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讨

2020-05-07孔凯月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区域发展问题式教学课程标准

孔凯月

摘    要: “问题式教学”是服务于教与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情境中,以“问题”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標准下,基于“问题式教学”,针对“区域发展”设计教学案例,探索教学过程,试图提出一些建议,为一线地理教师的教学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    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区域发展

2017版地理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地理知识成功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既需要学科活动,又需要学习者身心参与、主动建构的复杂过程。学生只有参与到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展开思考,真正的学习才会产生。此外,新高考改革在优化考试内容层面明确提出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02-113)。面对新形势,地理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教学才能达到更优的效果,如何促进学生培养地理学核心素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串联起教学内容,统领课堂的知识点,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课堂中学生有自主思考、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过程,利于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地,也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问题”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学效果,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1.选择视角

2017版地理课程标准在选择性必修2的2.2提出“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2]。从这一条课标要求来看,学习“区域”时要掌握区域特征、区域联系和区域差异,能够对区域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价,提出可行的意见、措施。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区域类型。关于“区域发展”,材料较为广泛,选择时要抓住问题主干,找准方向。这里主要考虑当前国家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选择时事热点。一方面贴合国家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另一方面引入新奇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其积极性。就区域而言,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差异最显著,选定以东西部区域发展差异为落脚点,结合当前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在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扶贫路线中,十八洞村的脱贫最为成功。故以十八洞村脱贫致富为例,从发展的限制条件、优势及基础条件三个方面出发探究“区域发展”较为典型。

2.确立目标

通过分析,本文以“区域发展”为例,探讨“问题式教学”在地理课堂的运用;以十八洞村为切入点,学习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2017版课标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2.1借助十八洞村位置、地形图和自然环境资料,分析区域特征,掌握区域分析方法,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2.2运用十八洞村交通路线图,说出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异和联系,加强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

2.3从十八洞村的发展资料和国家政策方面,指出区域发展出路并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价,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

3.搜集资料

现在对应新课标的地理教材还未全部出版,教师分析完课标后要根据教学目标地要求自主搜集素材。就本节课而言,需要观察十八洞村的地理位置图、十八洞村的地形等高线图、地貌景观图分析发展的优势、劣势与区域特征;需要十八洞村的对外交通路线图、上海到十八洞村的路线图以了解十八洞村与外界交流情况及发展条件,认识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与联系;需要十八洞村的自然环境概况资料、历史概况资料、国家支持政策资料以找到区域发展出路;搜集施全友回乡创业的视频和资料,以案例的形式评价区域发展方向,使学生掌握区域分析方法、形成因地制宜观念。

4.案例教学

4.1新课导入

展示春运繁忙景象的视频资料,学生举例说出身边人外出工作的事例并讨论他们外出工作的缘由及如何选择打工目的地。

4.2新课讲授

提供施全友外出打工的视频资料,学生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思考他为什么外出打工,如何选择打工目的地?

4.2.1提供十八洞村的等高线地形图、地理位置图、交通路线图、自然环境概况资料,体会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与联系。学生两两合作具体分析施全友外出打工的原因。在寻找其外出打工原因的同时探究十八洞村的发展现状,找出当地发展劣势。

过渡:往常春节过后八九天,施全友就外出打工,但是今年春节后他坚持在家乡发展农家乐。为什么?

4.2.2提供施全友回乡创业的视频资料、十八洞村的历史概况资料、自然环境资料和国家政策支持资料,探究发展出路。学生思考催促他回乡发展的原因,此外他为什么要创立农家乐呢?

过渡:施全友个人创立农家乐,成功致富娶媳妇,如果全村都开办农家乐,行吗?作为村集体,这个区域怎样才能成功“摘帽”呢?

4.2.3提供十八洞村的人文历史概况资料、自然环境资料、地貌景观图及国家相关政策。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十八洞村成功之路,以及是否可以集体开办农家乐,并阐明原因。

4.3总结提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总结形成不了知识体系,更难以将知识运用于具体问题。组织学生探究过后,试图以十八洞村的具体分析为例,总结区域分析方法,了解区域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地提出区域发展措施。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涉及区域联系、区域比较、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发展四大方面。

4.3.1区域联系。通过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人员流动。本节主要考虑到十八洞村与上海的联系。通过分析发现十八洞村比较闭塞,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

4.3.2区域比较。涉及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条件,主要是寻找典型区域,尝试通过比较发现区域之间的资源、水文、劳动力、科技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优异情况,为谋求发展指明方向。十八洞村没有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基础,但是自然环境较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4.3.3区域特征分析。这是区域发展关键,通过分析找出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特征,明确区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因地制宜提供条件。涉及十八洞村地形、地势、水文、植被、气候、交通和劳动力等方面。但是不同于区域比较,主要是力求找到区域发展优势方面,探寻制约因素,做到扬长避短。

4.3.4区域发展。在综合分析区域基础上找出适宜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在区域综合基础上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就十八洞村而言,发展农家乐,依靠当地特色开展旅游是脱贫致富之路。

4.4巩固练习

分析十八洞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区域分析思路。学生参照十八洞村致富的方法,合作探究上犹县社溪镇严湖村的脱贫之路。同为贫困地区,它们的发展方向是否相同?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熟悉区域分析方法,巩固所学,达到学以致用。

5.结语

首先,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运用中能够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符合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但是,进行“问题式教学”关键要找到所学章节的主干,根据主线的发展设计一系列问题,而且所设问题均指向教学目标的实现,指向学生兴趣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能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的,并不是零零散散的问题堆叠或者简单的“是”与“不是”的无效问答。

其次,前后问题要具有衔接性,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对前一个“问题”的提升与深化。“问题”与“问题”之间脱离了联系很难建立起知识体系,学生头脑中只能是知识点与知识点构成的单点结构。只有在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问题”中一路“闯关”与“晋级”,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才便于知识的迁移应用。

再次,“问题”应该是新颖的、奇特的,是让学生容易产生困惑与分歧的,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起来就味同嚼蜡,效率低下。当学生对某个地方产生兴趣时,或者存在疑惑,便能够激发其学习动机、调节有意注意,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发展。

最后,不能忽视教师的导作用。教师虽然设置了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但是仍需要给学生提示思考方向。当学生遇到思考瓶颈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在探究结束后进行必要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理清答题路线,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思维导图。新教学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但是,这并不否定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此外,教学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创建真实的情景,联系学生们可以亲见、亲为的事情。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能力、素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尤为密切,设计“问题式教学”案例时,应设置真实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有价值的,才能提高学习动机,保持更长时间的“注意”。

综上所述,虽然新课标中提出重视“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但是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不可生搬硬套,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设计。

參考文献:

[1]苏小兵,杨向东,潘艳.真实情境下地理诊断问题解决的专家认知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科研与实践项目名称:江苏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

项目编号:2019XKT066

猜你喜欢

区域发展问题式教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