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课后练习 落实语文要素

2020-05-09黄春玲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聚焦语文要素朗读课文

黄春玲

摘要: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成几个“点”,由简到深、由易到难,分布到每个单元的课文和课后练习中。本文以二年级上册课文作为例子,谈谈抓住课后习题的特点,从指导朗读,积累语言,教给阅读方法三个方面设计教学,从而落实语言要素,提高语言素养。

关键词:聚焦;语文要素;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新修订版)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必要的语言技能、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这些材料将被分成几种语文要素,体现在每个单元的课文、阅读泡泡、课后习题、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里。笔者结合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谈如何聚焦课后练习,落实语文要素,提高课堂实效。

指导朗读课文

教材的编写不仅提出了朗读课文的一般要求,而且根据具体课文,又提出了不同的朗读要求。在第三册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教材的变化,在阅读训练中,要根据课后的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科学童话,充满儿童情趣。这篇文章不但由“蝌蚪和鲤鱼妈妈之间的对话”组成,还有“一只小蝌蚪和一只乌龟”“小蝌蚪和青蛙的妈妈”之间的对话。在这节课的课后练习中提出“分角色读课文”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把重点放在“蝌蚪和鲤鱼妈妈之间的对话”上,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迎”这个动词,指导学生读出语气,然后让学生分组,分段练习朗读。最后,有能力的学生练一练,演一演,发挥童话的特点,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再比如,学习12课《坐井观天》时,课后练习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句子。课后三个句子分别是: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在教学反问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中,教师先范读,强调了“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不相信的语气。再让学生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学生会说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让他们对比读,感受反问句起的强调的作用。在教学感叹句“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采用让学生加上提示语的方法,感情朗读(如笑着,大声、拍拍翅膀等)。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感知寓意。

引导积累语言

语言的积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如教学课文《葡萄沟》一课时,“联系生活實际和体验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学习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则是第三个单元的语文元素。课后练习中有一题是“仿写句子”。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一是指名读。二是在书上圈画表示葡萄颜色的词语,出示课件让学生辨认葡萄的颜色。三是给“五光十色”换词,学生可能会说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字样。四是读一读,比一比,说说为什么课文用“五光十色”。五是指导朗读。六是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照样子写一写。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公园里的花儿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等;引导学生从颜色、姿态、味道等方面想象各种花盛开的样子,从而概括花的特点,学习表达。

这样,学生不但从上文及生活中知道了词语“五光十色”这个词的含义,而且在阅读中积累了词语,学习了表达,该单元的语文元素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教给讲述故事的方法

关于课文的讲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帮助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训练学生提炼要点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三单元其中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讲述课文内容。如《曹冲称象》的课后作业:阅读第四自然段,整理以下内容,谈谈曹冲称象的过程;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称石头的重量。

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是这么做的:

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师:自由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曹冲用什么方法来称象?生:先把大象赶进大船,然后在船的一侧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在船上装石头,最后再称船上的石头。师:看来人多力量大,我们一起把曹冲称象过程说清楚了。

观看视频,重新排序 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称石头的重量。

用上连接词,学习有序地讲述故事 用上“首先……然后……再……最后……”等词语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同桌互相练习,互相补充。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学会了讲述课文的内容。

最后,学生把在这节课学到的表示顺序的词语,运用到本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统编教科书课后练习设计是比较合理的,语文元素更清晰。它不仅培养表达能力,而且积累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把握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课后练习的价值,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使课后练习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载体,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仁增.我的语用教学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郜靖怡.紧扣课后练习 落实语文要素[J].小学语文教学.2019(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尚小学)

猜你喜欢

聚焦语文要素朗读课文
《青铜葵花》选段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