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活动设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2020-05-09徐平

考试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初中教学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与认知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设置相应的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真实的体验相接,因此,教师在课堂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有效活动,在激发志趣的同时,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知行合一、实现素养生长。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法治;活动设置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对社会现象的提炼与总结,对社会现象的反馈与思考。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思索纳入具体的活动中,让他们带着体验,带着疑问,深化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设置的活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要改变这样的现象,让活动成为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上成长的催化剂。

一、 设置抢问活动,让学生提出问题

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而言,设置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因此设置的活动就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小学生喜欢表现,喜欢举手发言,有好胜的心理,教师可设置抢答的活动,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抢答就是教师根据文本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抢答,就是一个问题抛出去,会的学生立马站起来回答;如果答错了,其他的学生就不需要教师的点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抢答,一方面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另外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产生。教师在让学生抢答的时候,要设置一定的激励机制,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比如采取小组竞争的机制,学生每回答一次得一分,优胜组就是总分最多得组。其实对于这样的抢答活动,教师也可以改变模式:由原来的教师提问题,变为学生提问题,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对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教师不能直接地给他们灌输认知。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第一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为例,小组长先让组员提出问题,学生在预习之后,提出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塑料制品;為什么塑料制品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广泛地运用;它具有有些性能等。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问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他们将触角伸向了多维。他们继续问,塑料制品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通常一个塑料制品会用多长时间;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国家一天会产生多少塑料废弃物。可见,“抢问”给了学生激发好奇心的机会,给了他们深入事理的机会,也让他们进入话题的内核。学生抢问的时候,教师要做适当的引领,以让问题在深化的同时,又不偏离主题。抢问中,教师要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一方面,让学生知晓有关主题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然后之不足;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做一个挑战。总之,抢问活动,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气息。

二、 设置展示活动,让学生分析问题

一个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需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举手展示他们的思维,通过表演展示他们的想象能力;通过提交作业展示他们的分析能力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展示活动要多彩的、富有童趣的,能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的。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展示动手制作图表的能力。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而言,让学生看具体的数据分析,看直观的图表,他们就能理解背后的真相。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将文本转化为图表的能力,再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还以这节课为例,教师让学生将一周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情况做一个柱状图,即,每天使用了几个一次性塑料制品。教师将学生做的图表一一地张贴起来。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被展示,心里会多一份喜悦。同时,学生看到那么多大同小异的图表,会更能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每天都产生着,这些就是“白色污染”。其次,教师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学生的能力是多元的,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以让课堂生成更多素养。因此教师再设置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点燃学生的才能。有的学生会唱歌,在这节课中,就可以让他们唱一唱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歌曲。有学生有跳舞才能的,就让他们跳着广场舞,享受新鲜的空气。激活学生的才能,也激活他们学习的兴致,激活他们的思考。本节课,教师要学生自己演一群海龟,自己设计台词,将海龟在面对“白色污染”的那份苦与痛表现出来。首先学生将教室布置成大海的样子,地上都闪烁着蓝色的灯光。学生在地上放一些白色的塑料袋,几个学生扮演着海龟做着在海里翔游的姿势。“海龟”看到了白色的塑料袋以为是美味,就大快朵颐。吃过之后,“海龟”在海里的那种痛苦的状态被学生演活了。在表演的活动中,学生分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海龟会这样的痛苦;大海是它们的家,人们为什么要把白色塑料袋扔进大海;白色塑料袋是什么组成的,在海龟的肠胃里真的难消化吗。表演给分析最直观的场景,最直接的体验。教师让学生展示的方式还很多,展示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品味。

三、 设置讨论活动,让学生解决问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是要将书本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养成好的习惯,解决之前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提供一个准绳。要解决问题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教师可以设置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助互学的模式中自我提升,让他们有集中集体智慧的机会,也有发现别人有点的机会。讨论活动一般在小组之间进行。每个小组通常由六名学生组成,分为一个正组长,一个副组长,再加上四名成员。讨论前,小组长先确立了个讨论的话题,然后让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疑惑都得到了尊重,同时每个人的思维也都得到发展。为了避免有个别学生不发言,又有个别学生特别喜欢一直发言的现象。组长可以规定每个人的发言时间,让不会发言的学生有一个目标,争取能完成;同时也让喜欢发言的学生,有一个不断优化、不断提炼的空间。每个小组讨论之后,每个人都进行归纳,将一个小组的智慧集中起来。教师将各组的观点收集起来,进行对比,将不同的观点拿出来进行全班的讨论。明显地,这样的讨论,不但让学生解决了问题,也让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让他们配置了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还以这课为例,教师设置这样的讨论题:生活中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你想到了哪些“减塑”的好办法。这样的讨论是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将他们的认知变成真实的能力,也让讨论的结果去指导他们的生活,进而做到知行合一。学生讨论的时候都是从自己身上的塑料制品说起来。看到塑料的文具盒学生说可以把它换成铁皮做;看到身边的垃圾塑料袋,学生说,可以直接将垃圾放到纸篓里。看到超市里,每一个食品柜的旁边都是许多塑料袋,学生说,可以用纸袋代替。总之,学生从生活出发,他们几乎都能找到一些减塑的方法。讨论中,他们发现减塑是可行的。可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白色的污染呢。这就说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將问题进一步深化。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深化的问题,做好下一轮的讨论。明显地,讨论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成为深度学习的一种表现。讨论也让学生有了充足的自我学习的机会,有了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的机会。

四、 设置辩论活动,让学生深化问题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小学生喜欢问为什么,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许多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还有许多问不完的问题,但到了高年级这些问题就几乎没有了,一言以蔽之,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慢慢缺失。因此教师要引发学生去质疑、鼓励他们去质疑,让这样的思维方式重新回归在他们的学习中。在课堂设置辩论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让他们将问题深化。辩论,就是一个话题,有着不同的观点,让学生为自己支持的观点发声。传统的教学总是有标准的答案,但对于生活其实要复杂得多,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表达观点。设置的辩论话题,要与所讲的内容相关,要与学生的认知相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辩论的话题,以给学生在思维上的生长,问题上的拓展。在教学的每个框题下,教师都可以去创设一个辩论的话题,让学生辩一辩,论一论。一方面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产生兴趣,另外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将学到的认知与生活的体验集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教师能看到学生在辩论活动中的闪光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这样优点加以强化,进而变成学生的一种品质。

就这课而言,教师设置这样的辩题。要不要取消塑料袋与塑料包装。正方认为,要取消;反方认为,不能取消。教师让学生自由站队,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再去反驳对方的观点。辩论活动,让学生觉得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拿事实说话的课堂。正方认为,在所认识的污染中,白色污染已经超乎想象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为了地球家园,我们要禁止使用塑料袋与塑料包装。反方认为,塑料袋与塑料包装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只要在人们的心灵里栽种遵守保护环境的种子,就会将污染降到最低。正方继续说,在人们的素质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期许时,禁止使用是最好的办法。反方认为,可以制定严格的规定,对随意扔白色污染的人给予严格的处罚。这样就能让塑料制品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将不良因素降低到最低的范围里。在辩论中学生涉及的认知范围已经不再是问题本身。在本辩题中,学生就结合了人们生活的习惯以及相关的法律等,既让本辩题变得丰盈,也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可见,辩论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让整个教师都有了道德与法治的味道。

五、 结束语

活动育人,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将自己的思维与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也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与课堂的主人。在设置活动时,教师要能将各种资源充分地利用,将各种因素充分地调动,进而引发学生最大的潜能,使他们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继芳.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

[2]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

作者简介:徐平,吉林省榆树市,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双井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初中教学
道德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绘声绘色,童声飞扬—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迁移的探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