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落实语文要素中着地

2020-05-09劳小英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灰雀语文要素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以《灰雀》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提出利用“三阶五环”的课例研修范式开展教学的建议,从而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达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要素 《灰雀》 “三阶五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076-02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是一线教师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团队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为例,对践行“三阶五环”的课例研修范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一阶段:聚焦“目标内容精准定位”的研修

初读教材,我们知道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课后思考题共三道,一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二是默读课文,想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三是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由单元导读和课后思考题,我们初步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灰雀》是一篇语言简洁朴实、表达方式独特的课文,写的是一个男孩在公园里抓了一只灰雀,经过列宁的劝导,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灰雀归园的故事。整个故事的经过和结果,是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达方式是学生之前所没有接触过的,是教师需要重点把握和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1.能读懂文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揣摩他们内心各自的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以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3.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是能读懂文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揣摩他们心里的想法,而不是让学生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及他们各自的品质。

然而,第一次展示并没有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经过反思,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教师提的问题太多,在让学生逐个解决课后三个思考题的同时,还穿插了其他与本课教学联系不大的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学不透。2.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学生没有任何指导和帮扶的情况下,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自学,致使学生不知如何下手。

如何改进教学,借助哪些方法和策略来指导学生学习?在广西特级教师王丽玲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第二阶段的研修。

第二阶段:聚焦“教学方法、策略优化”的研修

首先,精减问题,优化教學过程。我们把课后三个问题变成一个问题,即“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聚焦人物对话,直指人物的内心,猜测他们的想法。至于对话的语气及找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就渗透在感悟对话内容、理解课文意思的教学中。

其次,教给学生猜测的方法和策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树立的意识。这节课,要用到本学期刚学的阅读策略——预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人物心里的想法,理解课文内容。如何让学生借助这个策略来开展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帮扶。在复习导入、学生朗读对话之后,我们指导学生猜测列宁和小男孩第一次对话时心里的想法,以习得方法。

以下是师生的课堂对话:

师:我们先来读读列宁和小男孩的第一次对话吧。(出示列宁与小男孩第一次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读)

师:列宁看到一个小男孩,就直接问小男孩有没有看见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他为什么这么问呀?请你猜猜他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用“他心里可能想   ”的句式来说一说。

生1:他心里可能想:小男孩会不会知道灰雀的下落呢?我过去问一问吧!

师:你为什么这么猜呀?

生1:因为列宁只看到小男孩一个人,所以只能向他询问。

师:没有其他人吗?

生1:可能没有。因为公园是在郊外,而且又是在冬天,应该没有其他人。

师:你真会读书,能联系上文来猜测列宁的想法。你能用询问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指导生1读出询问的语气)还有谁能说一说?

生2:列宁心里可能想:灰雀会不会是小男孩抓的?

师:你是说,列宁怀疑小男孩抓了灰雀?

生2:是的。

师:为什么呀?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2: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天气那么冷,一个小男孩跑来这里干什么?八成是来捉小鸟儿玩的。

师:你更厉害!不但联系课文内容,还联系了生活实际来猜想列宁的心理。你能用怀疑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指导生2读出怀疑的语气)

师:同学们,列宁问男孩的时候,把灰雀的外形特征都说得清清楚楚。列宁为什么这么清楚呢?

生3:因为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师:可见列宁对这三只灰雀是多么——熟悉,多么——喜爱。(板书:喜爱)这么惹人喜爱的灰雀突然不见了,列宁心里肯定很——着急,很——担心。你能通过读表现列宁的着急(担心)吗?(指导生读出语气)

就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抓住文本,走进列宁的内心,猜测他的想法。在学生猜想后,教师及时追问:你为什么这么猜呢?依据是什么?学生会联系上文、勾连生活……有理有据地说出缘由,教师及时小结猜测的方法,顺势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并引导学生结合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人物的品质,为后续的学生自学搭起一个支架。接着,让学生尝试着读懂小男孩与列宁第一次对话的内容,再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想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小组合作学习余下的对话,做批注,写想法。在学生汇报自学收获时,教师相机总结猜测方法,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认识人物。

经过两轮的设计、展示、观测、反思、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观测点就落在“学生能力发展与提升”的点上。这节课,我们要着眼于学生哪些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三阶段的研修。

第三阶段:聚焦“学生能力发展与提升”的研修

首先,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课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品读人物对话、猜测人物内心想法的教学中,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学生借助文本,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关注标点等方法,揣摩人物心理,理解课文的意思。整堂课,教师都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动力,从课堂观测来看,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已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是语文能力的提升。语言的构建与运用,由词到句再到段,是阶梯式的训练。一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本课主要关注“或者”和“果然”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下理解再运用。二是句式的认识与改写。把文中先果后因的句子抽出来,让学生观察它的特點,再改写为先因后果的句式,感受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三是课文内容的想象补白。抓住文中“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这句话中的留白“去哪了”,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说说灰雀的经历,并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下面是一个学生的表达:“我和伙伴们在公园里觅食,我不小心被一个小男孩抓住了,关在笼子里。今天一早,他来到笼前,先是喂给我一些面包渣,然后盯着我看了好久,接着自言自语地说:‘吃吧吃吧,吃饱了去找你的同伴!最后他打开笼子,亲手把我放飞了。”学生的表达虽简单,但很完整,合乎情理,人物形象同样鲜明。这个补白,既是表达的训练,又是主题的升华,更是思维的培养。

就这样,经过三个阶段的磨合,这节课才渐显成熟,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落实语文要素中成功着地。虽然当中会有很多不足,也会留下不少遗憾,但团队的伙伴在研修中又一次得到了成长。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教师教育发展的主题式校本教研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B2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劳小英(1971— ),女,广西合浦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灰雀语文要素学科核心素养
《灰雀》读后感
《灰雀》读后感
小白云和小灰雀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