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欧盟多语教育体系研究及借鉴
2020-05-09李秋梅
李秋梅
摘要:为了加强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的往来和人员的流动性以及迎合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欧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 力于推进多语教育。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多语教育的政策甚至法规,并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取了多种实践措施来实施多 语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正在与越来越多的国家进行多领域的合作,中国对外语人才的需 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因此,中国需要借鉴欧盟的做法,实施多语教育战略,培养多种外语人才,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关键词:多语教育;全球化;政策及实践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2.016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2—0069—05
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國际交往和利益的争取 与维护,都需要相应的语言支持。一个国家拥有的 外语资源与其获取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创造财富的 能力、开拓国际空间的能力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的能力等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随着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正在与越来越多的国 家进行经济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中国对外语人 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因此,中国需要有 一个应对全球化的多语教育战略,推进以母语教育 为基础的多语教育。
建国以来,中国的外语教育虽然开展了多语 教育,但英语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通用 语种(也称“小语种”)的教育长期被忽视,小语种人 才储备严重不足。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六十几 个,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绝大多数属 于“非通用语”的范畴。随着我国与这些国家在政 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渐紧密,外语建设面 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重新制定多语教育规划,培养 各种外语人才,使外语教育事业能够更好地为“一 带一路”战略服务,是外语教育界面临的当务之急。
为了加强欧盟的一体化和迎合经济全球化的 需要,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盟一直致力于推进多语教育。进入 21 世纪,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 甚至法规,如《欧洲委员会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多样性行动计划》《基础教育阶段语言学习指导手册》 等,用以指导各成员国的多语政策研究和多语教育 实践,使多语教育从被动地迎合政治和经济发展转 为自觉、主动地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这为我们 进一步推进多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欧盟多语教育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进程
欧洲联盟实行语言多元化政策有其内在与外 在的原因,并与欧洲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因为欧 盟的成员国众多,且多为多语种国家,语言多样化 是目前欧洲各国的现实,也是欧洲各国长期文化积 淀的成果。在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 克服成员国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同时尊重和保护 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是欧盟面临的一项巨大 挑战。而多语教育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一项重要战 略。
20 世纪 60 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反殖民主义运动 蓬勃展开。反殖民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恢复本 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欧洲各主 要国家开始试行多语教育,借以保持与前殖民地的 联系。但这种出于政治压力的多语教育的推行进展 缓慢,甚至有少数国家在几年后取消了基础教育阶 段的外语教育。[1]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开始加强。同时,随着欧盟成员国的不断增加,欧盟内部劳动力及技术的流动性随之增强。为了克服语 言对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障碍,促进欧盟内部经 济贸易等交流及迎合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欧盟重新 开始推动多语化教育,要求小学重新开设外语课 程。在此阶段,欧盟推行多语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 经济发展的需求。[2]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为了保持欧洲语言 和文化的多样性,战胜英语的霸权主义地位,欧盟 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甚至法规,对各国的多语教育进 行指导和规范,其目标是保存多样性的欧洲文化, 促进欧盟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促进欧 洲公民的自由流动以及培养具有民主、开放意识的 欧洲公民。
在欧盟的大力推动下,90 年代以来欧洲的多语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大多数欧盟国家在基础 教育阶段除了母语外,还教授两门外语。同时,欧盟把多语教育纳入终身学习框架内,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并为移民和外来务工者提供多种语言的培训,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
二、欧盟多语教育政策及规划
在欧盟推进的一体化进程中,欧盟语言政策经 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 着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加,各成员国之间交流中的语 言障碍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盟接连制定了一系列的语言政策,逐步形成多语教育政策。
1995年,欧盟发表了一份教育与培训白皮书——《教与学:走向学习型社会》。这份文件要求成员国公民至少掌握三种以上的语言,首次将“掌握三门欧盟语言”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之一。
2001 年,在“语言学习与欧洲公民资格”项目组历经 10 年的调查研究之后,欧盟正式出版发行了《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参框架》(以下简称《共参 框架》)。这是一份对推动欧盟多语教育影响力非常 巨大的一份政策性文件。
《共参框架》以欧洲理事会的总体语言政策,即 语言多元化政策为指导,就外语教学目标、教学能 力的构成及分级、测试和评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法等做了统一、明确的规范描述。《共参框架》再次 强调了语言多样化与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同时强 调了语言的不间断学习对发展多语能力的重要性。《共参框架》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在学校学习至少两 种外语。学校除了在课程设置中提供至少一种欧洲 语言以外,还要提供一种非欧洲语言的课程。
《共参框架》推动了欧洲多种外语教育领域的 国际合作,推动了欧盟各成员国多语教育的开展。它标志着外语教育已经跳出工具化的传统理念,提 升到培养具有民主、开放意识的欧洲公民的高度, 其中心思想就是建设一个多元化语言的欧洲。因 此,《共参框架》被视为欧洲外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重要文件。
2004 年欧盟委员会出台了《2004—2006 年语言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在 2004—2006 年间采取多项行动使各国公民都从终身性的语言学习中获益。这 些行动包括创建语言教学模范学校,加大对语言教 师的培训力度,建设语言学习社区等。[3]
欧盟 2004—2006 年促进语言多样性和多语教育的行动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促进语言学习的 行动。它强调了在一个文化多样化的地区,语言能 力对欧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它在整个欧洲范围 内促进了语言教育和学习。
2005 年 11 月,欧盟发布历史上第二份多语教育的政策文件——《新的多语言框架战略》。这份新的框架战略指出,所有欧洲公民广泛地理解和使用外语的能力,对欧盟努力开发互相开放、充满竞争力的经济体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外语能力能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增加經济的流动性,并确保欧洲企业能够更顺利地在全球市场中竞争。[3]
该文件通过出台教育和培训措施继续鼓励所 有公民学习并使用多种语言,它重点关注的是以下 领域:笔译,口译,信息技术在多语教育及培训方面 的应用。笔译和口译措施包括出版多语言数据库 (IATE),加强译员的初始培训,信息技术领域的活 动包括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语言技术开发项目。此 外,《新的多语言框架战略》首次提出,要确保公民 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接触欧盟立法、办事程序和有关 信息。这意味着欧盟本身也要增加对所属机构工作 人员的多语培训,以增加他们使用不同工作语言的 能力,以满足不同成员国民众的需求。
2008年2月,欧盟委员会举行了多语言政策部 长级会议。2008 年 9 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题为《语言多样性:欧洲的财富与共同的义务》的政策文件,系统地阐述了欧盟多语言教育政策,并对如何实施进行了规划。[3]该文件围绕三个中心议题:语言对跨文化交际及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性、语言的终身性学习及语言的繁荣。关于如何开展多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方案,这些方案包括了所有的语言,如外国语言、区域性语言、移民语言。该文件鼓励成员国充分发展和其他国家的交换学习和双向远程教学,因为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是学习其他语言最有效的方 法。此外,文件再次从增强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两方面指出了语言多元化与经济繁荣的关系。[4]
2009 年 5 月,欧盟教育部长理事会在关于《欧洲教育与培训合作战略框架》的决议中进一步制定了多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方案,制定了至 2020年为止的语言教育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欧委会推广儿童在早期进行两门外语的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多语教学,并将实现“1+2”,即在母语以外学习两门外语的目标作为语言工作的重点,以推动公民能够使用两种外语进行交流。
2010 年,欧盟在《里斯本条约》中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语言的多样性以及保护少数族裔语言的 条款,这使得语言多元化成为了一项具有法律意义 的硬性条款。[1]
2011—2013 年,欧洲理事会组织出版了许多有关多语教育的指导手册,用以指导各国的多语教育研究和实践。
通过对欧盟成立以来出台的主要语言教育政 策进行梳理,可以看出,欧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 动多语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和 全球化的需求,为成员国之间的顺畅交流减少障 碍,同时保护欧洲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欧盟不仅重 视基础教育阶段对青少年多种外语能力的培养,也 十分重视为成人和外来移民提供外语继续教育的 机会。欧盟所出台的一系列多语教育的政策法规为 多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宏观的指导。
三、欧盟多语教育实践
(一)基础教育阶段
1995 年,在欧盟提出“在校学生必须学习两门 欧洲国家的语言”之后,绝大多数的欧盟成员国在 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实施了外语教育。小学外语课 程的开设由 2000 年的 20% ? 25%增长到 2010 年的92% 。在西班牙、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在幼儿园阶段的最后一年就开始了外语教育,为小学的外语学习做准备。法国、冰岛、波兰等国家的外语教育开始于小学一、二年级。[5]在小学阶段,欧盟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一门外语,此外,他们还有权利选择学习第二门外语,学校至少为学生提供三种以上的外语供学生选择。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学习,到六年级时选修第二门外语。
欧盟国家中学阶段的外语教育受到极大重视, 如法国周课时数达到 4 ? 6 学时。学生可以学习第 二、第三外语,选择的语种多达十几种。除了一门欧 洲语言之外,学生还要选择一种非欧洲语言修读。部分欧盟国家高中的毕业会考提供十几种语言的考试。据统计,欧盟约60%的高中生学习了两门及两门以上外语,约30%的高中生学习了一门外语。[6]
在中学外语教学中,欧盟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浸 入式教学,聘任外教担任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双语 教学等。还常常为学生提供与国外的学生进行交流 的机会,开展夏令营、游学等活动,增加学生与目标 语接触的机会。
英国的杜·柯伊尔教授等在借鉴了盛行于加拿 大的浸入式教学法的基础上,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 提出适合欧洲语境的科目内容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的“课语整合式学习”。柯伊尔教授将这种教学定义 为“一种将科目内容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即 用一门非母语的语言来教科目内容,这门非母语语 言可以是外语、第二语言或是地区语言”。[7]如:德国很多学校在讲授《法国史》时使用法语来授课,这样就把《法国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法语学习融为一体。[7]1994 年,“课语整合式学习”得到欧盟的认可,进入 21 世纪以来,“课语整合式学习”在欧盟国家得到了大力推广,它已经成为欧洲许多学校的主流外语教学法。据 2016 年欧洲教育信息网的一项调查,除了葡萄牙、希腊等六个国家以外,“课语整合式学习”在多数欧盟国家都已被不同程度地推广。
“课语整合式学习”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注重 内容、语言、认知和文化四元素的并重,这与 2001 年《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参框架》中提出的外语教育应跳出工具性的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要培养具有民主和开放意识的欧洲公民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它能被欧洲理事会认可并得到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
(二)高等教育阶段
欧盟的各大高校自 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语言 共同参考框架》颁布以后,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更 好地开展多语教学,以培养出具有多语能力的国际 化人才。
为了响应欧盟理事会提出的培养高校毕业生 多语能力的倡导,欧洲的大多数高校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大力推进外语语种多样化。据欧盟官方 的数据显示,英语是欧洲大学生学习最广的外语, 约占 1/4,其次是法语,约占 1/3。学习德语、西班牙 语的人数排在第三和第四位。欧盟各大高校都积极 推进第二外语教学,大力丰富开设的外语语种,并 把欧盟所有的官方语言都纳入第二外语教学框架。
在欧盟的大力扶持下,很多高校都成立了语言 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多语教学和研究,他们努 力探索如何將国际化人才的外语语言能力与“全球 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近年来,欧洲中学盛行的将内容与语言融合的 “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学法也被欧洲很多高校采用。 例如德国很多高校用外语讲授学科知识,这有利于 学生将外语技能与专业学习结合在一起。
为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欧盟国家的很多 高校通过班级混合安排和宿舍混住等方式,有意识 地为学习外语的本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创造更多 的交流机会,增加了本国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外语实 践的机会,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校内的国际化空间。
还有一些高校,如慕尼黑大学设立了国际学术 语言教育中心,它通过计算机辅助和在线课程等手 段为学生提供外语学习辅导,并通过成立课外口语 俱乐部等方式,在校内构建外语学习者社区。
(三)继续教育阶段
欧盟鼓励所有公民学习并使用多种语言,以培养开放的、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欧洲公民。因此,欧 盟出台的一系列语言政策反复强调,语言教育是终 身学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学习体系中 应该贯穿语言教育。[4]为了落实公民的终身语言教 育,欧洲理事会在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在职 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欧盟很多成员国结合学生 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开设以实用语言技能为主的 外语课程;在社区学校里开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多 种外语培训以及翻译培训项目;鼓励外资企业开展 提高员工外语交际能力的语言培训活动;利用社区 大学、网络技术等努力为外国移民提供本国语言课 程,为跨国流动的民众提供多种语言服务,积极创 建语言学习社区,为所有公民实现“一门母语加两 门外语”的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机会。为了唤起公 民对学习外语的兴趣以及在成员国创造外语学习 氛围,欧盟委员会先后开展了“欧洲语言年”“欧洲 语言日”等活动,在活动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外 语教育合作与交流等项目。
(四)师资培训
欧盟成立之初,在少数成员国,如荷兰和意大利,合格的且有从业经验的基础外语教师的数量存 在着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多语教育的需 求。近年来,欧盟各国的政府或教育主管机构在外 语师资培训方面加大了投入,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工 资待遇得到了提高,同时积极引进外教,使师资短 缺的问题逐步得到了改善。
2000 年欧盟通过的《外语教师流动性行动计 划》将外语教师在国外进行长期的教育培训作为一 项重要目标 ,以 此来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2004 年欧盟通过了《欧洲外语教师教育纲要参考框架》,对外语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进行了规范。[8]
现在欧盟各国都普遍要求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师必须获得本科学位。大多数国家在选拔教师上设 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资格考试通过后,候选人还需参加教师培训及教学实习,荷兰和英国等国甚至要求候选人要具有在国外学习或工作一年的经历,最后由地方学术委员会决定是否授予候选人外语教师资格证。意大利政府则立法规定,从 2013-2014 学年开始,任教于高中或技术学校的外语教师,需要取得 欧洲《共同参考框架》规定的 C1 语言水平证书。
为了鼓励多语教学,欧盟委员会还专门设立了 欧洲语言标榜奖来奖励在多语教学领域具有创新 性贡献的教师。
在欧盟各项多语教育政策指引下,通过以上各 种有效的教学实践措施,欧盟的多语教育在近年来 得到了大力推广。目前欧盟的小学外语教育基本普 及,超过2/3的高中生会说两门以上外语,社 区外语教育的普及也使得更多的成年人有了学习 外语的机会。这大大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人员 的流动及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欧洲一 体化进程,同时加快了欧洲全球化的步伐。
四、欧盟多语教育对中国多语教育的借鉴
(一)加大多语教育力度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较为单一,即主要为外事外交工作服务,改革开放后,为了 引进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国家高 度重视英语教育,而仅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的非通用 语受到冷落,造成了英语“一语独大”的局面。这与 欧盟成立之前欧洲的外语教育情况非常相似。
随着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国家利益日益延 伸,国家建设与发展需要丰富的语言资源支撑。尤 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沿线发展 中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 出多样化的趋势。而相关非通用语种人才的缺乏, 已经成为我们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的障碍之一。 有的企业因为语言障碍,而与当地合作伙伴产生误 解,甚至丢掉订单的情况不时出现。
“一带一路”旨在打造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 合、文化包容的经济带和利益共同体。这一点与欧 盟提倡的建立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欧洲也有很多相 似之处。因此,我们应当借鉴欧盟的多语教育经验, 加大多语教育力度,开设更多的新语种专业,提高 非通用语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多语能力的国际化人 才,更好地促进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 文化交流,更好地为全球化战略服务。[9]
(二)制定多语教育规划
欧盟多语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多语教育需要有政府的顶层规划和政策支持。目前,英 语人才因供大于求,出现了严重的过剩,而非通用 语种的人才却不能满足需求。一方面,我国现有的 非通用语师资储备不足,难以支撑骤增的需求,人 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开设新语种决策 的科学性有待提高。[10]近年来部分高校确定了新增 语种的数量,但却忽略了自身师资储备不足等问 题,对相关语种的具体市场需求情况也了解不够。 因此,制定多语教育规划,对多语教育进行统一的 规范和指导,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模做好顶层设 计,这对推进国家外语战略转型、对接国家“一带一 路”战略发展、顺应全球化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在推行多语教育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問题是师资储备不足。借鉴欧盟的相关经验,对于目前急需的非通用语种的师资,我们可以积极引进外教,同时政府应加大投入,为国内具备高等学历的非通用语人才提供培训及出国进修学习的机会,尽快培养出合格的教师。同时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外语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规范教师队伍的选拔。
(四)采用多种模式培养“复语型”多语人才
目前,不少外语院校培养复语型人才的做法是“非通用语+英语”。但由于就业的压力,有的毕业生 凭借英语找到了工作后,非通用语主修专业却被束 之高阁,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因此,为进一步拓宽复语专业的选择范围,可以外,主修非通用语种的学生还可选修一门具有更强 通用性的同族语种,以提升就业竞争力。2.邻国同族 语复合,例如“泰语+缅甸语”“马来语+印尼语”。[1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以及“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中国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等领域的交 流日益密切,人员技术的往来不断加强,对外语人 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大的历史背 景下,多语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绪可望,王洪亮.欧盟多语教育政策及其基础教育阶段的实 践[J].外国教育研究,2014(06).
[2]傅荣,王克非.欧盟语言多元化政策及相关外语教育政策分 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01).
[3]柯常青.新世纪欧盟语言政策透视[J].世界教育信息,2011(02).
[4]周晓梅,王晋梅.欧盟语言多元化政策回顾[J].保山学院学 报,2013(03).
[5]谢倩.当代英国语言战略探析及借鉴[J].外语界,2015(04).
[6]刘海涛.欧洲联盟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A].李宇明.中国语 言生活 状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郑丽钦,洪明.欧洲多语语境下双语教学模式的新进展[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06).
[8]傅荣.论欧洲联盟语言多元化政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3).
[9]董希骁.中东欧国家语言政策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规划的影 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0).
[10]赵蓉晖.中国外语规划与外语政策的基本问题[J].云南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11]董希骁.我国欧洲非通用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语 言规划学研究,2016(02).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 and the flow of people between its member countries, to satisfy the need of globalization. The European Union has devoted itself to spreading multilingual education since its foundation. It has is- 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even laws on multilingual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time, besides, it has taken many kinds of measures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sta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lo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is cooperating with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 different fields, Chinas demand for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end to be more diversified day by day. Therefore, China needs to learn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to carry out multilingual ed- ucational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various kinds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o strengthen soft powers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multilingual education;globalization;policy and practice
[责任编辑:刘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