年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文献发文量分布

2.2 期刊分布 将检索到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文献,从期刊名称、 载文量、百分比以及影响因子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关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中文期刊来源共119种。其中,51%的文献刊载在 25%(3 篇及以上) 的期刊上,而49%的文献刊载在 75%(3 篇以下)的期刊上。载文量排名前 9位的期刊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9种期刊的平均载文量为5篇,平均影响因子为 0.774。 从整体来看,排名前9位的期刊平均载文量较低,但平均影响因子较高,说明这些期刊的产出较低而影响力较高。《中医杂志》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能够反映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同时也说明了中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部分核心期刊的关注,但核心期刊的载文量仍然偏少。

表1 期刊来源及载文量分布(前9位)

2.3 文献合著及合著率 对303篇文献进行统计,涉及作者 870人。排除学位论文72篇,2人及以上合作文献187篇,其中文献作者最多为9人,合著率为81%(187/231),说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研究领域学者合作程度高。

2.4 文献的作者分布 以第一作者发文量统计发文量(≥3篇),发表7篇1人,5篇11人,4篇5人,3篇11人,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符玉德。

2.5 论文作者机构 国内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单位有164个,但文献量产出最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研究地区分布分散,武汉、上海、广州、哈尔滨、北京等较多。详见表2。

表2 发文量排前9位的机构分布 单位:篇

2.6 基金资助情况 303 篇文献中有56篇文献受到基金资助,资助比例仅占总发文量的18%,其中省部级资助项目有32个,国家级资助项目10个。2000年由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39770088) 发表国内第1篇相关文献,表明我国支持和重视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创新和发展。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文献8篇,位居基金产出数量之首。发文量排前6位的基金项目见表3。

表3 发表文献基金资助情况 单位:篇

2.7 文献的高频关键词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键词共575个。通过观察该研究领域出现词频较高的关键词,发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临床研究共134篇(44%),文献重点是观察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包括心脑疏通胶囊、通心络、燮理阴阳复方等药物;②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实验研究共102篇(34%),文献聚焦于通过中医药物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模型的改善程度,包括单味药如丹参、黄芪、银杏叶片等药物,复方药如活血潜阳方药物、活血祛痰法、益气活血、降压通脉方等;③模型动物干预后不具有中医特色的病证,目前多采用西医疾病要求的病证动物模型,但偏离了传统的临床辨证方式,学术界也未依托中医疾病制作证的动物模型[6]。关键词分析得出目前制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动物实验模型大鼠分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3种主要研究类型。详见表4。

表4 发表文献关键词分布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1997年—2018 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对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研究领域涉及的期刊有119种,说明供科研人员的投稿选择呈多样性。其中又以《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刊载的文献量最多,是该领域科研人员的首选投稿期刊。科研人员应充分发挥该领域核心期刊的优势,抓住最新前沿,以便发表出更多高质量文章。我国医学图书信息机构和医学科研部门也应关注国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消息,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科研工作者服务。

本研究中231篇研究文献合著率为81%,论文的合著率较高但核心期刊的载文量较少。分析可能原因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虽有很大的前景,但中医“辨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科学,且目前的研究缺乏中医药有效成分和相关分子机制的数据支持报道[7],从而导致科学研究者跨单位进行协作的合作率大,但文献的研究方向和深度仍有待提高。临床人员对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研究较多,同时实验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发文量相对较多的5个地区为武汉、上海、广州、哈尔滨、北京,可能与上述地区第一作者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应用领域较为积极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相关科研部门对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领域给予了大量的关注支持,以省部级基金资助为主,但约80%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论文无基金资助。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科研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反映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近20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基金资助的大力扶持,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体现该领域的高水平文章较少。该领域研究正处于攻坚期,为了发挥中医优势,应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提高基金项目资助率,规范实验方法,提升整体研究质量,提高研究结果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载文左心室发文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慢性肾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应用进展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2010—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载文分析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