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08顾晓春
顾晓春
世上没有哪一种行业像教育这样,能够以一个人的力量对其他人产生如此深远和持续不断的影响。班主任是怎样的人,用怎样的心态、方式去处事,都会成为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在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后,笔者深刻感觉到一位可亲可敬、又不时地能在人生关键的节点给学生以指点的班主任,才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的人。
因此,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一份事业去思考和追求的人,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班级要有怎样的奋斗目标,自己要对学生施加怎样的影响,要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怎样的平台,并为这个平台的持续运转提供怎样的保障。所有班主任都想铸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但是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而班级文化就完全可以成为建设优秀班集体的一个切入点。
精神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搞定的,它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久。我给我们班制定的是两年的目标,只要班级照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就是我的成功。精神文化的形成,我注重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有目标,山才能攀得高
“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激励学生自由地、自觉地实现集体的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要将班级引向何方,目标确立尤为关键。一开学,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分析,然后引领同学们进行班级目标的讨论和确定,最终我们确定了16个字的班级目标“培养习惯提高素质铸就品格享受成功”。优秀班集体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本身有着不同的性格,再加上高一班主任的影响,所以各种习惯、常规都还在养成阶段,我将这个奋斗目标的实现时间定为一年。
高中,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升学率。进入高三,我会举行一个以《高三,我们来了》为主题的班会,在这个班会上,我会郑重宣布我们班级目标。这个目标比高二学生的水平要略高一些,因为我坚信目标就是“跳一跳,够得着”。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目标激励性与学生追求的目标性质、目标高低和实现目标的提法有关。如果学生感到目标“高不可攀”,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无所谓”情绪。反之,目标太低,唾手可得,也会损伤学生成就感和自尊心,因此,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学生合理而可能達到的需要的“热点”,切合他们期望目标和抱负水平,善于制定富有感召力的“一定实现”的目标来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强大持久的内驱力。针对这个目标,我们同学对照自己的水平,看自己是不是有机会成为我们的目标团队。每次大型考试结束以后,我都会为模拟线上的同学合影,贴在教室里,记录下每一个同学追逐梦想的旅程。
当然,我们的目标又绝对不仅仅是高考,绝不能缺少的是针对人的品质的目标。在我的教室前面一直有一个标语:“真正的高考成功者,不是高考分数考得最好的人,而是在高三一年努力成长起来的你。经历挫折,你更坚强;经历磨难,你更乐观。而这些品质对你的一生有益。”通过这个标语告诉每一个学生,我们现在的所吃的苦并不仅仅就是为了高考,而是通过这一年高考的磨砺能让学生成为守规矩能吃苦的孩子。
有诚意,路才能走得远
怎样充分调动每个人关心集体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向奋斗目标一步步走近而不至于目标空设、半路夭折呢?唯有唤起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诚意,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拢到班级中来,让他们感受温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在逐渐改掉自己急躁容易发脾气的毛病。而是不断的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念,我们是坐在同一条船上的,齐心协力才可以走得更远。
开学初,我就向学生强调,学生的过去和我无关,我只关注的是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每个人无论曾经如何,到了这个班,都有怀揣梦想、仰望星空的权利,也有脚踏实地、天天向上的动力。学生生日时有我的祝福,学生困惑时有我们交流的反思本,学生犯错时有我的循循善诱,学生走到十字路口时,有我的引导。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
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的理解就是,学生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缺少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班主任。比如,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学习不努力,但是有一次放假回校,他第一个到教室。我当时在布置教室标语就和他打了个招呼也没有多说什么,教室里的凳子还在桌子上面,维持着放假前打扫卫生的状态。这个西藏生走到自己位置上把凳子放了下来,又很自然的帮同桌的凳子放了下来,然后开始帮其他同学把凳子放好。后来来的同学看到了也来主动帮忙放凳子,就这样两个人把全班同学的凳子都放好了。我看在眼里很感动,等同学都到齐了,我也没有刻意表扬,就把这件事情讲给了同学听,我们同学就主动的鼓掌起来。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留心会发现每个同学身上都有让人感动的特质。
我总是相信,我的真诚学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带着爱和诚意和学生一起走在路上,为同一个梦想竭尽全力。
有期待,花才能开得艳
“期待”,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心灵彼此呼应中介,是一道心与心交流的桥梁。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学来说,老师和同学们期待他能在今后的成长学习中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这类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同学的动力(也是压力)。有了这种心灵的呼应,他们的自我监督能力会得到加强,处事的方法也就走向合理化了;对品、学都优秀的同学而言,“期待”更成了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内趋力了。
对于班上一些学习习惯好,自控能力强,学习成绩也比较领先的学生,我常说的一句话“期待你的小宇宙。”而对于班级那几位学习习惯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我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相信自己绝对没有看错你,期待你破茧成蝶。”在一次一次的沟通中,我一直传递着这样的信念,老师从来不觉得你是没有希望的,只要有信心,能吃苦,就没有什么不可能。这群孩子我给他们写评语时最后一句话都是“期待一个更自信,更刻苦,更沉着的你。”
进入高三,对于每次考试优秀的学生我都会亲自为他们颁发奖杯。我自己定做了一批水晶奖杯,奖杯上刻上“期待你6月的精彩。”在颁发给学生的时候,我总会说:“这也许是你人生中的第一个奖杯,但是老师希望从这个奖杯开始你能够获得人生中更多的奖杯。”
不抛弃、不放弃、不唾弃,让所有梦想都开花,那样的风景才叫美,那样的集体才叫班集体。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期待,学生会因为老师的高期待而愈加努力。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象一块“磁石”,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得到鞭策和鼓舞。给一个班级一点时间,一点空间,当一个班级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就有了灵动的精神。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