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房颤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导管射频消融安全性评估
2020-05-11袁伟张林忠董艳阮中宝陈铭张玮杨兵李小荣曹克将
袁伟 张林忠 董艳 阮中宝 陈铭 张玮 杨兵 李小荣 曹克将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从2000年到2013年,行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患者数量增长了8倍。与此同时,与导管消融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在增加,从2000年的3.07%上升到2013年的7.04%[1]。房颤患者存在性别差异,但国外多项临床研究对于性别是否是房颤手术并发症的预测因素存在争议,目前国内亦缺乏相关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房颤导管消融术相关数据以比较不同性别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451例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行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11例(68.95%)。
1.2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PVI),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左房基质和合并心律失常情况个体化给予附加消融线(三尖瓣峡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左房顶部线、前壁线、后壁线)或碎裂电位隔离等手术方式。详细记录不同性别患者围术期并发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数据比较
在一般临床资料分析中,房颤患者女性相较于男性年龄偏大,女性吸烟、饮酒比例明显低于男性,左心房直径小于男性,左室射血分数也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化指标方面,男性患者尿酸、肌酐明显高于女性,而总胆固醇指标低于女性。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者导管消融前一般临床特征比较
2.2 房颤类型比较
本研究中房颤类型包括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其中女性阵发性房颤比例相比男性组要高;女性患者持续性房颤比例低于男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患者房颤类型比较 n(%)
2.3 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共发生20例围术期并发症(4.43%),其中男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女性组为4.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两组均未发生肺静脉狭窄和深静脉血栓,而心脏压塞、迷走反应、动静脉瘘、血气胸等并发症不同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患者导管消融相关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在本研究一般临床资料分析中,男性相较于女性年龄偏小,吸烟、饮酒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这一点与既往流行病学研究相符合。女性左心房直径小于男性,左室射血分数高于男性,与国外相关研究一致[2]。男女性别之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化指标方面,男性患者尿酸、肌酐高于女性,而总胆固醇指标低于女性。这都反映了不同性别房颤患者尤其特异的临床特点。
本研究中,女性患者组持续性房颤比例低于男性组,而阵发性房颤比例高于男性。ORBIT-AF研究2年结果显示女性更易发生症状性房颤,所以有条件进行房颤消融的人群中,女性更多在房颤发病早期即阵发性房颤时即接受了房颤消融术治疗[3]。
本研究中,不同性别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外有研究显示女性是任何心律失常导管消融院内并发症的预测指标[1]。但众多研究中,结论并不统一。部分研究显示,女性的血管通路并发症、心脏压塞和心包积液以及需要输血的术后出血在统计学上显著增加[4-6]。早期的研究提示,女性是血管事件增加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和血管损伤有关[4,7-9],而更多的最新研究并不支持这项结论[10-11]。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种时间趋势。他们从2001年至2010年进行的导管消融术获得的数据表明,女性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4-7],而2003年至2015年间发表的有关消融的数据表明,女性本身并不是并发症的预测因素[11]。心包积液是最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女性发生率较高,则可能是解剖学性别差异所导致。尽管男女性在左心房容积指数方面没有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左心房直径较小,在进行房间隔穿刺、左房导管操作时左心房穿孔的可能性更大。随着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压力消融导管使用的增加,心脏穿孔的风险已进一步降低。
综上,不同性别有其特异的临床特点,在目前的房颤消融术技术水平下,女性行房颤射频消融术与男性同样安全。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总体样本量偏少,入选女性例数明显少于男性,其中阵发性房颤比例高于男性,纳入并发症患者例数较少等。后续需要更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