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0-05-09栾玉芹金晓莉

科教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目标

栾玉芹 金晓莉

摘 要 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国际意识等重要任务,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当前高校是否能够实现人才国际化视野、提高人才综合文化素养的关键,也是深化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以华北科技学院为例,对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目标进行说明,探讨服务于该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期拓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1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general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is th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tal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improvement of talents' comprehensive cultural literacy, and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epen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takes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2019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nd its objectives, and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serv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o as to broaden the thinking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alents;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1 華北科技学院《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

华北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安全为特色的理工类院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安全素质,服务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精神,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适应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016年7月,我校全面启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根据修订意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指出其人才培养规格(理工类、经管类、人文类专业各有差异):具有一定的(或较高的)外语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或较高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为实现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原有的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专业均希望量体裁衣,定制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英语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亟待调整。

2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试教学阶段,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全国各类高校学生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二阶段:教学改革阶段,由于应试教学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由其带来的高分低能现象受到各方面的质疑,教育部2004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并于2007年修订实施,自此各大高校纷纷实施教学改革。第三阶段:2013年,教育部提出研制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指示高等学校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正式颁布。《教学指南》鼓励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具备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以及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进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的结合,实施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

借鉴国内其他高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我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展开,力求与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要由面向语言转而面向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因人而异,凸显专业特色,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充分体现语言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1 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反复斟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积极思考、多方调研、论证,最终将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服务于我校办学目标,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2.2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全校11个学院49个专业均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学校充分考虑到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允许各专业自由选择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因此,各专业的大学英语学时、学分选择呈现多样化。遵循“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将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课程满足起点较低的学生,提高阶段课程满足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不同阶段的课程开设充分尊重各專业的学生需求,构建由通用英语基础阶段课程、提高阶段课程(包括文化类、技能类、应用类、特殊用途类等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不同阶段的课程与课程之间具有关联性,并根据人才培养需求不断调整,按照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类协调统一的课型构建能够服务我校安全科技特色、注重内涵式发展、动态多元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基础阶段课程主要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包括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等课程,重在打基础,夯实各项语言技能和语言基础知识;提高阶段课程内容满足各专业订单式需求,如安全学院学生重视英语基础的强化,文法学院的学生注重听说技能的提升,艺术系学生希望学习更多的西方美学知识。将所有专业的需求进行调研汇总后,初步构建以下几类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文化类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赏析、英美文化概况等,重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文学素养;语言技能类课程包括中级英语听说、英汉互译,重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专门用途类课程开设有学术英语写作、学术英语阅读,安全科技英语等,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突出安全文化特色;语言测试类课程:雅思英语、托福英语、考研英语等,满足有出国、考研等意愿的学生需求。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丰富,选择更多元,充分体现了尊重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原则,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需要,有助于实现各专业国家人才质量培养标准中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

2.3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实施原则

为了使学习经验产生积累效应,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体系内课程之间应保持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泰勒)。无论是通用英语课程还是提高阶段的专门用途英语,各门课程之间保持连续性,均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教学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不同学科或文化背景下的核心词汇等语言技能上。顺序性强调从基础阶段到提高阶段课程的提升,在语言技能上逐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要求。整合性则突出协调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由不同模块的课程群组成的新课程体系,分别服务于学生的学业进阶、就业深造、综合人文素养提升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各种学习经验相互作用,进而共同实现大学英语总体教学目标。

此外,大学英语课程修习方式灵活,除规定的必修模块课程外,选修类课程类别和具体课程完全由学生决定。具体来说,基础阶段大学英语(1)、(2)为必修,达到基础目标的同学可以选择提高阶段课程,如有出国意愿的同学,可选择托福或雅思英语;希望今后可以提升翻译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英汉互译等。

分类别、分模块、分课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课程内涵,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根据我校办学特点、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导向等因素,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不同教师教学团队、更新课程内容,适时增加或删减课程体系中的子课程,实现课程体系内部课程的动态调整,个性化地完成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目标。

2.4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效果评价

评价与测试是检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评价方式各有侧重。基础阶段课程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提高阶段选修类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相互结合。终结性评价考试命题流程规范,由多名教师分别组成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团队完成命题,保证测试评价的科学与公平;形成性评估明确标准,在评价过程中,以课程内容任务为主,观测学生语言技能水平,做到量化,如学术论文阅读课程,学生需完成一次口头或书面报告,将规定的学术类文章的主要观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口头或书面的阐述,分析该文章的主要观点,考核学生的学术调查、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学生课堂出勤与参与讨论的情况均予以量化,考核其上课态度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等。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有效反馈教学,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应用型人才应该达到的英语学习目标。

3 结语

现阶段高校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服务对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王守仁)。因此,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各专业人才的需求,分类型、分模块的多元课程的组合能够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大学英语整体教学目标,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服务。

基金项目:2018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YYGJ058)

参考文献

[1] Tyler,Ralph W.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07-29.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王守仁.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教师队伍[J].外语界,2012(4):2-5.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山东高星级酒店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