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对AECOPD合并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2020-05-08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动脉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多因劳累、感染等原因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咳嗽喘息等加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AECOPD 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在临床中多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其中内科保守治疗包括长程氧疗以及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但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容易出现耐受性,尤其是呼吸肌疲劳患者应慎用[2]。近几年,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以及无创正压通气成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促进了患者呼吸功能恢复[3]。本研究分析了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规定的诊断标准[4],Ⅱ型呼吸衰竭均符合内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②无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无创正压通气等本研究治疗禁忌证; ③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min;④AECOPD 发病至治疗时间在5d 之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或智力障碍无法进行通气治疗者;②行气管插管者;

③合并高血压、巨型肺大泡或者严重间质性肺疾病者;④伴有心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无法行支气管镜肺灌洗者;⑤入组前6个月内行食管、面部或呼吸道手术者;⑥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60%、呼吸停止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7~76岁,平均(64.34±4.29)岁;病程2~17年,平均(10.26±3.14)年。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8~79岁,平均(65.19±4.06)岁;病程2~16年,平均(10.31±3.2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痰液引流、翻身拍背、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行营养支持,并给予解痉、支气管扩张、化痰、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菌药物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选用伟康BIPAP 无创呼吸机,采取口鼻面罩,模式为S/T 模式,将起始吸气压设置为10cmH2O,呼气压设置为4cmH2O,备用呼吸频率为12次/min,目标潮气量为400ml;先给予适应性通气,30min 后将吸气压调整至14cmH2O,呼气压调整至5cmH2O;根据患者病情逐渐调整呼吸机参数,缩短通气时间直至完全撤机;每日1~3次,每次通气3~5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h 后进行;治疗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SaO2,并进行X 线检查,鼻咽部麻醉,采用日本宾得PENTAX EB-1575K 型电子支气管镜,经鼻插入,逐一检查患者的气管以及各级支气管,然后抽取痰液,对于肺部有阴影的患者则留取痰液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痰液黏稠患者则将0.9%氯化钠注射液和依替米星200mg 配成20ml 灌洗液,反复进行灌洗,直到灌洗液澄清;在灌洗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心率明显降低或者升高,或者有新的心律失常出现则暂停灌洗,并加大氧流量,待稳定后再给予灌洗治疗。总灌洗时间维持在15~20min 以内,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以及痰液量,2~3d 进行1次灌洗治疗,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肺功能、动脉血气、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记录患者治疗转归结局,肺功能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 比值,动脉血气指标包括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和收缩压。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pH、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舒张压、呼吸频率、收缩压以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 FEV1(L) FVC(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2 1.24±0.27 1.56±0.39 2.32±0.38 2.79±0.28 53.44±5.06 55.91±2.78对照组 32 1.22±0.29 1.35±0.36 2.34±0.39 2.52±0.31 52.14±5.18 53.57±3.06 t 0.285 2.238 -0.208 3.656 1.015 3.202 P 0.776 0.029 0.836 0.000 0.314 0.00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 pH PaCO2(mmHg) Pa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2 7.16±0.26 7.38±0.19 69.78±6.56 49.76±5.03 54.73±5.96 72.45±6.38对照组 32 7.15±0.24 7.28±0.21 69.34±7.04 58.57±5.32 55.03±6.18 62.29±5.47 t 0.160 2.197 0.259 -6.807 -0.198 6.839 P 0.873 0.032 0.797 0.000 0.844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s)

组别例数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2 106.34±13.49 79.24±10.58 26.13±4.97 19.47±4.68 133.56±10.09 121.54±6.85 91.95±9.02 80.56±7.58对照组 32 106.17±12.86 86.45±10.27 26.35±5.04 23.26±4.38 132.89±10.12 126.43±7.06 92.09±9.14 85.34±7.27 t 0.051 -2.766 -0.176 -3.380 0.265 -2.812 -0.061 2.811 P 0.959 0.007 0.861 0.001 0.792 0.006 0.951 0.006

2.4 两组患者治疗转归比较观察组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以胃肠胀气及面部红斑为主,通过给予胃动力药、间断脱机等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观察组在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暂性窦性心动过速2例,低氧血症加重9例,均属于一过性,给予暂缓操作、调整氧流量等处理后缓解。

表4 两组患者治疗转归结局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转归结局比较(±s)

组别例数 发热消失时间(d)咳嗽咳痰消失时间(d)住院时间(d)死亡率[n(%)]观察组 32 7.28±1.94 15.79±4.07 18.34±5.79 2(6.25)对照组 32 9.56±2.48 19.23±4.36 24.07±6.49 5(15.63)χ2/t -4.096 -3.623 -3.727 1.444 P 0.000 0.002 0.000 0.229

3 讨论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一般给予呼吸兴奋剂、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虽然患者的通气量有一定提高,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呼吸肌疲劳,而且药物发挥作用时间长,导致部分患者病情加重,进而行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增加了患者痛苦[6]。机械通气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案,可通过改善通气、改善呼吸肌疲劳以及降低呼吸能耗等来纠正呼吸衰竭,改善患者呼吸功能[7]。虽然有创机械通气疗效满意,但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气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8];而无创正压通气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避免了有创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减少了插管的发生[9]。

英国胸科协会指出[10],AECOPD 患者可首选无创正压通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中华医学会指出[11],早期AECOPD 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蔡志明等[12]亦认为,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当AECOPD 患者并发呼吸衰竭后,此时患者的气道阻力会显著提高,通过无创正压通气借助压力支持通气来改善患者的通气及换气,患者自主呼吸及控制呼吸并存,可有效减轻机械通气与患者自主呼吸之间的拮抗,不仅减小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而且减轻了容积性损伤[13];吸气相吸气压比较高时,可降低呼吸道阻力,使患者通气/血流比得到改善,进而改善了呼吸功能,促进了二氧化碳的排出,保证了氧供,可减少呼吸肌做功,从而缓解了患者呼吸肌疲劳[14];在呼气相呼吸压较低时,可发挥呼气末压通气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呼吸功耗,而且避免了小气道的闭塞,改善了弥散功能,促进了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排出。同时,无创正压通气还具有机械性支气管扩张的作用。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无创正压通气能够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减轻了心脏前负荷,改善了患者氧合功能,进而减轻了肺水肿,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5]。

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具有独特优势,首先,电子支气管镜能够达到气管以及各级支气管,可以彻底清除肺泡以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从而缓解了气道阻塞情况;其次,可以在直视下仔细观察患者气管以及各级支气管的黏膜病变情况,有利于给予针对性处理,从而减少了黏膜水肿的发生[16];第三,能够吸出位置较深的痰液,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抗炎治疗[17]。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酸中毒、缺氧,且生命体征亦有一定改善;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进一步缩短了病程。因此,在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状况以及肺功能,缩短了病程及症状改善时间,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动脉血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勘误声明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