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2020-05-08赵长河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徽箴言美美

赵长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大硕士生导师,“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北京丰台区兼职教研员,北京特级教师工作室(丰台)主持人。倡导并践行“语用性语文教学”,主持结题国家、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项。

又逢毕业季,同学们要我说一些嘱咐的话。回想三年来与你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念想将来你们新的成长的时时刻刻,赵老师决定还是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送给大家。

创造美好,首先要辨析何谓美好。也许,曾经的母校,是美好的乌托邦。但我们必定要学会在社会环境中辨析美丑。在这样一个炫时代,当我们遭遇郭美美式的炫丑当美时,当我们遭遇假捐门式以美掩丑事件时;因为丑恶露骨得昭然若揭,我们当然能够识别并且打假揭丑。但是,当我们遭遇打着“为你好”的招牌,干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时,校徽上的八字箴言还能够把我们从自私的人性泥淖中拽回来吗?

“各美其美”,现在要说说“各美”了。“各美”首先要遵循“不欲勿施”的校徽箴言,你在向世界展示美好时,应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同学们,将来你创造了大量财富,你慈善捐款了;但却强行让领取善款的人签字,你的“各美”就违反了“不欲勿施”的校徽箴言,同学们,只有大家把这种辨析美丑的习惯带出校门,只有我们将来始终以校徽“不欲勿施,立人达人”的箴言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才能真正地各美其美。

接下来,我们说说“美人之美”。美人之美,我们才能更好地各美其美。何谓“美人之美”?先得说说“人之美”。发现人之美,我们通常的概念是抓住一个人的主要品性。如果这个人品性的主要方面是好的,我们通常就会肯定这个人,接纳这个人。这个人的本质也是美的。其实,发现人之美,更要我们发现主流本质已堕入丑恶的人身上的美。发现并激发他们身上留存的人性之美,进而使他们变成向善求美之人。这个人为什么不能在社会正能量的激发中,变成一个向善求美之人呢?

“美人之美”的第一个“美”,当然首先是赞美和点赞。这样的点赞,是为我们这个社会积聚正能量,是为我们自己能够各美其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那种只看到社会丑恶面,只是充当社会批判家的人,我们要敬而远之。我们要培养自己身上的现代公民意识;这个现代公民意识,是社会批判意识更是社会建设意识。这样的社会建设意识,其实就是各美其美的意识。

我们要牢记并努力践行的美人之美,还不止于赞人之美。它还是成人之美,成就人美事好事;是助人之美,幫助人向善求美;是促人之美,促使人向善求美。

当然,美人之美绝不是“你好他好大家好”的无原则地赞美,那样一种“人之美”有时是丑恶。对这样一种“人之美”的赞美,便是和稀泥甚至助纣为虐了。我们当然要坚决摒弃这样的美人之美。

有了美人之美的氛围,社会成员充分地各美其美,这才能为美美与共积累足够的正能量。

在这样一个地球村时代,人类已不得不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迎接挑战,共同走好发展之路。同学们,作为具有家国在胸情怀的二中学子,我们除了要有这样的“美美与共”的宽阔胸襟和宏大视野,还要能够把这种美美与共的理念落实到将来具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南人北人,东部西部,城市乡村,我们如何相处;亚洲欧洲,黑发金发,土著移民,我们怎样合作。这些,都是我们离开母校早晚要独自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在这个多元的世界,各美其美,绽放我们独特的美丽,为他人展示美丽创设美好的环境。然后,我们美人之美,为自己展示美丽营构美好的环境。一方面,我们可以“独特”,也应该“不同”,但与他人“不同”中要“和”,才能美美与共。

祝各位前程与美相伴!在未来的世界真正地开出一朵花来!

你们的朋友赵长河。

猜你喜欢

校徽箴言美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我的心爱之物
婚纱照
二则
茶的箴言
营救美美周
讨厌
谁更狡猾
人就这么一辈子
火了高校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