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镇生活的新一代蒙古族的民族认同的初步探讨
2020-05-09俞文怡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民族地区实施的牧民城镇化、生态移民,使更多的游牧民族将离开草原成为城镇居民。城镇生活的新一代蒙古族接触到蒙古族文化的机会很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不如以前老一辈。正确认识和加深少数民族新一代的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能够滋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格, 对于民族团结、民族地区与国家的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认同;蒙古族;人类学
一、问题缘起
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分别认识了几位成长在内蒙古包头和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同学,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已经汉化,会说和能听懂一些蒙古族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能力很薄弱,除了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是蒙古族,因此获得一些国家教育制度的优惠加分之外,很少受到不同对待。可以说他们比较全面地融入了主流的汉族文化,这让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已经这些早就远离了牧区的新一代蒙古族的民族认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民族地区实施的牧民城镇化、生态移民,使更多的游牧民族将离开草原成为城镇居民。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2017年底,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2万人,城镇化率69.1%。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蒙古族人口为285969人,占9.9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蒙古族人口增加78364人,增加37.75%。在城市化迅速发展下,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不断冲击弱势民族文化。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少数民族新一代人的民族认同,对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学族群认同研究主要是围绕原生论和工具论展开,在解释族群认同问题时存在强调其中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情况,或者是对两方面进行简单的叠加。这两种方式对于认识现实中的族群认同都有所欠缺。现实生活中的族群认同与历史进程、文化背景和时代话语紧密联系,因此文章关注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具体实践与活动,以此来了解他们的认同状况,并尝试讨论如何增强新一代蒙古族人的民族认同感。
二、概念界定
民族认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族认同是个体对单一民族的认同感,广义的民族认同感是对整个国家的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感也会出现两种极端状况,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出积极的民族认同状况,即群体之间会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差异减小,最后丧失民族特性。而消极的民族认同状况表现在对他者的态度上,即个体在强化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民族认同的要素主要可分为两类:基础要素,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等内容;一般要素則是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特征。城镇生活的新一代蒙古族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氛围,更多的认同因素是来自家庭熏陶、社会活动、历史记忆等
三、城镇新一代蒙古族人生活概况
结合本人的亲自接触和观察蒙古族同学的生活经历和其他学者的论文访谈资料可以归纳得出以下特征:
第一,饮食民俗方面。现代城市的餐饮发展非常迅速,物质条件较为优渥,家庭成员统一保持传统饮食习惯并不容易。访谈、观察中可以看到家庭中长辈多是在牧区长大,以白食、红食、茶、汤为主,饭桌上经常出现传统酥油、牛羊肉,基本保留了本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由于地理迁移等历史原因,自治区的汉人多是从陕西、山西等地迁过来的,也把晋、陕一带的面食传统带到此地,故馒头、烙饼、面条等都也已成为蒙古族的主食。长辈们还保留着如德吉礼的习俗,是指把饮食的德吉献给天地、诸神、祖先及长辈或客人,以此表达恭敬之情。年轻一代人受其影响,也能良好接受传统食物的味道,不过更多的是热衷于吃米、面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菜系。就餐时多无特殊饮食礼仪。
第二,服饰方面。服饰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由于与汉族的长期接触和交流,日常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蒙古服饰仅在节庆或参加文娱活动时作为本民族象征而穿着。受访的同学说,家中父母还认识一些当地的老裁缝,每逢节日与婚庆场合,都会身着在老裁缝那边定制的传统服饰。传统服饰以鲜艳颜色为主题色,家中都备有几套不同场合的蒙古袍,配以头饰和靴子。过去,传统服饰是日常生活中穿着的,是蒙古族的客观特征;而现在则成为特定场景下的族群身份标志。年轻人在对传统服饰的认同较高,多他们往往非常乐于通过明显可见区分的服饰、仪式来彰显自己的民族身份,例如主动选择蒙古族传统成人礼、结婚礼,从他们的朋友圈照片可以见到许多身着蒙古袍的聚会场景。
第三,语言文字方面。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促进民族发展、巩固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汉交往愈发频繁,蒙古族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了以汉语为主的交流工具。语言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模式的表现,是文化诸层面中最稳定的部分。但是在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蒙古人必须主动学习汉语普通话,减少族群间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行动障碍。实际上,很多蒙古族的家庭对后辈的语言和文化的培养中并没有放弃蒙古语言教学,通过在儿童早期上蒙古族传统的小托班和幼儿园,以此加深新一代蒙古族青少年的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第四,宗教信仰方面。蒙古族原始宗教是萨满教,崇拜“长生天”。明代之后,佛教的影响力逐渐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全国各地文化的流动,儒家思想也传入并扎根。现如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蒙古族宗教色彩并不浓厚,受汉族宗教信仰世俗化色彩较浓的影响,对于宗教的观念日趋淡化,更为重视现世生活。
第五,婚姻关系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形成了制度上的保障。蒙古族的婚姻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实行一夫一妻制,原来的一夫多妻、收继婚、纳妾等不复存在。从以往的内部通婚为主,到如今实现嫁、娶自由。随着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蒙古族人会因为学习、工作而外出,增加了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机会。新一代蒙古族对异文化的接受程度提高,蒙古族的族际通婚率有所提高。亲属交往方面,大多数迁移到城镇生活的蒙古族跟牧区老家的亲戚还保持着经常性的往来,每逢寒暑假,都会随家人赴老家探亲,家乡的亲戚朋友过着原汁原味的蒙古生活,逢年过节,仍然延用古朴的民俗民风,民族认同感也逐渐增强。
四、增强新一代蒙古族的民族认同策略分析
格尔茨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与他的亲戚、近邻、 宗教同伴束缚在一起,不仅是出于个人的情感实践中的必要、产生的共同利益或义务,还是源于一种原生情感。尽管从日常生活场景来看,城镇的蒙古族和汉族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在文化的主客观认同上仍然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征,他们的民族意识并没有淡化,血缘、语言和习俗等方面仍保持一致。
对于城镇长大的新一代蒙古族孩子而言,他们远离了蒙古族传统自然、人文环境,家庭以外接触到蒙古族民俗信息的机会不多,相关生活体验不足,如何增强新一代蒙古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当发挥相应的作用。家庭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因为父母的情感态度和身体行动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坚持用蒙古语交流,让孩子多多接触民族民俗信息,参加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例如那达慕大会、传统婚礼仪式等。在假期,回到牧区老家体验传统生活,回到家乡的草原上,看着一望无垠的草场、洁白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年轻人就难以忘记自己血液中的难以抗拒的原生情感。因为这些自然生态环境、生活风貌无一不提醒着蒙古族后人他们的来源,这些记忆在蒙古人心中始终是无法抹去的,是凝聚其认同心理、塑造其民族意识的重要因素。这样的亲身体验可以引导孩子产生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认同感产生于个体与外界的交往过程当中,蒙古族的原文化经过时间的涤荡,保留下了其中的精髓,族际的交流和互动使其他民族在很多方面认识并接受了蒙古族的习俗,也可以加深蒙古族内部认同。
学校作为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责任。内蒙古地区已开办有多所民族学校用于接收蒙古族的学生,蒙古族的孩子从小有条件接受蒙汉双语教学,其中呼和浩特市7所完全蒙语授课的学校2010年在校生为 2800人,2018年达到8340人,今年可能到达9000人。普通学校也可组织和挑选专职教师编撰教材,增设民族文化课程和丰富课程形式,如增加蒙古语言、文字教学、蒙古历史课,在体育课程中增加马术、射箭等蒙古传统竞技体育,在音乐课程中增加蒙古传统音乐。开展蒙文书法比赛、讲座和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实践形式,建设民族文化馆、蒙古包,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感受传统特色并参与其中,结合富有民族特色的形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民族认同感。一些蒙古族中小学位于市内,像是马术课、搭建蒙古包等课程开展时需要一定的原生態环境,那就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冬令营或者夏令营让学生直观地体验牧区生活和蒙古族传统习俗。在春季正式下羔子打羊毛的季节,可以专门放上一至二个星期的假专门做实践活动。
五、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意义
首先,从个体和国家的关系而言,民族认同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而良好的民族认同感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个体形成良好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前提。国家认同感是维系一个国家的重要方面。以家庭、学校为教育的主要场域,通过有组织的系统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主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通过增强文化认同来增强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滋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格, 促进各民族团结稳定。
其次,从文化多样性角度来看,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体系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需要各民族一起缔造和巩固,不仅需要强调对各自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要反哺和强大主流文化,从而巩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格局。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团结在一起。要使各民族关系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构建边境多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给予其公正、平等的发展权利。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迫抛弃一些原有的特质,又由于传入新的特质而得到补偿。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往来,剔除糟粕、落后的因素,留取精华、先进的部分,可以对本民族文化做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在蒙汉的长期交往互动中,蒙汉之间和而不同,多样性民族文化和睦共存、和谐共生、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这不仅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多民族长久生存的需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演变[J].西北民族研究,2015.
[2] 蒲涛.族群认同的宗教性建构:以兴蒙乡蒙古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 高永久,刘庸.城市社区民族文化涵化的类型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4] 王朝乐门.蒙古族中小学生民族认同感培养策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
[5] 张曙光.蒙古族那达慕的调查报告[A].文日焕主编,邢莉主持.中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的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6] 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出版社,2002:185.
[7]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03).
[8] 周大鸣.多元与互动: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05).
[9] 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
作者简介:俞文怡(1993- )女,安徽合肥人,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17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