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边缘化”危险中的理性选择

2020-05-08曾文超刘卫东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3期
关键词:边缘化样本体育

曾文超,刘卫东,李 侃,喻 瑜

(1. 娄底市第一中学,湖南 娄底 417000;2.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一批又一批的学校体育研究者、管理者和工作者,用自己的思想、语言、行为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阐述“学校体育发展”这一课题,反映了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信念与心愿,从而丰富了学校体育发展理论。然而,当理论积攒到一定程度,又经过了无数实践,学校体育却被“边缘化”,就必然引发“学校体育工作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的理性思索与深层追问。当然,与其紧张焦虑,不如借鉴相关经验,摸索化解它们的现实路径,寻求更好的定位。

1 对学校体育“边缘化”危险的理性认识

2019 年初,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道:“现在‘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在升学压力下,学校体育有‘边缘化’的危险,视力不良和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当然,学校体育边缘化相关问题早有学者提出,而本次教育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公开场合提出学校体育的边缘化的危险,指出了学校体育现阶段的困惑。现今国家提倡体育进校园,大力发展体育,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边缘化”危险,提出这个现象,就是为了更好地避免体育被边缘化。为了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而引题,充分说明了国家从教育层面越发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足见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育的关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这也正是当下学校体育快速向前的良好契机。

2 管中窥豹——基于一所市直属“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校的调查

选取该学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是基于2 个方面的考虑:(1)该校所在城市系中小型城市,受市教育局直管,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不及省城重点中学,但按理比一般的县市区或者农村普通中学要高,对选题范围具有代表性;(2)该校是一所完全制中学,学校有着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双重升学压力。

2.1 夯实基础,扩大影响

体育基础设施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开展社会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样本学校运动场地达到了学校总占地面积的2/5,近5 年来,分别承办了省全运会、省单项锦标比赛、国家阳光体育大会省分会场比赛等赛事活动,并获得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啦啦操实验校、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飞翔青少年俱乐部)协管单位等称号。因为注重体育传统,连续2 届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该校校长也因此作为省代表团13 名参会的代表之一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2.2 招揽人才,激情引领的实践者配备足额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成长、学校体育氛围的营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样本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吸纳优秀人才,充实着学校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共有体育教师31 人,其中,40 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6 人,年轻充满激情,更容易带动学校体育氛围;中年教师中有1 人获评“省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研究生学历7 人,更好地营造了学校体育教、学、研氛围。可以说,样本校的体育教师数量、师资配备等在全市乃至全省中学中处于无可伦比的地位。有了足额的充满激情的学校体育践行者,是落实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先决条件。

2.3 合理规划,活动丰富

2.3.1 强化体育课——体育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及学生喜好 强化体育课,就要切实保证大中小学的体育课时,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样本学校根据学校场地情况,利用体育教师资源及专长,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改革,改课程架构,改组织教学方式,改评价方式,分别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打破行政班分班制,按兴趣选项分班,进行选项课教学,如表1 所示。其中选修课开设球类、体操类、民族民间体育类和体育综合类4个大类共9 个选项课程,同时把田径类、健康教育等切身问题贯穿于课堂中,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及学生喜好,加大了体育课程趣味及教学力度,扭转了学生“热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局面。

表1 样本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可选项目

2.3.2 强化课外锻炼——课外活动精彩纷呈同时兼顾升学压力学生参与面 强化课外锻炼,就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

样本学校积极响应党的政策落实,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同时兼顾了有着升学压力的年级参与面,如表2所示两操中早操为跑操,大课间操根据气候变化选择韵律操和跑操;每年上半年除了举行时间跨度1 ~2 个月的初一男、女子足球比赛和高一男子篮球,更举行了全员参与的从早走到晚的30km远足活动;下半年,进行跨时2 个月的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又分成五大集体项目,如表3 所示,有整齐划一、气冲霄汉的跑操比赛,有热闹非凡、展示青春热血的田径比赛,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拔河比赛,有团结协作、笑语连连的三人四足接力,有智慧头脑与艺术细胞相结合的体育板报评比。

表2 样本学校2018 年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

表3 样本学校2018 年体育文化节的五大集体项目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体育激情及运动兴趣,许多学生家长也是乐此不疲地融入其中并做着服务工作,并通过自媒体手段主动地宣传着学校的体育活动。

2.4 激发教师的运动活力

教师积极投身于体育活动,对唤醒学生体育激情将是最有力的推动。样本学校工会大力支持教师体育工作的开展,先后成立了教工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篮球、瑜伽俱乐部,并分别组建不同的微信群,每个俱乐部安排教学与训练工作,学校所有场地除了白天开放,甚至每周一、周三、周五晚上都安排专人值守对所有教职工开放;每年以上、下学期分初中部、高一、高二、高三、行政后勤组成5 个队伍,上学期组织教工乒乓球、篮球、比赛,下学期组织羽毛球、气排球比赛,并分别组队参加了市级比赛,提升了教师的精神面貌,激发了教师的运动活力。

3 唤醒激情——学校体育“边缘化”危险中的理性选择

3.1 唤醒激情的定位

毋庸置疑,过多地投入体育运动中,势必压缩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但是并不能说学生投身于体育就影响了文化的提高。其实,在升学压力下,学校体育的“边缘化”,边缘化的其实更多的是学生体质的良好健康水平及通往名校的道路。通过唤醒学校体育激情,以此推动学生的文化学习、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应成为当下学校体育的定位。

3.2 唤醒激情倡导下的学校体育策略选择

3.2.1 拾起学校体育的初心 体育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同志说:“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学校体育工作理当拾起并强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初心,方能奋力前行。

3.2.2 找寻学校体育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所学校立足于社会,经过岁月的洗礼,亦须有它的文化内涵及信仰,学校体育的“灵魂”应贯穿于该所学校教、学、研始终,而样本学校校训八字“正心、养气、强体、蓄能”,“强体”二字赫然位列其中,很好地阐述了体育的重要地位,这是有别于其他学校、其他学科形成的独特的历史积淀,也是这所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各学校应找准学校体育的“灵魂”。

3.2.3 “绣花”精神,扶学校体育之贫习总书记总是把“绣花”功夫和扶贫工作进行物喻,落脚点就是“精”和“细”,这里借此“绣花”用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意在下准针、用准力、多创意方能绣出学校体育的“花团锦簇”。尽管已有地方根据区域特点,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的构图,但是具体究竟如何全面铺开,亦须使出“绣花”精神,精雕细刻,精准扶好学校体育之贫。

3.2.4 少搞“盆景”,加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能力 学校体育的“盆景”,主要是指闲置的体育场地、设施,以及应付检查突击的各项材料等。“良法美策贵在能行”,任何政策,即使一项最理想或最完善的政策,如果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其效果和效用也显现不出来。从真正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仅仅是个开始,政策的有效执行才是根本,并决定着政策的成败。学校体育的“边缘化危险”中,应少搞“盆景”,多搞些实惠,更重政策的执行能力,而样本学校正是国家政策的忠实执行者。

4 结 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充满活力的事物总是会给人太多的惊喜,而若进一步发展下去,流水会变成飞瀑,它则会在岁月的陪伴下,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及清新而充满活力的新事物。唤醒激情,释放出活力,时间会证明,学校体育的发展必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来适应人的发展需要,从“边缘化”走向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边缘化样本体育
体操教学“边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规划·样本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人大专题询问之“方城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我们的“体育梦”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