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内容”的思考
2020-05-09黎云
【摘要】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内容”情况的调查,论述让学生关注文本内容的方法,提出让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来审视和感受文本内容的教学建议,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文本内容的精妙。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关注 内容 思考 素材 表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113-02
阅读教学围绕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已经在实践层面走了一个来回:先是以感悟为主要方式的体验教学,重在关注文本内容,落在文本内容理解、主题感悟以及情感体会上;随后开始关注文本语言形式,聚焦写作方法,发展语言能力。其实,“和谐统一”的最终落脚点绝不是要让工具性和人文性比个高低,而是要在融合过程中达成协同并进的目的。因此,在充分关注语言形式和写作策略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放松对文本内容的关注,要让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来审视文本内容,感受文本内容的适切与匹配。这才是最大限度地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理念。下面,笔者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面》这篇课文为例,分享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调查:仅仅关注写作方法并不是完整的阅读教学
一位教师在公开教学研究活动中执教了课文《一面》,整节课从作者表达方法和语言形式的维度展开,不可谓不扎实,不可谓不精彩,学生似乎也收获满满。对此,笔者对学生做了个现场调查:这篇课文最大的特色在哪里?你最想学习课文中哪一个方面?不少学生表示课文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很有特色,我们以后在写人时可以借鉴运用。不错,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可谓是经典,不仅生动传神,而且对鲁迅先生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不同视角的描写,的确值得细细品析和迁移借鉴。但这篇课文被编选入教材,仅仅就是一处外貌描写的价值吗?教学完这篇课文,显然不应该局限于这个单一的形式之中。笔者继续调查:除了外貌描写的方法,你还学习到什么?此时,很多学生都是一脸茫然。再通过更加明确的追问:在课文的内容方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笔者发现,学生完全是云里雾里。出现这样的状况并不意外,因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涉及课文内容,后来有一名学生指出: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那种关心青年进步的精神。很显然,这样的回答与编者编选此文的用意并不相干,并且一个还未毕业的小学生似乎还不需要具备这样的精神品质……
其实,不仅仅是对这篇课文,对其他课文的学习,现在很多学生或许还能对写作方法的精妙说出个一二三四,但对于内容层面的精妙就哑口无言……这样的理解绝不是阅读教学应有的终极目标,也绝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完整理解,而需要在关注工具性层面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作者设置的内容之精妙。
二、反思:学生能读懂、概括课文内容是否就等于真正理解了课文
学习完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或者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梳理,并不等于就彻底、通透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比如学习了《一面》之后,学生进行这样的概括: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鲁迅先生对作者的关心,他看到作者想买书但又买不起,就以最低价把一本书卖给了作者,同时还顺带送给作者一本书,說明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十分关心。这样的概括肯定是正确的,但学生就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感知到课文内容的精妙了吗?显然没有,任何一篇文本的产生都有着其丰富、独特的背景,这些背景包含了社会历史状态、作者创作时的处境和心境等。阅读教学如果脱离了背景,而将视野局限于某一篇逼仄的课文中,是难以真正理解文本内在的价值内涵的。只有真正地融入多维元素,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本内在价值的美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教师仍旧将视野局限在文本自身之中,学生也只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以及课文是怎么写的——乍一看,阅读教学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已经涉及了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已经促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和谐统一”,如果学生难以说出“内容的好”,就意味着课文中蕴藏的丰富内在意蕴,其实并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还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加以积极落实。
三、践行:多维视角让学生洞察内容的精妙
文本的感知与解读,无外乎三个层面: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当下,阅读教学已经对前面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对于第三个层面的落实还远远不够。《一面》作为一篇叙事文,在教学中肯定需要关注作者深刻、新颖的立意,关注浓烈真挚的情感,关注典型鲜活的素材,关注生动立体的形象。一篇课文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有所建树,我们可以紧扣其中一个方面来解读,让学生在一课一得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铸造认知体验,解构文本内容的表达之妙。
阿累的这篇《一面》是鲁迅先生1936年去世之后的纪念之文,当时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多,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够从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呢?这主要在于作者独特的视角和内容素材。
首先,文章的选材独一无二。由于鲁迅先生以杂文著称于世,给世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怒目圆睁、短发力竖,所写的杂文如同一把把坚韧的匕首插向了敌人的胸膛,所以只要一提起鲁迅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将其面容定格于冷峻而严肃的状态。而阿累的这篇《一面》树立的是另一种状态的鲁迅形象,写出了鲁迅温和的一面,展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炽热的关爱,就如同是百花丛中的一点新绿一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外,作者所写的内容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与鲁迅先生真实相处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素材,呈现了与其他纪念鲁迅先生完全不同的材料,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多维,让读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
其次,作者与众不同的身份。鲁迅先生在去世之前,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不仅在教育界、文化界享有较高的声望,同样在演艺界和政界也是极具影响力,因而在去世之后纪念文章都是出自各个领域的名家,其中不乏教授、政要等社会高层人士。但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当时只是一个公交车司机,无论是名声,还是地位,抑或是资历都无法与其他人相提并论,甚至连自家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而这种独特的身份却成了获取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者并没有隐讳,而是将自己的处境、状态和身份融入文章之中,这看似是顺其自然的一种交代,其实蕴藏着作者写作的独运匠心。
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课文中所描写到的,一个则是悄然地蕴藏在文本内容中。如果教师不能从中进行点拨与引导,很多学生是不会关注到的,而恰恰是这两点构成了这篇文章独特的内容元素,也正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所应该关注的文本内容。因此,我们除了要关注作者在文本中写了什么,还需要从作者表达的视角出发——这一视角主要包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独特的身份。这篇课文中,作者就是以其真实的身份呈现的,课文中所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就展现出极其可信的价值。即便是相同的内容,如果作者的身份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应该是完全不同的。这样审视这篇课文的内容,就能让学生从更加立体而多维的角度来理解课文所呈现出来的价值。
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引导学生从作者独特的身份视角来关注课文内容,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介入到文本内容中,更加清晰而立体地关注和审视课文内容,从而洞察文本内容的精妙。这样的视角并没有完全从工具性层面直接面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但对于学生写作实践仍旧具有积极而丰富的指导性、借鉴性等价值。
阅读教学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写了什么和作者是怎么写的两个层面上,而要让学生在工具性层面的关照下,通过阅读来获取启示:在写作中应该选择怎样的素材,应该如何整合、加工素材,才能写出更加独特而新颖的文章,从而真正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助力。
作者简介:黎云(1979—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