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性和创新点

2020-05-07张红霞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新点民间游戏幼儿教育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调动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民间游戏是产生流传于人民群众,内容单一,易学易会,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一种玩耍活动。把民间游戏融入现代幼儿教育中,深受幼儿喜爱,为现代幼儿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教育    传承性    创新点

现在的孩子不论是住的地方还是幼儿园里都是高楼大厦,玩的是各种各样价格昂贵的现代化玩具,不像我们小时候整天踢毽子、跳房子、打水仗、投沙包,生活在水泥钢筋丛林中的孩子们离自然物越来越远,甚至与自然失去和谐,导致儿童游戏越来越少。民间游戏面临失传,为了扭转我县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育轻体育,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同时结合小、中、大班幼儿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民间游戏融入现代幼儿教育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利用现代院落特点创设环境,不断创新游戏器材

孩子天性爱玩。因为我们幼儿园院落占地面积大,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便于玩耍和游戏的场地,经过不断完善和丰富运动器材,从三个方面为开展游戏活动创造条件。

第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将整个院落划分为大型玩具区、攀爬区、玩沙区、玩水区、追跑区、跑跳区、球类区、钻爬区、平衡区等,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充分发挥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活动室。考虑到民乐县气温低,冷的时间长,为了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游戏时间,还开设了近20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地,在这个室内活动室主要让孩子们玩一些几人合作玩的民间游戏,如:《老鼠钻风箱》《做豆腐》《拍打麦》《蒸馍馍》《我们都是木头人》等,孩子们特别喜欢,冷天孩子们照常进行游戏活动。

第三,巧手制作,变废为宝。有些民间游戏中所用的材料(如:砖头、石块、木头边角料等)已经不适合现代幼儿,老师们就利用现在孩子们常见的废旧材料制作了许多游戏用具,如用奶粉罐做的小推车和高桥,纯净水瓶做的脚蹬车,用布头和沙子做的大沙包,用报纸做的彩色球,用纸箱做的小火车和推车,用酸奶盒子做的滚蛋大车轮,用易拉罐做的哑铃,用废纸板和木棍做的台球,用PVC管做的呼啦圈和山洞,用酒盒子做的小腰鼓,用一次性纸盘和布头做的飞盘,用娃哈哈奶瓶做的打地鼠,用饮料瓶做的保龄球等,这些玩具深受幼儿喜欢。我们把这些玩具分类放置在院落里,让幼儿置身于丰富的活动环境之中,随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玩。

二、根据现代幼儿特点创新教材,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前些天我拜读了摘自《读者》2012年第23期曲辉先生写的《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一文,其中写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素质教育这个教育理念曾做过一次演讲:他拎着一只大口袋上台,众人皆以为里面装的是文字资料,却不知道他从中掏出一只鸡和一把米,他强按着鸡头让其吃米,结果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后来他松开手,重获自由的鸡却踱着方步自行啄起米来,听众一头雾水之际,陶行知先生解释道:“教学就如喂鸡,如果让学生多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会好得多。”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多样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将大量民间游戏经过反复筛选,结合本园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把民间游戏和现代幼儿园的健康领域整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

针对大中小班幼儿的活动特点,我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了整理,对那些活动量小的游戏,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让孩子们喜欢;不适合幼儿园孩子玩的物品,如随手可得的砖块、瓦块等,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要找一些现代孩子熟悉的物品来代替,如,塑料圈、PVC管、彩笔、不同形状的饮料瓶等,都成了我们的首选之物,让民间游戏由过时到时尚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结合现代幼儿教育选择游戏内容,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老游戏加入新内容,更受小朋友喜欢,大班孩子最喜欢玩民间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我对这个游戏进行了创编,谁要是被老狼抓住了,就创新施救方法,用打节奏的方式营救小朋友,老狼打出“××    ×× ▏ ××    × ▏”这个节奏型,至少有四位小朋友去营救,营救的孩子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边打节奏边说:我是    小猴 ▏ 来救    他 ▏,我是    小狗 ▏ 来救    他▏,我是    小猫 ▏ 来救    他 ▏,我是    小鸡 ▏ 来救    他 ▏,最后,大家一起说:我们    都是 ▏ 好朋    友 ▏,相亲    相爱 ▏ 不分    手 ▏。如果这四个小朋友把节奏都打对了,就能救出被老狼抓到的小朋友,如果有一个孩子错了,就救不回朋友,通过创新方式,幼儿玩游戏的兴趣更浓厚了。

一个游戏只有一个玩法,幼儿容易厌烦,我在活动中以生活情境展开方法玩游戏。如玩“捕小鱼”这个游戏时,教师先创设情境:“大海里有许多小鱼,怎么才能捕到鱼呢?”由此产生第一个游戏“织个渔网”捕鱼,我把孩子分成五组,每组10人,用布条去织渔网,看看哪一组织得又快又好,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增强了孩子的合作意识;渔网织好了,接下来玩“捕小鱼”的游戏,先让五名幼儿把渔网拉开,其他幼儿当小鱼,游戏规则是:第一,不能出圈,不要碰到渔网;第二,碰到渔网就算抓到了。通过这种方法玩游戏,不仅激活了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情绪,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四、根据民间游戏特点,安排适宜的儿童游戏时间

儿童教育家很早就认为,游戏是一项丰富多彩的、复杂的活动过程,需要大量时间、材料,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现在的教师越来越多地受到儿童的父母和社会的压力,不得不对孩子们进行正式的“基础”教育,这样,孩子们最喜欢的大量游戏时间被削减了。因为学前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弊端,给幼教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幼儿游戏时间的减少会对他们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多年来,我发现在游戏中,不少幼儿不参加小组合作游戏,只顾在活动场地里追跑,这些孩子的游戏之所以是低水平的,是因为他们缺乏适当的游戏材料及足够的游戏时间,这些孩子很少有时间玩游戏,即使玩游戏,时间也很短,只有10—15分钟,有时,他们游戏的时间会稍微长一些,但许多儿童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才来参加,后来参加游戏的孩子往往会破坏先来孩子们的游戏。因此,我认为游戏时间不足会导致低水平游戏出现。

通过多年观察研究表明,游戏活动的时间长短影响孩子们游戏的数量和质量。在适宜足够的游戏中,孩子们更多地表现为喜欢选择合作游戏,但在短时间游戏活动中,孩子更多地表现为闲散行为、旁观行为。这个结果使我们更加确信,在选择民间游戏时,时间充分,鼓励孩子的社会性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游戏时间充足,孩子们能从容地选择游戏伙伴,商讨必要的合作角色,使得孩子们选择小组合作的游戏机会大大增加了,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对游戏更加喜欢,玩得更加尽兴。

民间游戏中合作游戏很多,游戏时间短,就减少了游戏的数量,降低了游戏质量。在短时间游戏中,大部分幼儿更多的是四处游荡,而不是完全沉浸在游戏之中,或者有的幼儿连游戏的玩法、游戏规则都没有搞清楚,游戏时间已经到了,老师选择的游戏就这么匆匆结束了,孩子是游戏的“主人”只能是一句空话,更不要说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能力。

游戏时间的增加,并不会使幼儿感到厌烦或者无事可做,相反,它会使孩子们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更加沉浸在复杂的、丰富多彩的游戏氛围之中。

通过多年观察和发现,我总结出关于现代幼儿园设置的游戏时间的建议:

1.最后每天给孩子们安排半个小时以上的游戏活动时间。

2.把每天零散的游戏时间集中起来,使孩子们每天的游戏时间相对集中。

3.在孩子们的作息时间表中,多增加一些游戏时间。

4.如果课程安排影响了游戏时间,就必须调整课程安排,增加游戏的时间。

5.在游戏活动中,不要安排个别孩子进行游戏。

6.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安排后来的孩子参加已在进行的游戏。

7.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大量向社会宣传儿童游戏的意义,加强对游戏的认识。

8.决不能用缩短孩子游戏时间的方式惩罚幼儿,对于那些有破坏性行为的孩子和不良行为的孩子需要给予适当的游戏时间。

9.坚决反对干扰孩子的游戏,不提倡游戏“课程化”,更要避免游戏“学术化”。

10.户外活动不能代替室内游戏。这两种活动会促进幼儿不同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户外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如跑、跳、爬等,室内游戏对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的作用更重要。

五、利用民间游戏的特点,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

1.各班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给每一位家长发一张“你记忆中的民间游戏”问卷调查表,让家长们填上游戏名称、游戏玩法、游戏规则、适龄孩子、游戏材料、游戏人数,对一些素质高的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提出适合现代幼儿玩的创新意见,大大提高家长们对这一活动的参与兴趣。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增强其体质,把民间游戏搬到了家里,如中班的一位小朋友体质不好,他爸爸自从参加了我们有关民间游戏征集的研讨会以后,就在家里用木板做了个独木桥,让孩子随时练习平衡能力;用镜子的反射光作为追逐点,锻炼孩子的追逐跑跳能力;为了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他爸爸还用小椅子、纸球和孩子一起玩打门球的游戏;一些住在一个小区的家长们经常开展一些有竞赛性的体育游戏,在大人的示范和帶动下这些孩子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相互合作,通过游戏孩子学会了社会交往的第一课。

2.每年的四月份定时开展亲子趣味运动会活动,每一家庭至少要参加一项活动,提高家长对这一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兴趣,在活动中家长、幼儿、老师就像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这就是体育游戏的魅力所在,不但架起了家园沟通的桥梁,还使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更加和谐。

在老师们认真学习成长的同时,我园幼儿各方面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家长和孩子们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参与积极性高涨,这一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具体表现在:

首先是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参与意识是幼儿喜欢这样的游戏活动的关键。孩子能主动参与活动说明想玩这个游戏的态度很明确,因此就会自然而然地很好地遵守游戏的规则,学会自我约束。

其次是幼儿的操作意识增强了。当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有了,对游戏中需要操作的材料就会产生很强的操作欲望。操作意识还表现在能熟练地选择与目标游戏相符的材料或器材;实际操作中能动脑动手和认真思考。

第三是幼儿的交往意识增强了。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困难,能想办法突破。和同伴商量和交流,学得快的幼儿会自觉地帮助还没有学会的孩子,这一个过程根本不需要老师提醒,气氛非常融洽。

第四是幼儿的表现意识增强了。大多数孩子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尤其是参与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时,能及时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带动了那些性格内向、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孩子,让他们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在行动上无所顾忌地跃跃欲试,发展能力。

第五是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所谓情商就是与别人进行感情交流时的社会交往合作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选择的大部分民间体育游戏需要几人合作来玩,这就要求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和同伴之间的合作,玩具合理分配,角色自主选择,听从指挥,遵守约定,共同分享,在游戏中互相合作、帮助,友好相处,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力量。

第六是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接触社会,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大自然以具体、直观、生动的形象存在于孩子们的身边,家长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着进行郊游、散步等活动,让幼儿投身于大自然,引导孩子应用各种感官看看、听听、摸摸,使其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此外,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一些人和事,观察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了解社会生活,熟悉社会环境,积累生活经验,如:农民伯伯在田间怎样劳动,建筑工人怎样造新房,医生怎样给病人看病……这些经验孩子们都会不自觉地代入平时的游戏中。因此,幼儿的家庭活动、外出游玩等,都是扩大孩子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

现代幼儿教育和民间游戏互相融合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尤其通过对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整理修改,结合我园实际编辑了一套园本教材《民乐县第二幼儿园民间游戏参考》,深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9.

[2]张红霞.关注民间游戏回归快乐童年[J].学周刊,2016(1).

[3]曲辉.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J].读者,2012(23).

[4]吴积静,黄琼.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活动[J].幼儿教育,1995(03).

[5]叶兴兰.积极开展体育运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J].幼儿教育,1994(01).

猜你喜欢

创新点民间游戏幼儿教育
案例项目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关于中学数学新教材创新点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