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

2020-05-09焦小炜丁建国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对策分析

焦小炜 丁建国

摘 要:2015年以来,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河北省高校中持续稳步推进发展。利用网络与实地结合调查法与文献研究法,对河北省高校现有众创空间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扶植政策多而杂、缺乏特色、师资力量薄弱和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方面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9.03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而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和产出大量科研创新成果的机构,在建设众创空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力推动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可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的持续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高校现有众创空间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政府、高校、企业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 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现状

根据对河北省高校的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11月30日,113所高校建成146个众创空间,3所高校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2所高校尚无建设计划。

(1)各高校建设时期和规模不一。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起步最早;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最早;河北大学众创空间数量为全省最多;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孵化园面积最大,总面积16000平方米。总共约有80多所高校建有1000平米以上众创空间,有10多所高校建有200平米左右众创空间。

(2)部分高校获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得到沧州市政府支持,由财政预算安排5000万专项资金用于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所需设施和运营费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获廊坊市500万资金支持;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与沧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面向毕业生开展免费创业培训等。

(3)发展较好、特色鲜明的高校众创空间成绩显著。部分高校众创空间定位高,紧密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规划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北农业大学建设了首批3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正在建设“生物制造+”“创意铺子”等专业化的众创空间,为河北农业尤其是太行山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挥铁路特色,创建更加灵活的孵化机制模式,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独有的行业特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2 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高校众创空间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目前教育、发改、人社、科技、团委等部门对众创空间叫法和建设标准不统一。政策的倾向性不一样,如教育部门侧重于创业人数与实体数量,人社部门侧重于毕业生创业培训,科技部门则强调成果转化率,团委侧重于协会数量和训练项目。扶植政策多而杂,仅少数高校主动争取到政策支持。

(2)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模式雷同,缺乏核心优势特色。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按照要求建成了众创空间,但由于缺乏系统设计和规划,造成发展模式雷同、活动形式单一,优势特色不明显,产教融合不紧密,入驻团队水平参差不齐,不能保证众创空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高校众创空间的工作人员和师资力量不足。随着众创空间规模扩大,内涵建设任务增多,日常事务性工作和导师工作越来越繁杂,需要专职众创空间工作人员和高质量的师资人员。目前,对工作人员的发展路径不清晰,晋升通道不明确,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工作量计算、所受奖励、评聘职称时分量不足。导致部分学校没有人愿意到众创空间工作,更无法实现单独设置创新创业工作部门、专职教师负责相关工作。

(4)融资渠道不畅通,经费投入不足。众创空间入驻项目、企业等创新创业主体,对政府各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理解不到位,缺乏主动申请。2/3左右的高校众创空间没有享受到政府资金支持,少部分高校众创空间获得过政府资金支持的主体,但绝大多数集中在民办高职专科,且都是科技厅的项目支持资金。政策供给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距离,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主体在实际运行中对于能否享受到相关政策扶持表示困惑。

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缺乏政府各部门统筹规划。目前教育部门为高校众创空间的牵头部门,但是高校众创空间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推动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服务,这就需要科技部门、组织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牵头,制定相应激励考评政策(与科研、项目、人才评聘、奖金、股权等挂钩)。面向大学生的众创空间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是百年树人的基础性工程。政府部门要从育人的战略出发,统筹扶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鼓励学校专注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2)高校对众创空间的规划缺乏系统性设计。部分高校的众创空间建设存在以行政行为为主导和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缺乏对创新创业系统的自主规划设计,更缺乏围绕各自的学科特色及优势打造自身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色的理念。

(3)高校对众创空间的管理人员对政策理解和认知存在偏差。各高校在政策文件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很大差异,没有在管理层面形成统一共识。需要主管部门对政策解读和认知方面加大培训交流力度,力争各高校对政策理解到位,避免出现执行偏差。

(4)部分高校欠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性和开拓力度。部分高校依然保持“传统教学+创业大赛”的陈旧模式,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课程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科学性,课程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双创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部分高校还停留在竞赛、创业小实践层面,未能设计系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3 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众创空间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1)政府做好宏观指导。在引导、促进高校众创空间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始终做好宏观的布局与规划,规范众创空间发展路径,加大对于众创空间的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统一众创空间建设标准,加强监督考核。

(2)政府统筹众创空间工作人员编制与待遇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新领域,政府要能统筹考虑编制、干部指数,能够让学校明确众创空间工作人员及发展路径问题等。目前,教师在众创空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建议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清晰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工作量折算办法、奖励分值等问题,明确优秀创业导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加分政策等。

(3)鼓励地方政府部门支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支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可与高校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站,引导驻地高校成立众创空间联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进当地高校众创空间建设。

(4)政府设置长期专项建设或引导基金。建设基金用于众创空间的硬件建设,引导基金用于全省高校众创空间的师资培训、国际交流、项目展示等。各高校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特别是办学规模相对较小的高校,资金缺口较大,专项建设引导基金的投入,对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提高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起点。

(5)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推进众创空间差异化、特色发展。绩效考核旨在督促和激励各高校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对建设成效好的众创空间进行奖励,对建设成效差的众创空间进行督促。考核内容可包括服务对象情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提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情况、强化内涵发展探索特色品牌情况、自身存在不足原因及对策分析等。考核结果可分档进行,考核结果可应用于后续资金投入力度、参加竞赛名额分配等方面。

3.2 高校众创空间发挥应有作用

(1)发挥学科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校众创空间与研究机构、科技企业研发中心等建立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将高校的人力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和地方资源等紧密结合,推动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创造价值。

(2)众创空间发挥行业辐射作用,带动地方经济。高校众创空间制度化、常态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激活地方创新活力有很大帮助。充分发挥众创空间在共享办公、创业辅导、工商注册等核心孵化功能方面的优势,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服务,吸引学生、专业老师、社会企业投身其中。

3.3 建设高水平的创业导师队伍,充分發挥创业导师的积极作用

各高校应鼓励行业技术专家、学者、相关政府人士、成功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形成具备专业性的创业辅导导师团队,采取灵活形式,多方位联动,使创业孵化者与导师团队能有效沟通对接。校外创业导师的及时指导和共同参与,对学生创业团队的成长将会有很大帮助。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帮助对于他们来说有决定性意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落实创业导师奖励政策,加强对优秀创业导师的宣传,以解决导师指导积极性不高、指导效果欠佳、指导时间难以保证等问题,引导创业导师按“自愿参加,公益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原则参与创业指导服务”。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导师帮扶机制,并且完善和规范创业导师的任职标准和准入机制,充分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创业指导老师专业培训,为未来队伍专家化、指导专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3.4 提倡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相融合

构建“政、产、学、研、用”五方联动的众创空间运行模式,是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的最佳选择。“政”,是密切关注教育厅、人社厅、科技厅、团省委等政府部门出台的创新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做到熟知政策、用好政策,争取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帮助。比如积极参与科技局开展的各项扶持创新创业的项目评审;积极与当地就业服务局就创新创业开展各项合作等。“产”,是广泛开展与相关企业、风险投资的合作,引进风险投资、开展项目合作,使学生的创业项目可以得到风投的注资和市场化的运营。“学”,是从育人的角度整合高校优势教学和学生资源,在导师聘请、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研”,是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在项目开发、协同创新上紧密合作,推动优质研究成果不断诞生。“用”,是众创空间诞生的知识、产品、服务,在终端客户中的使用,并反馈优化信息,形成资源共享、共生共赢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4 结语

众创空间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的需求,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高校作为建设众创空间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高校、企业要协同发力,构建促进众创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教育、金融、科技等相关配套制度,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高校发挥在众创空间建设运营方面的独特优势,让创新创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强力引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11/c_1114601391.htm.

[2]张德虎.“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6):74-78.

[3]王涛.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定位与建设路径探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41-43,92.

[4]刘芹良,解学芳.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下众创空间生成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2):240-247.

[5]韩旭.“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客空间”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240-247.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对策分析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