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心灵的堰塞湖
2020-05-08刘虎
刘虎
那年,我在祁连山深处杂曲河一带做地质调查,听说了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一场地震。地震致使杂曲河上游山体垮塌,形成堰塞湖后溃坝,给灾区百姓造成了嚴重的二次伤害。
当地一位老者望着不远处河谷两岸直耸云霄的悬崖对我说,地震瞬间,那悬崖就像两扇门,被谁轻轻一推就合上了。
我当即产生了写一部相关长篇小说的念头。我在随后收集资料的日子里产生新的感悟:单纯写地震,很容易写成灾难片,而现在灾难片实在太多,计划就转向了关注地震中人的内心世界,并将时代移至当下的校园。
当下校园小说有个常见模式,将老师家长置于学生的对立面。文学创作当然需要矛盾,但真正的矛盾往往源于个体内心的自我冲突,孩子也概莫能外。文学只有关注人的心灵,才能发现矛盾的原发病灶。这才是心灵堰塞湖的肇始点。
现实堰塞湖的疏导难度在于权衡利弊,心灵堰塞湖的疏导更多在考验个体内心是否强大,社会关爱是否到位,救援和惩戒机制是否有效。
不管现实还是内心,堰塞湖都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一旦形成,随时都可能失控,稍许疏漏,便是毁灭性溃坝。
防止形成心灵堰塞湖,或形成后及早发现,自我主动疏导,外界多方帮助干预,其实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尤其如此。
近年来我主要在写长篇小说,这好像也是身边很多儿童文学作家的常态。我收到《少年文艺》青年作者改稿会的邀请函时,长篇提纲已经出来,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将她打造成一个短篇。字数不到原计划的十分之一,我依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复式双线文本,并通过叙述上的矛盾隐现第三条线索,期望赋予其更多解读的可能。
短篇小说需要在精巧中构建繁复的结构,轻盈中灌入宏大的叙事,干练中编织丰富的层理,被誉为小说里的王冠。艺术标准是用来敬畏的,正是这敬畏,净化了写作之外的杂质。
儿童注意力持续性和课余时间有限,短篇小说是他们阅读的重要文体,写好短篇,能获得更多读者。
谢谢《少年文艺》,感动于她在推动儿童短篇小说上的坚守和创新;谢谢“改四班”(第四届《少年文艺》青年作者改稿会)全体同学,你们的善意批评和坦诚建议,是这个小果子最终成活的重要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