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2020-05-09余文刚
余文刚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此达到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以及提高学生团队协助意识的目的。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究,具体分析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顺应新课改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理解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涵义,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1]。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初中生,一般都将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当作重点,对于自身其他方面的发展并不重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采取的方式皆为“一言堂”、“满堂灌”等,也正是因为这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学习无法产生兴趣,甚至是厌恶学习。而教师则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笔记,听教师讲知识点,做好学习的规划便是好好学习,可是学生长期身处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很容易养成不动脑,不思考,只需要等着教师讲解的坏习惯。因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还能在小组学习中听取他人的想法,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开拓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2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
初中数学本身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初中生通过讨论问题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特别是在遇到数学难题时,一个人往往可能会被题目中的“烟雾弹迷惑”,进入“误区”而无从找出解决办法,但若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数学难题,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和小组荣誉,不仅能够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动力,还能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加油鼓劲,坚持不解,在通过每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后,完美的解决数学难题。另外,在小组合作时,还能帮助每位学生拓展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了解自己原本所不知道的知识要点,加强自身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能促进彼此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3有利于帮助学生综合发展以及全方面的成长
对比于以往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而言,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沟通、交流的时间,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拓宽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知识面。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与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述能力,让学生有阐述自身观点的勇气;另外,在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时,还能学会尊重他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措施
2.1构建和谐舒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在当前的社会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课堂中已经是一种非常主流的教学形式。好的学习小组能够促进整组成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里到外的提高了数学的效率。当然,也需要教师在开始的几节课上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这样在小组分配上才能将优等生、中等生、待进生进行科学的组合搭配,避免将优等生或者成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全部放在一组。追其根本,为什么要进行分组,不就是为了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吗?当小组中成绩较差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其他学习较好的学生便可帮他(她)讲解题目、解决问题,共同促进,一起进步。另外,按照全班人数来说,尽量将每组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并且还需要在每组中推选一位有能力并且可以进行总结的小组长,让小组长将本组中成员共同讨论后得到的一些想法与答案进行汇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2.2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后,教师应当经常的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习惯,如:自主独立思考问题、认真听取他人的想法、勇于尝试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熟练掌握各项合作技巧等。要想让学生养成以上这些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心对待,注意细节问题,在平时的课堂中对于那些习惯较好的学生不要吝啬鼓励,让学生有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进一步养成良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而学生们则需要懂得坚持,不放弃,要不断的完善自我,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让这个小组变得更加优秀,甚至于让这个班级变得更加优秀[2]。
2.3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小组评价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进行,要正确的把握公平性和主体性。在评价时不能只是教师进行点评,还需要小组自我点评,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另外,还可以让小组与小组间进行互评,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吸取经验,共同进步。为了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十分认真的对每一个小组进行十分合理的评价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当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时,还需要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整体合作交流的意识等都要进行全面的点评[3]。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课堂而言有利无害。而且根据实践证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希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能够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舒适和谐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杨玉兰.浅談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企业家,2018 (20):180-181.
[2]陶继成.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06):2-3.
[3]陈星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1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