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人才国际化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0-05-09魏延辉于立君李光春周雪梅韩云涛
魏延辉 于立君 李光春 周雪梅 韩云涛
摘 要 本科教育是强国基础,而国际化人才培养则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论述我国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背景及意义,阐述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我国目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出我国目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供目标。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培养 研究现状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04
Abstrac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 strong country, while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provides continuous impetus for China to achieve leapfrog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and the necessity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Second, it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provides targets for targeted improvement.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analysis
0 前言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人才的培养,其中高等教育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输送人才,是决定国家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而本科教育则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以本为本”思想,就是以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动摇的基石,以本科的人才培养做为高校育人的根基。2019年3月29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新时代,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要求一流的高校和学科一定要具备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条件。[1]多年以来,国际合作与交流一直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的职能,封闭教育注定是不会成功的。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只有放眼世界,开放合作交流,取长补短,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够不断创新,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形成和促进世界范围内教育的标准统一化,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中国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大国,截止2019年在校的大学生数量在2500万人,需要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实现高等院校人才教育世界强国。中国现有的高等院校人才教育数量和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人才教育对比来看,在教育资源、人才质量、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方面,不能与庞大的本科教育规模成正比。在目前我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高等院校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很多的了解世界各国发展趋势、风俗国情、法律法规、民族文化、熟悉国际事务和经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高层次人才应具有正确的三观教育,应具有远大目标、站在时代的高地、清醒头脑意识,能够不断学习以及能够参加国际事务的能力,熟悉运用通用国际外语,能够自如的进行专业外语交流和沟通与协作的能力。因此,我国要下大力气培养国际化高等人才,提高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水平,实现教育数量大国向教育质量强国的转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都将教育国际化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如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新理念,输送大量的学生到英美国家进行本科教育学习,同时在本国国土建立了多达6所“国际大学”,在其它的本土大学建立了冠以“国际”的31个新的学部,55个系和4个硏究院。这为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一度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3月,欧洲大学协会发布了《2010趋势》的报告。报告指出:博洛尼亚高等教育体系应使欧洲各国的大学学位认可、质量、保障、标准趋于一致。10年来,博洛尼亚教育体系为构造一个强大的共同的高等教育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欧洲高等教育区需要加强学校内部改革,在国际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与高等院校要极大地促进教师和学生在不同国家和学校之间的流动,建立更广泛、无国界、无校界交流合作关系。
1.2 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的人才教育自成体系,“重文轻理”现象突出,随着外国的入侵,我们才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从此模仿和跟随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长期的闭关锁国后,在清朝末期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师承欧洲,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认为向西方学习,并不等于学习西方的一切,要学习西方的“长技”,也就是西方比中国更先进的东西,例如技术、军事、文化、思想等等,这样中国就能够强大起来,从而战胜和制止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那时我国广泛派遣留学生到法国、日本、美国学习先进技术、军事技术。民国时期主要向美国学习,建国后则学习苏联,改革开放后又逐渐倾向于美国模式,当前又强调融会贯通,学习世界各国所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重上正轨,开始与国外的许多大学开始进行合作交流和办学,派遣大量的教师和学生去访学和交流,中国的国际化大门彻底敞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相继与美国高校合作举办学位班和成立研究中心。[2]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也相继出台,1995年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2003 年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2019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国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不断调整中国合作办学的方向和政策,也体现国家迫切渴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决心。一系列的规定和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进入了一个高速快速发展的时期。[3]
(1)按照合作方的角度来划分,我国与国外合作办学方式有三种:①融合型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保留双方学校的教学模式,既保持原有熟悉的模式,也包含新的模式;②嫁接型模式,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完成对方学校开设课程的评估,互认对方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学分,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充分接触到不同的教学理念,并获得两个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③松散型模式,是通过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同时学生去国外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加快学生交流学习的进程,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4]这是目前最广泛的一种合作交流方式。
(2)按照与国外高校合作的方式划分,主要是“一对一”的形式,目前大多数与国外高校合作合作都采用这种合作交流模式。这种方式中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国外的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在一些专业相近的方向进行合作。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是多方合作模式,也就是有更多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形成一个国际交流合作联盟,实现几所学校之间的资源可以达到共享,相互承认学历和学分。[5]目前国内有一些985院校与国外知名高等院校建立高等院校国际化合作联盟,进行合作方式的积极探索,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3)由于工科很多专业设计国防领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按照当前合作办学的学科构成上,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以应用文科为主,其中文科的经济管理类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我国当前共有7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机构最多,占 36%,外国语言文学类占 19%,电子信息类占13%,经济学类占10%,艺术类占5%,教育学类占3%,其他类占14%。
2 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1)与国外高等院校合作水平偏低。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本科教育方面的合作不多,存在着合作层次偏低、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长期合作形式不变化的情况;从合作办学形式上看,主要是一些零散的、少数的合作方式,如对教师进行短期的国际化培训,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国际化素养和专业水平,聘请来中方讲学的国外教师没有充分考核,水平良莠不齐,来中方院校短期的讲学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合作办学的模式不清晰,形式比较单一。
(2)教师的国际化培养认识不够。教师国际化素养和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国际化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国际化教育意识淡漠,大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本科教学国际化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课,但往往仅是在课件中出现一些简单专业英文单词,大部分还是用中文讲解,国际化理念没有真正体现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开展双语授课和国际化教学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授课听不懂,为了学习干脆找本中文教材自学,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意识。
(3)本科生出国交流名额少,费用昂贵。我国许多高等学校都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本科生交换的联合培养,但是涉及面较窄,以我校自动化专业为例,每年仅有几个名额,而且家长要承担国内一般家庭无法承受的昂贵出国费用,极大地限制出国交流人数,因此大多数学生无法亲身感受和体会国外大学教师授课的思维、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方法。
(4)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本科教育无法实现国际化对接。国内的外语教育还是应试形式,本科生普遍存在聽说能力较差的情况,科技词汇掌握不足,教育培养体系不完整,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和专业交流语境,仍然采用传统的、形式单一的专业英语课,而且仅限于课堂教授,学生兴趣不够,没有循序渐进,涉及的课程类别比较少,无法与国外高校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存在专业交流障碍。此外,目前本科生接触的专业知识较少,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应先进技术和知识。
3 结语
与国际化进行接轨是当代中国人才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国的人才国际化培养任重道远,问题和阻碍较多,人口基数庞大。因此需要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接轨,走出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独特、高速发展道路,使得中国教育水平赶超国际发达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2019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院校合作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B13)
参考文献
[1] 徐涔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19(07):17-19.
[2] 伍宸,宋永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变迁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53-58.
[3] 申志永,袁素娟,田泽中,韩占东.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构成[J].教育现代化,2019.6(29):1-2.
[4] 孙航.“四位一体”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2):174-178.
[5] 侯建华,韩文娟,王小峰,刘建华,李倩.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J].教育现代化,2019.6(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